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世议定书》第十六条,即“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以下简称“特保条款”),规定“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 WTO 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影响的 WTO 成员可请求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包括受影响的成员是否根据《保障措施协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入世谈判中,WTO 成员对中国入世后其出口大量增加的可能性表示担扰,因此提出针对中国产品的特殊保障措施,规定在《中国入世议定书》的16段,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 WTO 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各成员方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入世以后,各国如关、日、欧盟等相继开始完善了针对我国的特保立法。有关国家已经对我国的一些产品按照特保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此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应对之策。本文分析了特殊保障措施存在的法理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针对该项措施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1.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TO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包括受影响的成员是否应根据《保障措施协定》采取措施。任何此种请求应立即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组织一系列法律文件、协议中,有关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规定较为特别。对加入WTO的某些国家(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定产品(如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其他WTO进口成员可以以“市场扰乱”名义采取特别的保障措施。这种“过渡性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协议》所允许采取的“保障措施”相比,具有更易实施性和歧视性。中国加入WTO后,同样面临这种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考验,这是我们入世的代价之一。我们可以根据WTO有关实施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规定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进出口经理人》2003,(3):57-57
最近一段时间,欧盟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 销、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此起彼伏,阻碍了我国部分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引起政府、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欧盟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援引特保条款针对我国采取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尚未引起普遍重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一些WTO成员担心,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产品快速增长会对其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和损害,因而在中国加入WTO时设立了违反WTO非歧视原则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即特保条  相似文献   

6.
《进出口经理人》2003,(2):25-2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应密切注意部分WTO成员对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发起的特别保障措施调查案。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一些WTO成员担心,我国的出口产品快速增长会对其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和损害,因而在中国加入WTO时设立了违反WTO非歧视原则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即特保条款)。该条款包含在《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6条规定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韦》第245~250段当中。根据该条款,在我国入世后12年内,当中国产品进口数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特别保障条款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别保障条款,又称选择性保障条款.是指某进口产品对某成员方国内生产商造成市场扰乱时,该成员方可以针对该产品的某成员方采取一些有选择性的保护措施,亦即可以采取歧视性政策.本文所指的特别保障条款是指我国入世时的一项承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的第十六条--对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它是其他WTO成员为了防止中国的产品在中国入世之后在较低的关税水平条件下冲击其国内产业而设置的一项条款.  相似文献   

8.
市场扰乱是比WTO的一般保障条款较为宽松的实施标准。市场扰乱概念的产生既有历史背景,又有现实原因。市场扰乱的损害标准和因果关系不同于一般保障条款。在确定市场扰乱的条件下,中国可以采取出口自我限制,并且中国针对外国特别保障措施的报复能力被削弱。  相似文献   

9.
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保障措施被视为具有“安全阀”的作用。由于实施方可以对进口产品实施单边限制措施从而干涉其他成员的合法贸易,所以受到WTO各成员方的青睐。相反,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规定,任何成员都有权对大批涌入的中国产品施行特保措施,条件却比《WTO保障措施协定》下的要求更宽松。本文认为应对特保机制与WTO保障机制进行区别研究,以寻求如何有效应对来自其他成员的保障措施或特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保障措施是指WTO规则允许的进口国政府在特定产品进口大量增加造成国内产业的损害或损害威胁时所采取的限制进口的紧急措施.WTO保障措施协议共14个条款和一个附录.为监督实施保障措施协议,WTO设立了一个隶属于货物贸易理事会的保障措施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特保大事记     
鑫谁200112.112002.02.222002.04,05200206,112002.06.122003.03.082003.05.28加拿大欧盟土耳其《关于对中国的特别保障制度运作的规定》((与全球和双边保障措施、市场扰乱、贸易转移和救济措 施审查相关调查的暂行规定》《关于对中国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运用的指针》《2002海关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的保障措施,其规定的实施条件比WTO《保障措施协议》要宽松,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规定,我国应在履行协议时通过各种应对措施争取变更这种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下半年,欧盟对中国数据卡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项调查,严重扰乱了中欧双边正常的贸易秩序.数据卡属于不断更新换代的高科技产品,中国制造数据卡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给欧盟市场的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福利,欧盟对一种产品同时实施三种救济措施在WTO各成员方贸易救济实践中极为罕见,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不仅阻碍欧盟自身经济复苏进程,也损害中方利益,更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玉梁 《大经贸》2001,(5):49-51
加入 WTO 后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任何成员不能以直接或间接方法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销售使用有特定数量或比例的国内数量限制,或强制规定优先使用国内产品。根据这一规定,外商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产品将有可能就地销售,这将对中国市场形成一定冲击。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有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加工贸易的发展。随着入世加工贸易又将受怎样影响?国际货物贸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入 WTO 后,利用加工贸易大肆侵权盗版的情况又会如何  相似文献   

15.
一、内容和实质 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规定:如一成员认为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由于市场扰乱,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中方应在收到磋商请求后将上述商品的出口数量控制在提出磋商请求的当月前的最近14个月中的前12个月的实际进口数量的107.5%(羊毛产品类别为106%)的范围内。若在90天的磋商期内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则该成员可继续维持进口限制,时限不能超过1年,且不得重新实施。该条款的有效期至2008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6.
李:在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中,规定了一个过渡性保障机制,它使WTO成员可以比较容易地对中国采取保障措施,而这些措施的实施条件完全不同于GATT第19条保障措施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保障措施是WTO允许成员采用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成员应仅在防止或补救严重损害并便利调整所必需的限度内实施保障措施。各成员应选择对实现这些目标最合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保障措施是指WTO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所采取的紧急限制进口的措施。保障措施的作用机制有价格控制机制和数量控制机制两种形式。保障措施是由进口国实施的,其在给进口国经济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保障措施是一种针对公平贸易的保护手段,出口国在既无倾销,又无补贴的情况下,产品的正常出口受到抑制,会给出口国的经济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欧盟对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TPSSM)法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欧盟对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法规(以下简称“《特保法规》”)的产生及背景我国加入WTO时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中的第16条规定:其他WTO成员可以依据此条在2013年12月11日之前针对中国产品实行“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以下简称“特保机制”,包括保障措施和防止贸易转移措施两项内容)。《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以下简称《工作组报告》)的第245至第250段对《议定书》中的第16条作了更为详细的补充。根据此条,美国、印度、加拿大和韩国等主要WTO成员均在其国内法中引入了此特保机制。相对而言,欧盟在把此特保机制引入国内法方面启动较晚。2002年6月,欧委会向欧盟部长理事会提交了将此特保机制引入欧盟法规体系的法案。经过几轮修改,2003年3月8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公布了欧盟理事会第427/2003号法规(以下简称为“《特保法规》”),修改了关于欧盟从某些第三国进口规则的欧共体理事会第519/94号法规,正式把此特保机制纳入欧盟法规体系。二、欧盟对中国采取保障措施时法律依据的演变在欧共体大市场建成后,欧共体于1994年3月颁布了理事会第519/94号法规,对来自某些特...  相似文献   

20.
WTO咨询台     
问:什么是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的基本形式有哪些?什么是临时保障措施? 答:在公平贸易条件下,由于关税减让等承诺的存在,可能导致某种产品对某一WTO成员绝对或相对的进口激增,从而对该成员相似或直接竞争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