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性资源,通过知识分享在员工创新过程中产生溢出效应。以信任和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以创新动机为调节变量,构建社会资本对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对成都高新区软件园5家电子信息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443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均显著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信任在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分别在结构维度、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分别在结构维度、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创新动机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主效应显著,但对知识共享、信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性资源,通过知识分享在员工创新过程中产生溢出效应。以信任和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以创新动机为调节变量,构建社会资本对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对成都高新区软件园5家电子信息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443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均显著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信任在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分别在结构维度、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分别在结构维度、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创新动机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主效应显著,但对知识共享、信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风险投资是影响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但风投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还存在争议。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域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异质性、作用机制与传导路径,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测度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绝大多数省份风险投资与创新产出呈现显著“U型”曲线关系,但地区间差别明显。(2)产学研合作具有部分中介效应,风险投资可以通过提升产学研合作强度来间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3)吸收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对“U型”关系具有调节效应。(4)省际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表现为“U型”关系,且省份内效应显著强于省份间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两个维度,以浙江四地194家企业为调研对象,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中的交互紧密度、关系稳定性和政策利用度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稠密度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交互紧密度、关系稳定性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集群式创新的社会资本激励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群式创新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地域根植性的创新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创新组织形式。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在实践中培育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及产业的有效升级。本文在突破以往技术创新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考察了集群式创新模式的效率。着重分析了集群式创新的特性和本质,凸显了社会资本在创新合作、信息流动与处理机制和交易费用节省等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强调创新首先是一种社会集体的努力,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学习的社会化合作过程。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重视和积累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7.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静态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对初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同:政府风险投资和外资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初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最为有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次之;研发投入在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风险投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静态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对初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同:政府风险投资和外资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初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最为有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次之;研发投入在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风险投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1.
高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对于高校协同创新活动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于高校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机理仍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入手,考察了高校社会资本借由高校与其它主体协同行为路径作用于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式,以及协同行为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校社会资本对协同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高校协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高校社会资本越丰富,越能促进与其它主体间的协同行为,进而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高阶理论出发,结合注意力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围绕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具备学术经历的CEO相比,具备学术经历的CEO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当CEO在学术经历中取得较高职称、具有工科背景、任职于高层次学术机构时,这种效应更加显著;公司所在地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儒家文化氛围能够增强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具有学术经历的CEO能够在企业绿色创新中发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作用,并通过提高环境注意力,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结论可为企业从高管选聘视角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1—2010年中国创新活动的数据,以校企联合申请专利数表征校企协同创新产出,以政府支持力度、产业结构特征、人力资本条件和市场制度4个间接指标反映创新环境,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校企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新环境的4个要素对校企协同创新产出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总体来看,校企协同创新能力受外界创新环境要素的影响,国家创新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校企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提升供应商创新性能有效促进制造商产品创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从制造商视角出发,构建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供应商创新性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216家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与供应商创新性之间关系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①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供应商创新性均具有正向作用;②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两个维度均正向影响供应商创新性;③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在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与供应商创新性间扮演不同中介作用。结论揭示了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提升供应商创新性的过程机制,对制造商开发供应商创新潜能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形势下,来自诸多领域的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已初见端倪。文章通过对北京市某区的实地调查,与政府相关部门及13家社会组织的半结构式访谈,从资金来源、项目实施、注册年检、项目介入四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情况,并归纳出了四种合作模式,即强伴生模式、伴生模式、弱伴生模式、无伴生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资本和知识管理理论,探讨了在中国关系社会背景下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检验了知识获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揭示了供应链管理中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知识获取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基于供应链视角,从供应商、企业内部、客户3个方面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探讨,并运用278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及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和客户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对社会资本(供应商、企业内部、客户)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面临如何培育专利运营业态、激活专利运营市场,以抗衡“专利流氓”创意掠夺,保障产业经济安全的问题。以产业创新链为主线,探索专利运营内涵、专利运营模式构成模块;针对政府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托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本、整合市场资源培育专利运营业态的困惑,运用PPP系列制度供给机制,从产权契约、SPV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3个维度,尝试构建专利运营PPP模式,意在为政府撬动运营资源发挥资源整合乘数效应,以及实现专利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是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所构成的。社会资本对提高企业的绩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资源配置、知识共享与信息传播、技术创新和交易费用等因素的作用来实现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heds light on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R&D financing sources respectively from a supply-demand combined perspective, namely subsidy from government and venture capital in market, o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Our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a unique data se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located in Beijing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during the period 2008–2015. In terms of the two stage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untangles and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the two financing sources on R&D input, patent output as well as profit outcome. We find that both supply- and demand-side external R&D financing channels hav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n terms of input, output or outcom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sized enterprises. Supply-side subsidy tends to be more effective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hile venture capital shows a demand-side consideration on technology evolution by focusing more on the back end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Both government subsidy and venture capital can hav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tire innovation proces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hereas for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ubsidy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ofit outcome and venture capital can only affect patents positive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more on small and micro firms and increase such firms’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through a process of certif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market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