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亚欧大陆桥的概况 新亚欧大陆桥(TCR)相对于西伯利亚大陆桥而言也称“第二亚欧大陆桥”,是指从中国沿海的连云港等港口经陇海、兰新铁路由阿拉山口进入中亚,通向西欧港口的铁路通道。1990年9月12日,中国北疆铁路与原苏联土西铁路顺利接轨,形成了新亚欧大陆桥一跨中国大陆桥通道(TCR)。1992年12月1日,新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输开通。  相似文献   

2.
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亚欧大陆,绵延一万多公里,是连结亚欧大陆的便捷通道。开展陆桥沿线联谊活动,对于实现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各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加强沿桥地区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沿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亚欧大陆桥是亚欧两大洲重要的国际通道,也是促进两大洲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为沿桥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新亚欧大陆桥贯通以来,沿桥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促进了沿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有力地提升了沿桥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亚欧大陆桥通道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兆煜 《大陆桥视野》2005,(5):M029-M031
亚欧大陆桥是指从亚洲港口城市到欧洲港口城市,跨越亚欧大陆的以铁路为主干的运输通道。目前主要有三条:西伯利亚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和起自印度的第三条亚欧大陆桥。鉴于第三条大陆桥运输线经过的国家相互间的关系较复杂,有些国家政局颇不稳定,因此该条运输线至今尚未着手建设,形成条件还不成熟。因此,这里的亚欧大陆桥通道的比较主要是西伯利亚大陆桥和新亚欧大陆桥之间条件和状态及发展前景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选择来看,对外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新亚欧大陆桥无疑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在这个战略通道开放的前提下,西部地区从开放的后方变成了开放的前沿阵地。所以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形成了我国向西开放的一个新的战略格局。这点对于沿桥城市来说,不仅仅是机遇,也应该是一个责任。其次,我觉得大陆桥是新时期产业转移的一个战略通道,沿桥地区发展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4日,来自新亚欧大陆桥沿桥省(区)市物流协会领导齐聚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就新亚欧大陆桥东桥沿桥省(区)市物流企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新亚欧大陆桥是一条横贯中国东西、连接亚欧大陆的非常重要的国际性经济大动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量快速提升,大陆桥眼桥城市物流行业进一步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7.
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最大物流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与第一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如何?客户流失“新亚欧大陆桥客户流失严重。今年3月份以来,日、韩长期客户METRO、FIRST、EXPRESS、DONGSUSHIPPING等已相继流  相似文献   

8.
本期刊物以主要篇幅重点刊出了《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20年沿桥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分析研究》一文。该文从"新亚欧大陆桥开通20年运营情况"、"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大陆桥的相关度"、"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沿桥地区物流业发展情况分析"、"沿桥地区贸易变化走势分析"、"进出口货物通道选择情况分析"、"进出口货物流向分析"、"进出口货物品种变化情况"等8个方面全面而具体地研究了20年来大陆桥沿桥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数据翔  相似文献   

9.
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一条连接亚欧的国际通道,连接着亚欧、也连接着世界。 联合国和沿线各国十分重视大陆桥事业发展的国际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新亚欧大陆桥十分重视,从开始对大陆桥的前期调研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至今已投入6000多万美元支持大陆桥的开发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人常说:十年磨一剑.我要说,走过20年历程的新亚欧大陆桥在如何应对全球挑战、促进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开展实质合作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展现出她的独特一面,成就突出. 突出大战略.功能大提升.应该说,国家、沿桥城市政府以及涉桥单位是把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当作一件大的战略来看待,否则没有今天的成就:连云港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全国第一;连云港和日照的亿吨大港;青岛港和天津港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还有云南的第三大陆桥;河北黄骅的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售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7日,2005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举办沿桥企业家论坛,对沿桥企业的合作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举行沿桥企业家论坛,对沿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展开研讨,这是自1996年第一届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以来,迄今六届研讨会中的第一次,也是此届国际研讨  相似文献   

12.
《大陆桥视野》2008,(4):31-32
新亚欧大陆桥自1992年开通运营15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沿桥国家和地区的高度关注,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国际运输通道作用日益显现。沿桥货物运输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集装箱运输递增速度达到30%,陆桥货物运输总量的80%、增量的95%来自沿桥地区。新亚欧大陆桥为促进中西部开发建设和繁荣我国与中亚等国的贸易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15年来,沿桥各城市本着“信任、合作、发展”的原则,共同研究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从2003年起,由连云港市倡议发起的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联谊会已经举办5届,16个城市参与讨论交流,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开发建没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亚欧大陆桥是一条友谊之桥,也是一条经济合作之桥,就像古丝绸之路一样,这条宏伟的陆桥,正在把当今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传统友谊和经贸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多年来携手打造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研讨会这样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1990年9月12日,中国兰新铁路西段与哈萨克斯坦境内铁路正式接轨。它向全世界宣告,由中国的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新亚欧大陆桥诞生了。新亚欧大陆桥不仅仅是一条负荷运载的铁路,而且是前景广阔的促进商品经济大流通、东西经济大融合的经济带。为了新亚欧大陆桥畅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和沿桥国家多次召开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共商大计。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选择来看,对外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新亚欧大陆桥无疑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在这个战略通道开放的前提下,西部地区从开放的后方变成了开放的前沿阵地。所以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形成了我国向西开放的一个新的战略格局。这点对于沿桥城市来说,不仅仅是机遇,也应该是一个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背景和语境下的日照战略定位,可以考虑明确表述为:“一带一路”陆海交汇衔接的“双枢纽”,中亚国家和蒙古国“双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双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双陆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五通”示范区、自由贸易港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亚欧大陆桥畅通、加速亚欧经济一体化,本文提出两个建议:一是选择连云港、西安、乌鲁木齐等市常设“亚欧大陆桥经济贸易合作组织”,该组织为大陆桥的首脑机构。相当于亚欧大陆经贸领域的“小联合国”,是亚欧大陆桥经济的核心和基础;以该小联合国为“定海神针”,从而吸引亚欧大陆各国的商贸企业云集其周围,使所在城市发展成为亚欧大陆的经济首都。二是以我国铁路部门为主协调成立紧密型“亚欧大陆桥铁路网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大陆桥铁路网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和利益分配。新亚欧大陆桥是一个巨大的国际物流系统工程,由硬件、软件和配套系统组成,前一个建议是大陆桥软件和配套服务发展的基础平台,后一个建议是大陆桥硬件建设发展的基础平台。两者互补,共同促进大陆桥的发展与腾飞。  相似文献   

18.
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地区国内段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促进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在内的沿桥地区经济地崛起,如何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2008年8月4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率领国家调研组抵达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国家发改委、交通部、铁道部、财政部等20个部委有关负责人,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等领导和专家,就江苏沿海经济带,尤其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如何实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举行了专题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9.
■议案背景新亚欧大陆桥自1992年开通运营15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沿桥国家和地区的高度关注,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国际运输通道作用日益显现。沿桥货物运输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集装箱运输递增速度达到30%,陆桥货物运输总量的80%、增量的95%来  相似文献   

20.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连接起来,必将使华东地区尤其是山东省与东北地区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也会改变东北亚地区的物流格局,进而影响到西伯利亚大陆桥和新哑欧大陆桥的发展.在分析南北亚欧大陆桥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两座大陆桥可能带来的影响,构想了一条亚欧大陆桥"中干线",并论述了中干线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乃至亚欧货物流通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