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激烈的就业竞争需要大学生具备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竞争力包含素质性就业能力、知识性就业能力、实践性就业能力、创新性就业能力四个方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需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应用型办学转型、职业规划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完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学生就业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认真理性地总结分析现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成因及后果,并提出一些可行的防范和教育措施,对加强高校人才“出口”效率,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和谐的就业市场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欣 《经济视角》2013,(2):42-43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的连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显现出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政府、教育等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措施来促进充分就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探索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成为地方政府及高等教育部门迫在眉睫的重要内容,从而帮助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服务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深入了解和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专业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旅游行业以及社会的关注.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否在面临机遇时,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能否在面临挑战的时候,以过硬的技能和良好的个人素质,接受挑战.所以需要进行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作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专业教育是一种以语言能力为基本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育模式,是大学英语专业教育更始和成长的首要使命之一。针对大学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育方针,从课程系统设置和职业素质培育等方面阐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地方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人才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而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普遍存在问题,培养的人才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地方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培养适应竞争需要、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就业导向,适合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中高级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和创业人才。为此,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需要创业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决定着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锐意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社会中拥有竞争优势的客观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教育更好发展,促进高校就业途径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8.
楼晓英 《经济师》2007,(7):135-136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中反映出的人才结构与市场匹配性差的问题,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文章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供给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提出高校教育要从供给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重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市场检验及“产品”施销等环节的工作,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郗蒙浩 《经济师》2009,(10):88-89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现代教育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校企互动培养模式的内容,从校企互动培养模式的目标、课程设置、产生的效应等方面对技术应用型ERP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构建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必要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是大学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提出了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的大学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培养个性多元化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时 代观决定人才观 ,人才观决定素质观。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 ,随着加入WTO ,将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这就促使我国经济将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 ,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人才是事关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 ,是综合国力大复兴 ,大发展的时代 ,为实现“到 2 0 5 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需要培养千百万各行各业的人才。人才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 ,而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定 ,会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可定位为 :“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具备创新素质 ,能胜任各种会计职业目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型会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会计本科人才是会计本科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是会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一、何谓“创新” ?何谓“创新素质” ?创新 ,即是指创造与革新。创新既包括从无到有的原创性创新 ,也包括对已有事物的应用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以及国家对新时代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OBE教育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阐述OBE教育理念的内涵和特征,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OBE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并提出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会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未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的基本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大学会计教育来说,无颖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大学会计教育要适应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就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才,使其具有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的时代精神和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4.
于志君 《大陆桥视野》2016,(18):231-232
当今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当今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提升.传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在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背景下,培养切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所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于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中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其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择业就业,对中国人才市场也产生不小的影响。然而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受大学价值观的影响,为此要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人力资源战略视角探讨比较中美大学价值观教育,以寻得中国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未来走向与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6.
大众化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高等教育刚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就遭遇到就业难的问题。作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院校培养模式雷同,造成大学毕业生同质竞争和结构性剩余等因素有关,但关键问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就业能力低的原因,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大学教育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据统计,2009年国内将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再累计往年未就业大学生,总共需要安排就业岗位超过800万个,加上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这个人数就更加庞大。在当今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就业形势就显得尤为严峻。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尚未就业期间如何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平,继而维护社会稳定,这需要专门的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来维护毕业生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就业和求职是不再继续深造的大学毕业生的首要选择,它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在当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实现充分就业是每个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每所高校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本文对大学生毕业的求职择业心理倾向、就业心理准备、职业定向教育及就业指导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昌华 《发展研究》2007,(11):103-104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培养人的一项社会活动.为了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必须辨证统一地处理好几项关系.  相似文献   

20.
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我国各类大学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点,工科院校由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在借鉴各大学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更要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寻求一种具有一定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