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校外实训基地在高职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文首先分析了高职农村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存在的困难,并结合实际介绍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参考。校企采取抽成融资租赁方式共建实训基地。校企采取抽成租赁的方式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双方互利双赢。企采取抽成融资租赁方式建设实训基地是可行的,可供高职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3.
陆燕萍 《经济师》2011,(9):125-126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最主要的场所,它的建设必然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因此,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势在必然,校企融合,共建金融保险专业实训基地,并实施创新的运行管理机制,便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满足市场对金融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与企业一同构建的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共建的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生产性实训基地环境、生产性实践教学机制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饶雪梅 《经济师》2010,(9):132-133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建设具有真实岗位、反映酒店及餐饮企业一线服务新技术,集"技能与创新训练、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新技术推广、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系统介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建设实践、管理模式和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蕾蕾 《经济论坛》2015,(2):137-140
高职院校酒店专业顶岗实践学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酒店实习生转换为酒店人才的时机。文章以酒店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及酒店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酒店类型对实习生留职意愿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十分匮乏,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物流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创新不足、办学条件滞后、办学理念落后、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需要等。这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完善的综合实训体系等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共建,走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关键在于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企业派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全过程,保质保量完成跟岗与顶岗实习,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我院与沈阳中嘉博众集团共同建设的通信技术专业,在校企共建专业的实施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催生了"金蓝领"职业人才。回顾并总结了我校校企合作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校企共建"金蓝领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型"教师、实现上岗就业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对高职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滨  徐筱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250-252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打造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包装设计专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区域和学院特色的"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形成了专业发展特色。其中,政府制度创新是"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建设需要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将真实的岗位工作需求融合在实训课程建设当中.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构建能力本位的实践操作课程新体系、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发挥企业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电子仪器仪表与维修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笔都对构建校企合作"基于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并对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的开发理念、开发方法、组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六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突出体现了校企融合,工学合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以某高职学院和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质性合作为研究对象,在共同培养高职酒店(餐饮连锁)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湖南该专业课程和相关餐饮连锁门店职业岗位现状,确定中高端管理服务岗位标准、职业岗位证书,共同构建高职酒店(餐饮连锁)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及企业员工培训标准及多方评价机制,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目前,对于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的建设已经非常普及,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因此,本文针对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校企组合新模式、管控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强化校内实训运行完善管控体系的对策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酒店管理专业型人才成为酒店市场中急需的人才,如何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否胜任酒店管理事务,取决于高职学院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探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校企合作”是前提,企业化管理和半军事化管理是核心,顶岗实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从校企合作双方各自目的出发,揭示了高职学院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时间矛盾,提出了校企双方共同解决该矛盾的方武--课程企业化,界定了课程企业化的内涵与外延,初步构建了课程企业化模式的框架,这将从思想与实践两个层面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赋予新的内容与形式,为实现高职教育"三性"开辟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4)
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根据酒店对人才的需求,与酒店实现深度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合作酒店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践证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工学交替作为较为理想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遇到的普遍瓶颈是学生管理和安全问题、学校与企业诉求的矛盾、工学交替的时间长短问题、所学专业与岗位不一致的问题、"工"与"学"的脱节、学生对工学交替认识不清等,而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和校企联盟方式,构建"校内生产性的实训工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式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级平台,实施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2)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由于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存在着责权利不明确的现象,影响了校企的有效合作,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中的问题,介绍了"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特点出发,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为例,对"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实践过程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