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郑伯红  钟延芬 《经济地理》2020,40(5):118-128
以2016年腾讯位置大数据人口迁徙数据为基础,通过节点指标、网络指标、空间结构三方面,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迁徙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得出主要结论:①通过节点对称性与节点重要度分析,得出城市群节点等级性明显。武汉城市圈节点等级联系特征为"强核心城市—边缘城市",环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环鄱阳湖城市群为"弱核心城市—边缘城市"+"非核心城市—边缘城市"。②通过平均点权与网络结构熵分析,得出城市群网络连通性存在差异。三子城市群分别表现出鲁棒性、持续性、脆弱性特征。③通过人口迁徙空间网络变迁图,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得出各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多样化。三子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别呈现■+触角发散状""■+触角发散状""■+触角发散状"。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群区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士谋  陈振光  吴松  王波 《经济地理》2008,28(4):529-534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其规划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并存在着诸如内部结构功能不完善、规划中对环境的重视不够,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规划的重要意义、规划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城市群规划的新思维新战略的若干关键问题(核心城市、网络发展、合理开发等),特别是在城市群区内的超大城市、核心城市应当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好的清洁型、服务型城市.以期能在规划界引起探讨,从而使城市群规划与城市群的发展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内容.如何充分结合城市群所具有的地理区位、空间范围、资源环境、社会文化、行政区划等地理空间特征,寻找实现城市群区域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提出了狭长条带格局对城市间联系带来的问题,海山隔离对城市群拓展腹地及周边联系带来的问题,台海关系对城市群外向性发展带来的问题,地方传统文化对城市群文化传承和交流带来的问题,跨省行政区关系对城市群省际省内协调带来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思路和对策.中国每个城市群都具有自身地理空间特征,都需要结合自身特征,探索城市群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切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为新一轮城市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沙磊 《经济》2012,(12):25-27
今年国庆节前夕,纵贯中国南北的快速客运大通道京广高铁郑(州)武(汉)段正式通车被赋予了中部崛起提速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武广高铁成功越过长江进入中原腹地,一举打通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 目前,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中国迈人世界强国的有力武器.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陆军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核心城市是构建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性节点,城市群则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工具手段."  相似文献   

5.
陈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2):127-132
城市群规划与发展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城市群规划与发展呈现出分权与合作的特征,也是对突破行政区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在新一轮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主要是受传统发展思维与路径的影响依然较大。由于城市群本身是社会转型中的一种现象,因此城市群发展立法需求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转型色彩浓厚,其具体表现在价值取向、供给主体、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虽然城市群法制供给的理想模式应为多中心供给模式,但对多主体供给模式的探讨与改进在当前更具有实践价值。在多主体供给模式中确立地方立法的主导地位,对城市群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董亚宁  吕鹏  王菡 《发展研究》2023,(11):39-45
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6D”理论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特色、品质和数字六大方面总结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的代表性实践探索及成效,明确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在产业分工、创新驱动、城市体系、人口空间分布及智慧城市群打造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六型”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战略,打造要素紧凑、内联外通、政策协作、产城协同、美好生活和数字智慧“六型”城市群。  相似文献   

7.
中断模拟逐渐成为认知网络结构韧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间的公路、铁路客运数据构建城市群客运网络,借助Python模拟和评估应对外界冲击下的城市群客运网络结构韧性变化特征,并分析影响其韧性水平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城市群客运网络结构具有一定脆弱性,总体韧性水平表现出对沪昆发展轴的依赖性,节点韧性水平呈现抗干预的差异性。②武汉、长沙、南昌等主导性节点的失效以及景德镇、抚州、吉安等脆弱性节点的出现是显著削弱网络结构韧性的关键因素。③针对主导性节点与脆弱性节点特征,从整体提升中心性、增强近域性联系、丰富跨区域连通、保障城市安全性四方面提出网络结构韧性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发展规划的出台,为处于长江中游的省份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机遇,环鄱阳湖城市群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纽带,积极推动环鄱阳湖城市群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我省经济的腾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与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发展的优劣势对比,指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不足与差距,并借鉴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明确发展模式、建立协作机制,提高一体化水平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而且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目前的一大任务就是加大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因此,深刻了解我国城市群竞争力现状,对提升我国城市群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决定和影响城市群发展因素具有多样性,使得所运用的测量方法中指标体系多种多样,科学评析某一地区的城市群竞争力水平变得更加复杂。以往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学者们研究的内容大多集中于某个城市群竞争力水平,并没有从比较的角度分析各城市群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地域单元。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孤立分散发展,影响了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进行整合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节点分析、经济联系量分析、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对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的现实生活,也诠释着城市的演绎历史。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滨州作为黄蓝两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必须进一步放大空间位势,提升城市空间能级,进而优化城市功能。对滨州城市空间扩展进行探讨,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滨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因地制宜地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影响空间结构的除城市发展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城市品牌建设和人口规模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龙岗区中心组团为例,理论结合实际,由区域角度出发,从城镇功能性质、产业布局、城镇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大型配套设施的布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城镇体系、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合理构建,促进城镇职能分工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向东  刘卫东 《经济地理》2012,32(5):7-15,29
在世界各国无不对其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对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探讨。首先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城乡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不同系列规划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种类繁多、发展不均衡、法制化建设落后、协调性差等问题,最后从明确目标、确立基本策略、确定基本框架、调整部门职责和权限、理顺规划层级关系、推进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及其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业喜  陆玉麒  卢晓旭 《经济地理》2011,31(11):1817-1821
可达性评价一般包括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借助Am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分析方法,以江苏省65个县(市)行政中心(城镇)为研究节点,利用1990、1996、2002和2008年的交通路网数据,对江苏省4个研究年度城镇间两两可达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改善明显;城镇间可达性结构由"纺缍型"向"倒金定塔型"转变;城镇间可达性总体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镇间联系更加紧密;城镇间可达性改善并不均衡;交通建设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城镇可达性和区位优势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规划原则方针执行难问题与城市空间效率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强 《经济地理》2008,28(1):110-112,141
从法制和城市建设投资的角度对城市规划原则和方针执行难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应用不平衡地理发展原理阐述了其对城市空间效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提出了关于城市规划改革和促进城市空间效率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修春亮  王新越 《经济地理》2003,23(5):661-665
全球化带来的广域竞争加剧了地区间的分化。对于这种区域格局变化的趋势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其中人口变化的空间分异是区域格局中此消彼涨变化的综合反映。此外,人口指标也是一个易获得、连续性好、相对精确、具有综合表征意义的指标。由于规划是预测发展趋势基础上的调控行为,因势利导地来促进城市区域的高级化发展,是规划的本质之一。人口变动的空间分异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和区域的分化和发展趋势,因而其规划学意义是显著的。文章以哈尔滨和伊春为例,通过对两地区内部各亚区和城镇人口变动空间分异情况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方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区是城市肌理、空间形态、功能管理与城市健康环境建设的基本单元,应对以PM10、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较高的实操性。基于城市街区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分布的要素、作用路径,以及国外城市应对大气污染的空间规划策略的经验总结,从控源、引流、集汇三方面提出基于大气颗粒物污染改善的街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方法与规划指引内容。旨在为我国普遍的城市街区提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塑造生态健康的城市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18.
张石磊  冯章献  王士君 《经济地理》2011,31(11):1834-1839
资源型城市特定的发展脉络决定了其转型期面临产业发展问题、景观生态问题、贫困问题、空间问题、二元结构问题、土地利用问题、政企协调问题、区域协调问题等突出矛盾.问题的破解需要规划的综合响应,包括城市规划导向、规划体系、规划内容、规划执行等方面.这种响应也体现在规划编制内容的优化,规划体系的调整,规划执行的演进等.特别是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区域规划、景观规划、空间规划、棕地开发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更新规划等法定规划与非法定规划的协调与综合集成.白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突出,其城市规划实践在导向与内容上针对转型期问题和需求具有良好的响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非正规城市绿地在建成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性,能 填补正规城市绿地服务盲区,在高密度城市中有巨大发展价值 和潜力。但非正规城市绿地空间和功能属性均与正规城市绿地 存在差异,很难直接在规划中照搬套用常规城市绿地规划调控 范式。为此,基于相关研究和实践,对非正规城市绿地概念内 涵及其空间和功能属性展开辨析,与之对应并结合中国现实条 件,从开发“预置化”、用地“长储化”及运营“开放化”研 究非正规城市绿地的用地保障策略,并围绕潜力用地甄别、体 系化统筹、精细化指引研究其调控支持策略,为相关政策制定 和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晴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45-146
分析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特征和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影响,并应用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希望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