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反向抵押贷款年金定价模型和需求模型,对老年人反向抵押贷款需求进行研究,分析了无风险利率、遗产税和传统观念对老年人反向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时中国开展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逆向选择导致的农村信贷市场失灵和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逆向选择和农村信贷市场失灵既有农户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性、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有助于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加拿大,生存年金式反转抵押贷款是抵押贷款与寿险相结合的产物.发放的对象主要是拥有房产产权的老人.银行根据老人的年龄和性别确定贷款占被抵押房产价值的比例,从而确定贷款额度,一次性发放贷款.该贷款仅限于购买保险公司的生存年金.年金持续至借款人身故.借款人身故后,银行变卖抵押物,变卖所得首先用于偿还贷款,多余部分交还借款人的继承人,不足部分为银行的亏损.  相似文献   

4.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为老年人提供部分经济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与养老金相似。本文揭示了反向抵押贷款可能会面临着市场、制度、社会、自然等风险,这些风险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贷款价值比例、贷款项目资产组合、反向抵押贷款证券化、房地产保险等措施来规避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次级抵押贷款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一种金融产品创新,为美国房地产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的过度发放、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和信用衍生品在全球金融市场泛滥,通过杠杆效应放大了实体经济中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引致金融海啸。次级抵押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金融产品创新要适度并要制定与完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及房地产开发、交易市场的繁荣,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进行贷款,已成为企业和个人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房地产抵押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担保,尤其是在经济波动幅度大、房地产抵押价值高、还贷时间长、利率变动大的条件下,抵押贷款的风险较大。因此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会要求对抵押房地产进行估价,由此而产生了以抵押贷款为目的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抵押价格的评估是根据设定抵押时的房地产市场状况,结合市场变化规律,分析预测未来(抵押贷款到期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的变动趋势后,对房地产在抵押贷款到期处分时的市场价格的估算。评估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利益。尤其是当借贷双方因不能履行债务而发生纠纷时,通常会将估价机构和人员牵连进去,因此,作为估价一方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不要因一时小利或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笔者以下就抵押评估市场潜在的风险及其规避阐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孙勇 《经济问题》2005,(2):23-24
我国住宅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是资金运行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等,引发住宅金融风险的因素包括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防范住宅金融风险可以通过建立住宅金融监控指标体系、开发专门的抵押贷款风险评估与控制系统、发展我国的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建立专门的违约抵押物和中介机构以及构建我国住宅抵押贷款担保系统等手段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次贷危机起源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通过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促进我国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可以提供一些启示:要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防止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充分认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完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2007年美国爆发次级贷款危机,导致多家金融机构倒闭、股市大跌,影响到美国经济及全球金融市场.本文通过对美国住房金融体制的运行机制--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之间的关系及其风险流动机制的分析,来探寻引起危机的真正根源.研究发现住房金融市场存在两种机制,一是风险转移与回流、扩散与放大机制;二是证券化使得抵押贷款规模自我膨胀机制.本文认为不能因为发生次级贷款危机而否认美国住房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如对中低收入等特定群体购房的担保机制、多样化的贷款产品、发达的二级市场等.导致次级贷款危机的根源不在于住房金融制度本身,过度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和监管失控才是引发危机的关键,加息只是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国务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与房地产市场配套的房地产金融发展缓慢,对房地产市场的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近年来,住房抵押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在逐年提高,而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存贷期限不对称使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流动性风险。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能化解这方面的风险,还能极大地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开发商和购房家庭带来实惠。本文就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相关论证。  相似文献   

11.
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视角分析,认为导致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中的林权抵押贷款困境的原因为信贷约束,而信贷约束主要是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时的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匹配造成的。林权抵押物价值保全风险和处置变现风险是金融机构承受的主要信贷风险。因此,打破林权抵押贷款困境,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为大力发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和适度放宽林木采伐管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金融业损失惨重,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也未能幸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保险业的风险变动和随之引发的保险业风险管理策略新动向,同时这些变革也给我国保险业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如何防范风险、健康成长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施方 《经济经纬》2003,16(4):133-135
住房抵押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而对于我国来讲它仍是一个新兴的、有待发展的保险品种。本文对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抵押保险的体系、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并由此得到对我国住房抵押保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国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117-118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式,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在开放的金融体系中会加速风险和危机的传播和扩散,加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使局部性金融危机或个案性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因此,加强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控制是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Compared to men, women, even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exhibit higher risk aversion. We exploit random assignment of clients to banking advisors (‘private bankers’) in a large Czech bank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dvisor gender on the probability of mortgage issuance and on the probability that a newly issued mortgage is insured, which we interpret as corresponding to risk averse mortgage behaviour. Male advisors do not substantially affect the chances that their clients will take a new mortgage. However, the mortgages that they issue are dramatically less likely to be insured, particularly so for female clients who never had an insured loan with the bank.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通过跨市场金融风险时世界保险业造成重创,所以分析研究垮市场全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路径、过程和后果十分必要,得出的相应启示和建议也具有较大实践意义.将次贷危机作为实证分析基础,跨市场金融风险有源于交叉性金融产品和金融控股公司两种类型,CDO及CDS等交叉性金融工具和保险集团是典型跨市场金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途径.这些风险的传递导致保险公司受到重创,也给保险业未来发展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8.
扩展抵押品范围是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思路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被寄予厚望,成为近年来农村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使用2010—2016年1 024家农信社和农商行的数据,利用2015年12月国务院在天津市蓟州区等59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为期两年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对涉农贷款供给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本文认为,现阶段农民住房面临着价值评估难、抵押物处置难的问题,抵押效果不佳。实证结果显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没有显著增加涉农贷款供给,对农村金融的供给作用有限。本文在考虑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对其他担保方式的替代作用、农地经营权抵押和“三块地”改革的影响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应着力做好农房抵押贷款改革的配套措施,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扩大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受让范围,充分挖掘住房财产权的价值潜力,缓解抵押物处置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扩展抵押品范围是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思路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被寄予厚望,成为近年来农村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使用2010—2016年1 024家农信社和农商行的数据,利用2015年12月国务院在天津市蓟州区等59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为期两年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对涉农贷款供给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本文认为,现阶段农民住房面临着价值评估难、抵押物处置难的问题,抵押效果不佳。实证结果显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没有显著增加涉农贷款供给,对农村金融的供给作用有限。本文在考虑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对其他担保方式的替代作用、农地经营权抵押和“三块地”改革的影响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应着力做好农房抵押贷款改革的配套措施,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扩大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受让范围,充分挖掘住房财产权的价值潜力,缓解抵押物处置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