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金融机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文俊 《海南金融》2011,(12):46-48
为避免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所带来的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信誉风险,金融机构必须制定有效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评估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设计与实施风险控制程序、评价与改进风险管理.反洗钱监管部门应负有对金融机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查与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2.
反洗钱不仅是为了满足国际和国内监管的要求,更是惩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根据《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银反洗发〔2018〕19号),金融机构应当将洗钱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本文从账户管理、交易渠道、金融产品等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提升反洗钱有效性的风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童文俊 《中国保险》2011,(10):27-29
为避免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所带来的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信誉风险,保险机构必须制定有效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处理试图进入并利用保险体系的洗钱者和恐怖分子所带来风险,识别保险机构在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方面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予以补救,提高其识别、监督、协助制止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互联网金融潜在洗钱行为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网络借贷平台洗钱、互联网金融产品洗钱、虚拟货币洗钱四种,分析了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信息监测方面存在的洗钱风险点,并结合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加快立法监管、深入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加强系统建设等互联网金融反洗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现行货币体系的补充,数字人民币机遇和风险并存.一方面数字货币的特殊属性决定其具有较高的洗钱风险,国际清算银行(BI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显示,数字货币很可能被不法分子作为逃避资本管控的渠道,利用数字货币体系实现非法资金的跨国流动,给打击洗钱、恐怖主义融资活动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数字货币又是"防范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应对机遇、防范风险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完善的反洗钱监管体系、探索有效地监管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金融特别行动工作组定期发布洗钱和恐怖融资类型报告,指出国际上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的最新趋势.本文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洗钱类型报告,提出了国际反洗钱趋势发展变化对我国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有利于有效遏制恐怖活动。但恐怖融资在其本质上与洗钱活动存在重大区别,反洗钱措施并不完全适用于监控恐怖融资活动。从国际的视角来看,各国必须在增强法律、金融监管、金融情报、执法和起诉能力和机构建设等方面独立加强反恐怖融资工作,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融资活动。  相似文献   

8.
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有利于有效遏制恐怖活动。但恐怖融资在本质上与洗钱活动存在重大区别,反洗钱措施并不完全适用于监控恐怖融资活动。从国际视角来看,各国必须从建立法律框架、金融监管机制和金融情报机构、开展执法调查以及建立司法起诉程序等方面独立加强反恐怖融资工作,以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融资活动。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基础层次和延伸层次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洗钱风险,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从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客户身份识别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重点,建立以‘恰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月8日,央行对9家在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划下"四不准"的行业监管红线,即不得违规从事融资融币等金融业务,不得参与洗钱活动,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反洗钱、外汇管理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税收和工商广告管理等法律规定。与此同时,各大交易平台也召开行业大会,商讨行业自律,发布风险管理公告。  相似文献   

11.
洗钱是目前国际金融界面临的最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金融业的特殊作用,在犯罪分子进行洗钱的犯罪活动中,部分金融机构自觉不自觉地被利用,甚至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是十分不利的.同时,大量“黑钱漂白”后的转移,对利率和汇率也会产生冲击,甚至造成金融动荡,其危害不可小视.再者,洗钱常常作为恐怖融资的步骤之一,对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也会造成极大危害.综上所述,明确反洗钱法律制度和责任分工对于金融机构,监管组织都有重大的意义.这就要求金融从业者提高法律和风险意识,提升行业规范的风险制度等将会有积极地影响.本文将通过介绍洗钱和恐怖融资的概念和途径论证金融机构反洗钱的重要性以及反洗钱工作的要点,并阐述目前金融机构普遍使用的反洗钱手段以探索反洗钱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魏景茹 《银行家》2022,(2):91-92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于2012年2月讨论通过《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扩散融资的国际标准:FATF建议》,要求各国基于风险为本的方法,确定、评估和了解其所面临的洗钱和恐怖分子融资风险,从而实施反洗钱措施或其他打击行动缓释风险.识别并评估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是控制风险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比美国、比利时、孟加拉国金融机构洗钱风...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互联网金融基础层次的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创新,还是互联网金融延伸层次的金融工具、业务形态和组织形态创新,其在便利交易,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都在不同程度上潜伏着一定的洗钱风险。为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应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应以客户身份识别为监管重点,并建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朱米均 《海南金融》2011,(9):55-57,66
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是有效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金融机构在工作开展中面临不小的困境,直接影响到金融领域反洗钱工作进程和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文章从制度和执行层面分析了金融机构面临的困境,并从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相应的突破路径,以期对金融机构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与国际金融情报组织埃格蒙特集团联合发布报告《钻石贸易洗钱与恐怖融资》,旨在提醒各国应对钻石行业洗钱与恐怖融资(以下简称洗钱)风险给予足够重视。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钻石交易中存在大量洗钱活动,钻石行业逐渐成为当前犯罪分子洗钱的避风港。2013年我国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交易量已高达8022.96万克拉,交易金额累计43.27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及国际重要钻石加工中心,亟需对钻石行业开展反洗钱监管。本文对报告内容进行提炼,结合我国钻石行业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开展钻石珠宝业反洗钱工作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际各类新兴金融业态、金融平台和金融工具的"井喷式"发展,洗钱犯罪分子主动借助其各类合法交易的外衣,洗钱行为欺骗性、隐蔽性程度更大,呈现出了众多的新兴洗钱威胁领域,如各类新兴金融衍生品洗钱、资金/价值转移系统洗钱、虚拟货币洗钱、新兴支付业洗钱、国际非盈利组织洗钱等。本文建议开展全面系统的洗钱威胁国家评估、激活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内在动力、完善我国国家洗钱威胁监测与防范系统和推动我国反洗钱监管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客户洗钱风险是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不同类型银行代表机构,从其客户洗钱风险管理机制及运行两个维度,梳理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管理有效性现状,发现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管理在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核验、信息共享联动、高风险客户洗钱风险管理、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开展客户分类管理原则、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应完善监管层面相关配套规范及机制、完善机构内部洗钱风险管理机制及配套保障、提升高风险客户管理的联动性和有效性、将客户洗钱风险融于机构整体洗钱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兴互联网金融在国内获迅猛发展,其引发的各类风险亦备受关注。随着2012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新建议的发布,各国逐渐树立"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我国央行坚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新兴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本文立足我国加强新兴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监管的背景,描述新兴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可能导致洗钱犯罪的风险因素,分析当前反洗钱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谭丽 《中国外资》2013,(22):30-30
随着国际社会进入金融时代,金融市场飞速发展,洗钱与恐怖融资问题随之产生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巨大问题。各国政府纷纷致力于打击反洗钱和恐怖融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照客户涉嫌洗钱风险因素或涉嫌恐怖融资活动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订和采取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行为。本文在对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及其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原则、标准和措施.提出了运用其在反洗钱工作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