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主义起点公平、社会主义分配公平和社会主义结果公平方面 ,阐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观 ;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制度效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要素效率和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宏观管理效率方面 ,阐述了邓小平的效率观 ;从社会主义起点公平、分配公平和结果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方面 ,阐述了邓小平的公平效率统一观 ,并就邓小平是否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一收入分配制度的提出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 ,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一提法还存在着理论创新空间。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和公有制经济内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需要 ,应该允许按要素分配原则渗透到公有制经济内部 ,进而将其确立为我国的主导性分配方式。另一方面 ,在理性分析公平范畴的内涵以及科学地界定现代社会中政府职能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应该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为“效率与公平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韩斌 《经济师》2005,(8):20-21
当前,应按照中央精神,结合我国实际,历史地、辩证地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无歧义的表述应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坚持和完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才能既大力发展生产力,又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完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点是在初次分配中甄别并铲除“伪效率”,在再次分配中明确调节方向,加大调节力度,充分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权衡上,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初次分配改革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路  李水蓝 《经济论坛》2006,(23):41-4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化,分配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分配领域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伴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产生了许多阻碍和矛盾。本文认为,改革我国当前体制条件下的初次分配制度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一、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本质上是“源”与“流”的关系。初次分配是指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当中,按照各种要素对产出直接做出贡献的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是基础性的分配。参与初次收入分…  相似文献   

6.
对"效率与公平"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英 《经济问题》2004,(2):10-12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指导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这一提法学术界颇具争议。从"公平"与"效率"基本概念的界定出发,认真探究了"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几点质疑,并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制定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涵义,才能明确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论述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重视分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理直气壮地提倡“效率优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戴园晨认为,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个提法比十四大又前进了一步。在一种分配方式中不可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特别在工资分配中只能承认效率原则;过去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率与公平历来是学术界争鸣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近年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的五种不同意见: (1)效率与公平并重论; (2)效率与公平统一论; (3)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论; (4)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论;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以上五种意见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生产重效率,分配重公平,两者并重和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其价值取向是一个富有和存在收入差距的社会,要优于贫穷的但收入分配平均的社会,并认为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一个存在收入差距的社会能够促进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一些经济学家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1.
自魁奈提出"纯产品"学说以来,经济学家对剩余认识的分歧一直难以弥合,这是由他们对剩余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研究剩余的来源或源泉都是为了给剩余的归属即剩余的占有找到更"合理"的出路,与剩余的真正来源无关.由他们所戴的理论有色眼镜所决定,经济学家把剩余的来源分为劳动说、创新说、不确定性说和监督说.劳动说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创新说注重的是激励,不确定性说强调了企业家的责任,监督说意在减少偷懒.只要我们不怀任何偏见,这些不同的学说就会为解决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远  王选选 《生产力研究》2002,(2):103-104,107
本文利用总体多样性分解方法和对应分析方法 ,定量测定与分析了地区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程度。为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缩小地区差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平衡计分卡是先进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由于平衡计分卡设计和应用的特殊性,对它存在着若干认识误区,对此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在设计和应用平衡计分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事项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基于会计循环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借助事项会计理论和事件驱动模型构建事项会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发表于2001—2013年的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利用知识网络图可视化展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分析未来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内含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新兴经济、发展与演化、技术路线7个子网;"创业"子网覆盖的知识点最多,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和新兴经济等知识点既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知识网络的信息连通点。分阶段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结构变化幅度较大,发展与演化、制度、知识、公共政策、信息技术与管理、研发、学习等是近期研究的核心知识点,创业、发展与演化、新兴市场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首先论述了技术创意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因素及论证的基本流程;然后在对有效技术创新识别认定标准及方法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以“成本-效益”为视角,利用决策树法构建有效技术创新识别的认定模型,该模型利用决策树法的逆序归纳进行信息分析,计算出不同行动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值,根据该差值与企业利润期望值的符合程度识别认定有效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借鉴吸收国际金融监管及立法经验,发挥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有必要在四个方面调整:改革外资银行的监管体系、加强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提高对外资银行运营中的审慎监管以及完善对外资银行的市场退出监管。  相似文献   

19.
企业品牌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脆弱性是衡量其抵御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干扰能力的一种度,它表现为品牌的易逝性和品牌声誉的难以挽回性.影响品牌脆弱性的因素可能来自于品牌自身、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对品牌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自身品牌的脆弱性,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温州模式演化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温州经济增长速度在浙江相对地位的下降、温州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上的“攻城略地”、各地纷纷兴起的温州商城及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温州模式将要在25—30年后消失”的大胆预言,使温州模式和温州经济发展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报刊上有关“温州的衰退已成为继‘苏南模式’终结之后区域民营经济的研究热点”,“温州经济却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