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区域性市场。文章通过建立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测度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价格动态影响的异同。实证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受数量型工具冲击后向稳态收敛的速度慢于中部;数量型工具对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的累积效应最为显著,价格型工具对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的累积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房地产市场上主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M0,西部地区则以信贷为主导型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存量日益增大.这既体现了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又意味着货币供应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稳定性的弱化.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构建VAR模型检验我国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以及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发现资产价格、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目标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资产价格对产出有正向冲击作用,股市显著影响通货膨胀,但房地产市场对通货膨胀推动作用不明显,资产价格受货币政策的冲击影响显著,其中股市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明显大于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3.
面对处于高位的房地产市场,我国政府开启了新一轮严苛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然而房价却出现下行困难的高价格粘性局面,使得我国金融与宏观经济稳定受到威胁.本文构建了包含房地产部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内生化DSGE模型,分别考察了在不同房价粘性下,杠杆率等金融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在面对不同外生冲击时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冲击使房价、产出和通货膨胀等宏观变量呈现正向响应,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风险溢价呈现负向响应;紧缩的货币政策冲击使房价和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下降,杠杆率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上升.此外,不同的房价粘性情况下,金融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对外生冲击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高房价粘性情况下偏离稳态的幅度较小,同时高房价粘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效调控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房景气指数的周期成分构建MS模型,分析了房地产周期的特征和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非线性周期波动特征,房地产周期呈现长扩张和短收缩两种状态,并且两种状态交替出现;房地产周期不仅受到自身滞后期的影响,还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房地产周期自身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要高于利率的影响;不同区制状态下,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因此货币当局要根据房地产周期的区制状态,有针对性地选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首先,以房地产行业数据为样本,证实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厂商融资约束的联合影响效应显著存在,且具有积极作用,修正了传统融资约束分析模型因遗漏货币政策而产生的估计偏误;其次,将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厂商真实利率的冲击效应纳入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检验过程,证实了价格冲击下的真实融资成本与固定投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倒U型),并证明了信贷扩张对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最后,分析并检验了信贷波动对融资约束的冲击作用及其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中国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连续加息就是其中之一。从加息对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加息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对房地产市场存在时滞效应,且作用极弱;对资本市场影响有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利率不宜作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建议将调整汇率作为当前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在现有人民币汇率基础上,盯住美元,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长期稳定,减弱热钱涌入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加入针对房价预期形成的适应性学习部分,重点考察预期冲击对房地产部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首先,预期冲击会显著影响房价与房地产投资,并通过房地产部门将波动传导到经济中的其他部门;其次,会引起对非房地产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再次,对非房地产业的实际变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在长期则较为有限;最后,房屋供给冲击、预期冲击和货币冲击能够解释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在整个样本期的大部分波动.此外,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分析显示,在存在预期冲击的环境中,对房价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经济波动所引起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并结合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工具的动态模拟分析和调控效率数值分析以系统考察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经济冲击时的调控效率,最后据此遴选出最优政策工具.研究结论认为: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较数量型能更有效地吸收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带来的影响,引致经济均衡偏离程度最小;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外生冲击引致的宏观经济波动较小,经济偏离的稳态收敛速度也明显快于数量型;无论是面临总需求冲击抑或总供给冲击,价格型工具的货币调控效率均明显高于数量型工具.为此,本文认为“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的战略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未来央行应强化价格型工具调控;同时,央行可适当将提高宏观调控效率作为今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要求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总量宏观分析的视角,提出了金融变量与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冲击—传导机制”假说,据此用中国的数据构建金融状况指数(包含房价的FCI1和不包含房价的FCI2),再对金融状况指数(FCI1和FCI2)与房地产指数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资产价格中房价比股价更能反映一国的金融状况;在引入金融状况指数的金融变量中,利率与房价的相关性最强;房价和利率对总产出的影响周期更长。国房景气指数、房地产投资指数和房价指数对FCI冲击的响应显著,并存在不同的表现。由于房价对居民财富、金融状况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显著,货币政策理应干预房价,必须精准把握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的力度以及注重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明显的衰退和复苏的调整过程,在衰退阶段,房地产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出现了结构失衡的局面,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减轻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视角出发,模拟分析在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和不考虑房价波动的情形下,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房价波动时,能够有效减轻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2)当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房价波动时,能够显著减轻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时房价的波动程度,进而实现更小的社会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1.
基于SVAR的中国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2005年7月到2009年9月宏观经济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别从货币供给的利率传导机制,现金余额效应,汇率传导机制以及房地产价格对货币供给的反馈机制四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量的增加和汇率上升都会带来房价的大幅上涨,而利率提高所带来的房价下降程度很小,房价的上涨会引起物价和消费上涨。结论:当今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其中利率机制对房价影响较小;在汇率机制传导过程中,中央银行为了稳定币值和升值预期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入导致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从而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因此提出货币政策应当关注房地产价格,既要防止形成房地产价格泡沫,又要避免温水煮青蛙。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real estate markets, in the US and the UK and their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s. We apply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a dynamic coherence function (DCF) to study these interactions bringing together different real estate markets (the securitized market, the commercial market and the residential marke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common trend that drives the different real estate markets in the UK and the US, particularly in the long run, since they have a similar shape of the DCF. We also find that, in the US, wealth and housing expenditure channels are very conductive during real estate crises. However, in the UK, only the wealth effect is significant as a transmission channel during real estate market downturns. In addition, real estate markets in the UK and the US react differently to institutional shocks. This brings some insights on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in order to avoid disturbances in real estate markets.  相似文献   

13.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已对中国资产价格调整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后可通过利率和国际资本流入进行传导,能直接引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并间接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控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适度紧缩形成强烈制约,使中国资产价格调控面临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相似文献   

14.
孙超 《经济经纬》2008,(3):62-64
房地产是一种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其需求和供给都会受到金融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果提高利率必将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如果降低利率必将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另外,贷款的首付比例,汇率的变化,股市的变化等,都和房价的变化具有十分明显的互动效应。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对于合理制定金融政策、控制房地产商品价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王维安  贺聪 《财经研究》2005,31(12):64-76,87
文章通过构建房地产均衡市场模型,在风险中性的假设前提下,利用无套利均衡定价原理,发展了从房地产价格波动中分离出市场通货膨胀预期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房地产预期收益率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最后,文章提出将房地产价格纳入到居住类消费价格指数中去以减少货币政策认识时滞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控制中国房地产业信贷规模和结构,造成供给和需求的规模与结构扭曲,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容易引起房地产业波动。本文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模型,测算不同波动时期当中,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与房地产业波动显著相关,信贷配给改变了投资和消费在推动房地产产出过程中的结构,并制约路径依赖对产出的影响,同时影响财政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业的效果。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逐渐弱化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丰富房地产信贷供给层次和结构,以及加强信贷供给监督来缓解信贷配给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政策在房地产调控中的政策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以来,土地政策被确定为与传统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列的重要工具参与宏观调控,但土地政策在房地产调控中的成效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信息网2002~2010年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土地政策及其不同手段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认为土地政策只对房地产供应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且存在滞后性,而对房价的作用较小,因此,土地政策整体上在房地产调控中的作用有限,需要与其他政策组合起来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18.
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考察一系列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短期内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时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了平均的显著为负的累计异常回报率,同时,也显著增大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的系统风险,从而验证了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所产生的负的股东财富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单凭借货币政策难以解决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问题.还需借助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引导消费预期等综合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