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高速铁路千山隧道整体浅埋偏压,同时在线路右侧40m处有一800KV特高压铁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拱顶持续下沉现象,严重涉及隧道及铁塔安全,造成塌方损失将无法估计。本文根据千山隧道地质状况,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该隧道拱顶持续下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了隧道施工及高压铁塔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贵广铁路两广隧道进口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步头镇南水村,出口位于广东省怀集县蓝钟镇下竹水库区南西(横闩),全长8560m。进口标高195.632m,出口标高154.295m,隧道最大埋深约722.6m。隧道轴线总体走向为125°本隧道设计一斜井,名称为榕木斜井。与隧道垂直相交,垂直相交段长度30m,然后转一半径为30m角度为90°圆弧后指向隧道小里程方向,与线路平行,距离线路距离为60m,斜井全长1090m。  相似文献   

3.
刘贵军  姚昕  石军 《城市建设》2010,(4):226-227
1.工程概述1.1试区地质条件本次试验代表岩体为煌斑岩脉。煌斑岩未在建基面出露,深埋于建基面以里,1885m高程建基面以里埋深约60m,往低高程延伸埋深逐渐增大,至1680m高程埋深大于170m。根据煌斑岩脉性状、风化卸荷特征可划分为二个区,本试验区位于A区,1680m高程以上,  相似文献   

4.
成昆铁路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秀宁隧道位于禄丰南站与双湄村站之间,设计为时速200km/h双线隧道。进口里程为DK993+173,出口里程为DK1006+360,全长13187m。出口段位于半径为5000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洞内设计为单面上坡,其中进口端11727m为11‰的上坡、出口端1460m为9‰的上坡。隧道主要地质为古老的昆阳群变质岩地层,隧道最大埋深约550m。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述 1.1 试区地质条件 本次试验代表岩体为煌斑岩脉.煌斑岩未在建基面出露,深埋于建基面以里,1885m高程建基面以里埋深约60m,往低高程延伸埋深逐渐增大,至1680m高程埋深大于170m.  相似文献   

6.
吕玉松 《城市建设》2010,(3):281-281
一、工程概况1#斜井设计为单洞双车道,与正洞左线交点里程D3K369+100,与小里程方向成54°0′0″交角,平均纵向坡度为-7.2%,全长725米。斜井最大埋深207m(交接处),交接处岩层设计为硬质砂岩,无不良地质构造,同岩稳定性较好,但地下水发育,属Ⅲ~Ⅳ级围岩。  相似文献   

7.
彭恒 《城市建设》2010,(1):109-109
设计概况:新建武汉至宜昌铁路DK133+300~DK136+100段为潜江车站范围,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大部分为水塘和稻田。地下水发育,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0.6~1.0m。地质情况自地表以下依次为:粉质黏土、黏土,硬塑(0~2.8m);粉质黏土、黏土,软塑(2.8~6.8m);粉质黏土、黏土,硬塑(6.8~11.8m);粉质黏土、黏土,软塑(11.8~15.0m);  相似文献   

8.
庙梁隧道是重庆市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重点和控制性工程,洞口为130米高崖下坡积层、埋深浅、左右线开挖间距小、处于万县向斜核部、岩层产状近于水平。本文针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本隧道为(扩建)左线四车道单洞隧道,场址区属剥蚀丘陵地貌,沿南西向穿越的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斜坡坡度:进口约66°,出口约15°,洞身最高点海拔约为124.0m,相对高差约为75m,沟谷较发育,以SW向为主,宽度较窄,切割不深,但长度较短,地表植被较发育,隧道区表层风化层较厚,沟谷处淤积有第四系冲洪积物,隧道洞身处约ZK253+600-ZK253+800上方左侧75米处为一居民饮用水蓄水库。隧道场区山坳处局部表层分布有第四系山谷坳地沼泽相淤泥质粘土(Qf)及残坡积层(Qel-dl),基岩为侏罗系南园组凝灰熔岩(J3n)。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根据构造及使用要求,基础埋深也随之不断增加,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这些基坑工程往往处于房屋和生命线工程的密集地区,需要在人工支护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为了保证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应研究深基坑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永川区红层为侏罗系地层,其含水岩组由新到老依次为遂宁组(J3s)、上沙溪庙组(J2s)、下沙溪庙组(J2xs)、新田沟组(J2x)、自流井组(J1zl)和珍珠冲组(J1z)共6个含水岩组。在降水相同的条件下,红层地下水的富水性受含水介质、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的制约。不同类型不同埋深的红层地下水有其自身的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浅埋暗挖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塌、地表塌陷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冒顶等严重事故。地表塌陷威胁人身安全、使施工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故在施工中应预防其发生,发生地表塌陷后需及时准确处理,减少地表塌陷带来的危害。本文以某一浅埋暗挖隧道为实例分析,阐述了该项隧道工程地表塌陷原因,重点分析了地表塌陷处理及控制措施,最后给出了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设计概况:新建武汉至宜昌铁路DK133+300~DK136+100段为潜江车站范围,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大部分为水塘和稻田.地下水发育,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0.6~1.0m.地质情况自地表以下依次为:粉质黏土、黏土,硬塑(0~2.8m);粉质黏土、黏土,软塑(2.8~6.8m);粉质黏土、黏土,硬塑(6.8~11.8m);粉质黏土、黏土,软塑(11.8~15.0m);细砂,中密,饱和(15.0m以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店背寨隧道左线进口黏土施工中隧道拱顶下沉以及拱顶和洞口仰坡出现裂缝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介绍了在此类隧道进口段施工时所采取的对策,旨在为今后出现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阳曲1号隧道1#紧急停车带埋深浅、跨度大的工程特点,通过查阅国内外对于大跨度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工艺成果,结合本隧道的水文、地质综合情况,对"明挖法"、"双侧壁导坑法"方案进行详细比选."明挖法"不但克服了传统双侧壁导坑法在大跨度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多种不利因素,而且能够确保隧道的施工进度和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6.
杜松  张春梅 《城市建设》2011,(2):266-266
平阳高速公路阳曲1号隧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境内,左、右线全长分别为4685m、4711m。隧址埋深浅,土体松软,舍水量高,在开挖过程中经常发生局部坍塌、冒顶事故。针对该隧道施工特点,介绍浅埋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事宜进行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概况 1#斜井设计为单洞双车道,与正洞左线交点里程D3K369+100.与小里程方向成54°0'0"交角,平均纵向坡度为-7.2%,全长725米.斜井最大埋深207m(交接处),交接处岩层设计为硬质砂岩.无不良地质构造,围岩稳定性较好,但地下水发育,属Ⅲ~Ⅳ级围岩.  相似文献   

18.
一、给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 给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考虑防冻,室外给水、消防管的埋深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为防止地面车辆荷载损害的安全埋深,一般金属管管顶覆土不小于0.70m,非金属管管顶覆土不小于10~12m;另一方面是根据北方各地的冻土深度,  相似文献   

19.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测点埋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监控量测的质量,掌握正确的埋点方法是很重要的.结合合川入城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对此隧道的两个典型断面的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收敛进行了研究,用Origin软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回归分析,阐述了隧道台阶法施工对围岩收敛性的影响,并对围岩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地下工程及隧道工程的施工,通常根据地质与水文条件、隧道长度、工程埋深、施工技术等因素有很多种施工方法。选择施工合适的方法,要根据各种因素,经综合比较后最终确定。选择施工方法时要有较好的适应性,以便在情况变化时采取其他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