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阮峥 《经济学(季刊)》2005,(S1):189-202
该文讨论反倾销对于出口企业除了维护国内市场之外的另一用途:抑制外来的反倾销起诉.构建一个两国垄断企业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竞争的倾销模型,加入反倾销起诉成本和胜诉几率两个重要概念,发展成为一期反倾销博弈模型,再拓展到各方采用报复性战略的无限重复博弈.得出结论,在"报复性反倾销"的威慑作用下,两国产业之间可能达成互不发起反倾销起诉的合作性均衡.  相似文献   

2.
阮峥 《经济学》2005,4(B10):189-202
本文讨论反倾销对于出口企业除了维护国内市场之外的另一用途:抑制外来的反倾销起诉。构建一个两国垄断企业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竞争的倾销模型,加入反倾销起诉成本和胜诉几率两个重要概念,发展成为一期反倾销博弈模型,再拓展到各方采用报复性战略的无限重复博弈。得出结论,在“报复性反倾销”的威慑作用下,两国产业之间可能达成互不发起反倾销起诉的合作性均衡。  相似文献   

3.
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信息不对称,银企信贷关系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银企信贷行为的博弈分析,找出信贷风险的存在原因。通过增大企业贷款前的伪装成本,减少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增大企业贷款后的惩罚成本,减少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从根本上改变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银企关系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红蕉 《经济师》2006,(7):36-37
倾销与反倾销的本质是出口国与进口国生产者之间的“对话”、“博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国企业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在贸易伙伴滥用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手段时,积极做出对应,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WTO<反倾销协议>扩展了倾销原有的界定范围,规定低于成本出口属于非正常贸易行为,可以通过实施制裁来维护公平竞争.本文认为,低于成本倾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其产生具有合理性,同不公平竞争没有必然的联系.恰恰是对这种行为的抵制,反映了目前的反倾销措施被滥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郭晓洁 《时代经贸》2007,5(7):64-65
本文指出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外存在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同时也因为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不积极应诉造成;要解决此问题,企业必须做到积极应诉,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经营水平和健全自身财务制度和财务规范,并可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郭晓洁 《时代经贸》2007,5(7Z):64-65
本文指出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外存在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同时也因为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不积极应诉造成;要解决此问题,企业必须做到积极应诉,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经营水平和健全自身财务制度和财务规范,并可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经济》1999,(5)
为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国家计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执行最近制定的《低价倾销工业品的成本认定办法(试行)》,并明确规定,国务院和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为低价倾销工业品的成本认定机构。 该办法所称工业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销售该工业品发生的相关单位成本费用。该办法规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内部,有信息优势的员工一方经常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甚至是突破道德的底线获得贪污收入。文章的分析认为,将企业有利己情结的个体的损人利己行为施以重罚,这种契约的存在可能会促使策略组合(信任,不欺骗)作为博弈的均衡出现。然而,在高成本状态下,当经济利益至上的雇主明知对于员工的处罚已经无益于其更大损失的弥补时,博弈的惟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又回到了(不信任,欺骗)"困境"的初始状态。由此,论文指出,为了使员工有积极性建立一个不欺骗人的声誉,需要引入重复博弈,通过无限重复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来寻求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在实行节能减排的管制政策中,当地监管者的管制和当地企业行为之间的博弈,随后我们得到了一个混合纳什均衡策略的解决方案。博弈模型中考虑到了财政补贴、罚金、节能成本等参数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最后以所得的相关参数为基点分析监管部门如何引导企业积极遵守和服从节能减排政策。为促进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管制政策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瑞菊 《经济经纬》2005,(3):130-132
由于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下国有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资委代表国家作为出资人,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时,与有独立经营权的企业在预算指标的确定上,因目标不同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这种博弈关系与其它博弈不同,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博弈,是成本与效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2.
事实上并购是一种风险极高的产权交易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并购策略的选择是收益与各种风险和成本博弈的结果。一、结合互联网企业的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来选择并购策略。并购策略的选择与企业成长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其基本规律是:随着产  相似文献   

13.
朱列玉 《新经济》2001,(8):62-65
倾销(dumping)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国外市场出售的价格,低于在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即两国市场之间的价格存在差异.由于倾销的目的可能是以掠夺性的价格打击进口国国内的竞争对手,垄断进口国的市场,进而采用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工业不受外国倾销之害,制止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的倾销行为,从20世纪初起,都先后制订了关于反倾销的法律,通过对外国以倾销低价输入本国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采取其他反倾销措施,来抵销对本国工业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胡大见 《经济论坛》2009,(16):83-84,101
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就必然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在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群体的博弈行为中,我们可以将群体博弈按照某一因素进行时间序贯化,即形成多阶段有限重复博弈。在多次重复博弈中,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存在着参与双方的“合作”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持续的利益最大化,就存在着房地产企业的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15.
孙涛 《经济经纬》2003,(3):71-73
入世以来,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倾销和反倾销领域里矛盾依然很大。客观上讲,这既有对方的原因,也有国内企业自身的原因。国内企业既要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避免倾销产生,防止授人以柄,从而减小出口障碍,使市场得到平稳开拓;又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反倾销,使我国国内市场得到合法的保护,促进国内市场的有序竞争;还要勇敢地面对国外的反倾销,主动地纠正国外针对我国反倾销中的偏差,消除不合理的反倾销给我国出口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个制止低价倾销的综合性法规《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日前正式实施。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此项规定将八种行为视为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同时指出有两种行为不视为低价倾销行为。八种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1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建筑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到的领域较多,从而使得控制建筑工程成本不并是一件简单的事。本文将结合建筑市场及建筑工程的现实情况,从而对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因素、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来提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倾销和反倾销过程中不同集团利益及其关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经济经纬》2005,(3):42-45
倾销与反倾销过程涉及到多个利益集团的利益。除倾销企业和被倾销企业两个主要当事方外,受这一过程影响的还包括进口国倾销商品的消费者和相关的非倾销企业等,从而形成了出口国倾销企业与进口国被倾销企业之间、进口国被倾销企业与进口国消费者之间以及出口国倾销企业与出口国或第三国非倾销企业之间的多重矛盾关系。本文以一般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倾销和反倾销对上述四个主要集团利益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郑爱聪 《时代经贸》2007,5(11Z):16-17,19
1 企业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实作账,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倾销的认定有两种标准,即价格倾销和成本倾销。按照价格倾销标准,如果一个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或向第三国的销售价格,该产品即为倾销产品。而根据成本倾销标准,同类产品以低于单位(固定和可变)生产成本加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的价格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或对一第三国的销售,  相似文献   

20.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根据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如果倾销产品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进口国可以对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