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市场化进程、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环境是影响我国高管薪酬契约发挥激励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市场化进程为背景,检验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市场化进程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隐性薪酬契约普遍缺乏有效设计和监督,企业上期绩效与本期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负相关;随着市场化进程深入,民营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缓解,并且当民营企业高管权力较大时,市场化进程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是上述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化改革促使企业绩效和高管现金薪酬之间的相关性不断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市场力量在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激励有效性时发挥的作用及遇到的困难,为抑制国企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企具有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二重性质,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指标构建基于国企现有模式下的高管薪酬激励模型以及增设内外部监督机构下的高管薪酬激励模型,对比分析得到同时给予国企高管长短期激励,能够实现国企的双重目标以及整体效益最大化;在增设内外部监督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与市场经济、企业真实业绩等相关性更大,薪酬激励更趋于市场化,并且国企整体效益的增加值与给予内外部监督机构的支付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生视角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为背景,选取2004~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1)公司投资强度越大导致高管薪酬水平显著降低。公司投资活动通过公司会计业绩显著地影响了高管薪酬水平。(2)基于会计业绩的高管薪酬契约无法对高管长期投资活动产生激励作用,提高高管薪酬水平显著地降低了公司投资强度。而基于股票和期权的激励机制能够显著地提高公司投资强度。(3)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期和滞后期的公司投资强度均对高管薪酬水平产生了负面效应,并且影响程度逐渐减弱。(4)研究还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并没有对公司投资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并没有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企高管薪酬长期以来都是国企改革的难点。近年出现的高管天价薪酬,不断挑战公众敏感的神经,使得高管薪酬改革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及民众不能再回避的话题,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期德勤视点提出,中国企业高管薪酬的变革之路在于建立"合法、合理、合情"的高管薪酬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企高管们的超高薪酬成了众矢之的,于是从国资委到财政部以及各类国企的主管部门纷纷表示要对国企高管的薪酬进行规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甚至要制定一部“总规范”,涵盖所有行业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这样的表态当然是受欢迎的,不过,到底怎样才叫“规范”,这又引起了一场至今未息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高管薪酬、企业分红与企业业绩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得出高管薪酬正向影响企业业绩,企业分红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高管薪酬能够间接影响企业分红.  相似文献   

7.
以会计绩效为基准的高管薪酬制度是当今的主流,广泛应用于国际企业界。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之间的关系不足以成为建立高管薪酬制度的理论基础。唯有遵循股东至上原则的高管薪酬方案才能既满足管理层对于薪酬的预期,又有助于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股权资本成本是这种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因素与核心参数。  相似文献   

8.
陈乐妮 《特区经济》2012,(7):276-279
本文着重研究了国有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结构的两大特点:多元考核目标与锦标赛性质。分别采用边际分析法两大特点及其激励作用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结构的多元考核目标会产生道德风险即高管对产出性绩效目标的投资不足,而且也会出现高管对非产出性目标(如政治目标等)的过分投资,多元考核目标的薪酬体制没有达到激励作用;此外,从锦标赛的观点来看,本文还得出高管对于政治性投资的动力来源来自于高管的薪酬差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金融行业高管的天价薪酬引发舆论热议,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究银行高管薪酬设计的合理性。鉴于学界和业界对银行业高管薪酬科学性的质疑,本文基于中国沪深上市银行2009—2012年的相关数据,探究银行业高管天价薪酬以及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成因,并考察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首先研究了银行高管权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对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关系的调节效应。同时,还研究了银行高管薪酬及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上市银行中,高管权力显著促进了高管薪酬水平的提升,而银行治理水平能够负向调节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银行内部薪酬差距可以诱发银行风险。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银行业应当适度削弱高管权力,努力提高银行治理水平,以此确保高管薪酬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同时适当缩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以防范薪酬异常差距导致的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依据高管薪酬决定因素建立起来的高管薪酬体系可以更好的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规范公司治理,使高管的经营行为朝着有利于股东利益的方向努力。文章从管理学和经济学两方面详细总结归纳有关高管薪酬的权威理论,并结合我国高管薪酬体制发展的历史,力求找出影响高管薪酬的决定因素并建立一个统一的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理论模型,以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外部制度环境动态变化的角度考察高管在职消费隐性薪酬契约的激励有效性,对高管在职消费的现状、成因及经济后果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治理高管过度在职消费的相关措施。从而为深入研究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企业高管在职消费薪酬契约的激励效果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为解决高管过度在职消费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报告》2006,(115):1-11
对22个省市、5500多家企业人才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人才基本认可管理者个人才能水平,但对其薪酬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感到满意的只有五成多。国企人才在对直接上级管理水平、高管人员才能、考评选任机制等方面的满意度均低于其他类型企业;45-55岁人才对高管人员薪酬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满意度最低;人才学历越低,对高管层薪酬标准、激励约束和考评选任等管理机制方面的满意度就越低。建议加大国有企业市场化配置高管的力度和广度,建立符合市场惯例的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资》2009,(5):5-5
来去凭由组织的一纸任命,经营靠着国家政策的垄断保护,享受着行政级别的待遇。此时,他是高官。算计薪酬时,望着外企民企的高薪,强调自己市场经营者角色,彼时,他是高管。这是外界在国企高管薪酬争议中,对国企高管一种脸谱化的描画。  相似文献   

14.
李冬晓 《特区经济》2012,(8):296-298
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定价存在着缺乏合理依据、与业绩不具关联性、不具透明性、程序不具独立性等问题。对此要完善国企高管薪酬定价的标准控制,推行国企高管薪酬的市场化,对不同类国企高管制定不同的薪酬定价标准,同时加强国企高管薪酬定价的程序控制和信息披露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发挥作用途径和机理的差异,利用2010年到2015年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分析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增大能够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资,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增大会降低企业创新效率;(2)企业生命周期对内外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创新具有调节作用,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增大更能够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资,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带来的企业创新效率损失较低;(3)进一步区分市场竞争环境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能够加强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对成长期企业这一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无论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何阶段,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均能够抑制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超群 《特区经济》2011,(1):136-137
选取截至2008年底的107家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民营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民营上市公司产业多元化、企业绩效和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法对产业多元化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对其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和公司资产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民营上市公司产业多元化与高管薪酬的正相关关系并没得到实证支持;产业多元化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也不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对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改革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专利数量为创新绩效的衡量,通过以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认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对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研究发现薪酬对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激励的差异性。报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与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具有较为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呈现过度激励,但报酬最高的前三位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激励则不存在过度激励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和结论。  相似文献   

18.
钟荣丙 《科技和产业》2015,15(2):128-131
近年来,国企高管薪酬管理的不合理性已成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其中定薪的反市场化、缺乏科学依据、与业绩关联度低等问题低尤为突出。通过分析国企高管薪酬管理中定薪原则的伪市场性、定薪主体的非市场性、定薪额度的违市场性,探索了"市场决定性作用"下的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的思路在于:重新认清国企高管的身份、明确国企高管的职责、紧抓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的关键、强化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高管跳槽现象的视角,对经理人市场如何影响高管薪酬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公司在发生高管跳槽之后会显著提高现任高管的薪酬,尤其是基于股权的薪酬。现任高管的薪酬提升幅度与其在经理人市场上的流动性有关,也与跳槽高管的特征(对原公司的重要性、新工作的吸引力)有关。同时,通过引入倾向得分匹配( PSM)模型,发现发生高管跳槽的公司在事前有显著的薪酬劣势,而事后的加薪使这些公司显著的薪酬劣势消失。另外,加薪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现任高管的跳槽。研究结果说明,经理人市场中的高管跳槽行为是公司薪酬政策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高管权力与薪酬的关系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造成了企业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代理成本(Jensen&Meckling,1976).在这种情况下,薪酬机制应运而生.文章针对银行业这一特殊金融行业,从高管更迭的角度深入探究管理层权力与薪酬的关系,选取中国沪深两市16家上市银行自上市前两年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高管薪酬的指标之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成员的规模与高管薪酬水平负相关;管理层数量变化率与高管薪酬水平负相关;管理层变化质量与高管薪酬水平正相关.基于以上结论的改进措施有助于完善银行业的治理结构,规范银行业高管的薪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