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9年诺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人类与经济学>中,对经济学做出了精辟概括:"经济学始于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时与道德和伦理学混杂在一起,亚当·斯密把它重新分离出来,瓦尔拉斯使它数学化,凯恩斯使它流行,萨缪尔森使它动态化.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激励,不仅是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管理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然而,现实中激励并非总是有效。权变激励观针对情境的多样性、主体的特殊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从动态的、多维的视角切入激励系统各要素,寻找激励结构中的各种最佳匹配关系,通过对激励过程的权变分析使激励结构化、模型化及至科学化,从而优化激励过程,提高激励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徐红  施国洪  贡文伟 《物流技术》2012,(19):114-117
将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理论融入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改进传统经济学纯粹自利性假设的单委托单代理的HM模型,设计包括横向偏好因素在内的多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横向公平偏好对激励结构和激励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求解,结果表明:在多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中,激励系数不受横向公平因素的影响,公平偏好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激励措施的功能,也具有激励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薛胜 《中外企业家》2004,(10):34-35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人的工作成绩有直接影响.所谓柔性激励是注重于对人的精神方面的激励.这种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性越高,工作成绩就越大.因此,管理者要运用柔性激励的艺术来鼓舞士气,使员工发挥最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做出超乎寻常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将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理论融入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改进传统经济学纯粹自利性假设的单委托单代理的HM模型,设计包括横向偏好因素在内的多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横向公平偏好对激励结构和激励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求解,结果表明:在多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中,激励系数不受横向公平因素的影响,公平偏好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激励措施的功能,也具有激励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渴望来自他人和工作环境的有效激励.成功的激励可以使疲惫的生命重现光彩,一个能激励人的环境会让平凡的人做出非凡的成就,这似乎是所有成功者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人事激励的契约选择——一个基于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凡所 《价值工程》2004,23(9):68-71
随着人事经济学的发展,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和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采用人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一个基本的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激励和晋升激励的契约特征及其局限性,探讨激励契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安凡所 《价值工程》2004,23(12):68-71
随着人事经济学的发展,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和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采用人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一个基本的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激励和晋升激励的契约特征及其局限性,探讨激励契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及时总结、正确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推动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使其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这一要求已在最近一次的“全国技术经济理论方法体系学术讨论会”上得到反映。本文拟结合技术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及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对这一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课题:博弈论、激励设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理论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且最富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激励是管理人员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进行激励应当适时,迟延激励会带来负的效应。本文通过构建迟延激励的博弈模型和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阐述了迟延激励的危害,揭示了激励的迟延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迟延效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激励是管理人员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进行激励应当适时,迟延激励会带来负的效应。本文通过构建迟延激励的博弈模型和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阐述了迟延激励的危害,揭示了激励的迟延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迟延效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知识员工薪酬激励理论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薪酬主要是指经济类的报酬。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知识员工的薪酬激励,已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课题。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主要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本文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学与管理学激励约束模式的融合。因此,本文对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单介绍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概念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模型,分析了在股票期权激励和传统激励方式中公司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并对激励效果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公司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对公司盈利的影响比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直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不如传统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研究型高校为对象,采用契约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型高校管理中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分别设计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以利于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相一致,从而实现研究型高校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当我们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成就后,必须以更为科学理性的精神,来反思经济发展的本真价值,拨正人类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在经济学的宏观领域还是在微观领域,或者是在经济学的各分支学科中,区域经济学是触及经济活动的本真理性因素最广泛、最直接和最深入的学科之一。进入本真价值理性时代,区域经济学从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关注问题中向前推进、深入探索,将经济学反转的镜像端正过来,正视和直面经济发展现实。这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将经济学引入对本真性问题和本真目的的研究领域,这实质上是将经济学所认知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性置于统一的理论框架中,做出更符合实际和吻合人类发展本性的学术贡献。这是经济学研究视角的根本性调整:使经济学的视野从"独眼"观世界变为"双眼"观世界。独眼所见只是一个平面的图像,而双眼所见才是一个立体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刘霞飞 《价值工程》2013,(2):327-329
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和产权理论(PRT)是不完全契约理论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威廉姆森(2010)对TCE发展刚做了阶段性归纳整理,哈特(2011)则正在引领PRT迈向行为经济学,近年来TCE和PRT的理论发展都取得不少进展,现在正是对这些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的时机。本文将在介绍TCE和PRT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契约不完全的理解、有限理性假设、事前激励与事后激励等关键问题进行理论探究。  相似文献   

19.
并购市场是公司治理中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市场里,通过上市公司并购市场上相关的信息披露,使并购市场形成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约束与激励。本文通过对并购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结合我国并购市场的现状,为建立完善的并购市场,形成有效的外部治理环境,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定义出发,着重探讨了股票期权激励的内在经济学逻辑及其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难以满足股票期权激励的要求,因此需要对股票期权激励的效果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