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详细辩清何为技能、什么是技能型人才,对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来说意义重大,它起到教育行为的导向作用。对此进行了透彻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 在企业管理中,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何为“人”,何为“本”。有人认为人本管理就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和动用人力资本。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它不过是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组织中的人并没有摆脱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并未有何重大突破。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 在企业管理中,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何为“人”,何为“本”。有人认为人本管理就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和动用人力资本。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它不过是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组织中的人并没有摆脱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并未有何重大突破。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何为“产业”?按经济学解释,就是指生产同一类性质的产品或劳务的集合体,是基于使用价值来理解的,是否具有某类共同特征是划分产业的基准。何为“产业化”?一般而言,产业化即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化,教育产业化则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教育作为一种服务产品,须遵循市场供求原理并进行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陈晓光 《商周刊》2012,(25):60-61
何为“影子银行”?从可考证的文献看,最早使用“影子银行”概念的是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影子银行,顾名思义,是指“有银行之实但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之外的机构。”在中国,则具体表现为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金融、私募投资、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相似文献   

6.
张梅 《经济经纬》2003,(5):102-105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已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在国际反倾销中,何为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并无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一些国家(特别是欧美)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根本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常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实行不公平,不合理的贸易待遇和不平等的反倾销规则。这在过去,已经使我国对外贸易遭受了很大损失,在将来一段时间内还会进一步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沈毅 《开放时代》2007,(4):88-104
“仁”、“义”、“礼”的儒家思想之“大传统”,与日常生活中的“关系”、“人情”、“面子”之“小传统”有着某种内在的衔接性与紧张性。就“差序格局”而言,人伦“关系”网络以“仁”作为最高价值理念,其中以工具性资源为主的“人情”实践本质上即为“义”“利”混合的施报过程,以象征性资源为主的“面子”实践则具有比较明显的依“礼”行事之形式主义的“正名”特征,从而形成了工具差序性特殊主义之“人情”实践与象征和合性普遍主义之“面子”实践的糅合。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则可以比较清晰地区分为特殊主义之“情感性关系”与普遍主义之“工具性关系”的不同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8.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老字号"的幸福时代。主要介绍一下文化创意和老字号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第一,何为创意设计创意设计主要是指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  相似文献   

9.
柳东升 《时代经贸》2007,5(7Z):138-138,140
“服务型财务”具有服务化管理。系统化服务。高效化运行的特征。“服务型财务”目标是建立以服务对象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运行体系。建设“服务型财务”体系主要包括“服务型财务”的“规范化”、“效率化”、“互动化”、“职能化”和“个性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是继毛泽东、邓小平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的政治家与理论家。他在科学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悉全党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先进性建设以及思想路线等方面的阐发与论述,为新时期党的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在社会上“绿色”似乎成了“环保”、“回归自然”、“无污染”、“健康”等的代名词,绿色环境、绿色食品、绿色服务、绿色汽车等一下子都成了企业追求的目标。树立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文化,成了社会上很多人的共识。绿色理念在饭店中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通过对 5年多来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的研究 ,本文认为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 ,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公众心理预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渗漏”效应产生的最直接、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 ,它们交织在一起 ,共同驱动货币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大量“渗漏” ,导致严重的“渗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必须有效抑制“渗漏”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刘芳鸣 《经济师》2008,(5):60-61
随着我国各种选秀节目的盛行。“粉丝”应运而生。“粉丝”因和消费拉上关系,自然就出现了“粉丝经济”。“粉丝经济”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发展,甚至对拓展职业市场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把“粉丝经济”的发展完全建立在利益诉求上。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真抓实干、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密切结合 “德”、“法”之争,古已有之。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围绕着“德治”与“法治”,“礼治”与“刑治”,“王道”与“霸道”,“仁政”与“暴政”的争论异常激烈,直到今天这种争论仍然存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德治”,提出要“为政以德”;但孔子也曾提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法治”,提出要“以法为教”,但韩非曾提出“誉辅其赏,毁随其罚”,“赏誉同轨,非诛俱行”的原则,强调道德舆论的毁誉必须与法的赏罚相协调。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德主刑辅”的思想。认为“刑者德之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而苟子则认为但靠赏庆刑罚不能尽人之力,教化不足万能的,主张教与诛、礼与刑相结合。总之,古人在如何处理德刑关系上,主要有“德主刑辅”,“刑主德辅”,“德刑结合”几种观点。事实上,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毅 《开放时代》2007,(4):105-115
对“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都确认了义务、工具、情感(即义、利、情)三种关系要素。仅有的两个成熟理论模型,分别沿着“情——利”之一维或“情/义”之二维来进行关系分类,且均倾向于将“情”视作“差序格局”的核心性要素。本文则认为,将“情”包容于其中之“义”在价值层面上是“差序格局”之核心性要素,现实中“义利之辨”既紧张又交融的混合关系构成了“差序格局”的内在张力,且这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决定了关系之“差序”进退。此种差序关系的不可分类性根本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的二元关系分类。  相似文献   

17.
“流动政府”:边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模式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边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来说,现有的“一站式政府”(“政务超市”)、“代理政府”(“服务代理制”)并非最适用模式。文章提出了“流动政府”模式的替代方案,并具体分析了“流动政府”的含义、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刘文霞 《经济师》2008,(11):41-42
“绿色”理念是人类在对环境问题进行认识和思考中产生的,“绿色”理念经历了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浅绿色”理念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它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各国环保组织的建立和环境运动的全民化。“深绿色”理念是对“浅绿色”理念认识的深化,它产生于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对《增长的极限》论点的进一步思考。“深绿色”理念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建立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基础上的经济观;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环境安全是政治稳定的最终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韶天 《商周刊》2011,(26):50-51
“体验”是可贩卖的商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古今中外,“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从吃“饱”,吃“好”,到追求吃“过”,一路品来,人们消费食物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20.
蒲萧云 《时代经贸》2010,(4):122-125
在货物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加之网运分离模式的提出,使铁路货运站何去何从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现代铁路运输代理服务的兴起就为赞运站的转型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对铁路货运市场分析入手,挖掘现存问题——货物周转萤下降。然后找出了影响周转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即货物丢失事故多。之后锁定事故高发区域——发货和到货流程,进行铁路火车站发、到货流程的分析和优化,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等问题;第二部分进一步阐述了铁路运输代理服务的初步情况并对流程程序分析进行介绍;第三部重点研究了铁路货运市场并结合具体车站进行货运流程分析;最后部分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通过对铁路火车站运行情况的分析,简化了货物收发流程,去掉货物周转的中闻环节,找到了货物运输改善的方法,即“门对门”服务,现可称为铁路运输代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