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刘哲  葛玉辉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93-96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以及各公司公布年报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并以“真空高管薪酬”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应完善公司高管薪酬结构,以提高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高管跳槽现象的视角,对经理人市场如何影响高管薪酬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公司在发生高管跳槽之后会显著提高现任高管的薪酬,尤其是基于股权的薪酬。现任高管的薪酬提升幅度与其在经理人市场上的流动性有关,也与跳槽高管的特征(对原公司的重要性、新工作的吸引力)有关。同时,通过引入倾向得分匹配( PSM)模型,发现发生高管跳槽的公司在事前有显著的薪酬劣势,而事后的加薪使这些公司显著的薪酬劣势消失。另外,加薪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现任高管的跳槽。研究结果说明,经理人市场中的高管跳槽行为是公司薪酬政策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居民人均收入的25倍,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最高年关将至,又到了盘点一年收获的时候。12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3)》(下称"高管薪酬报告")显示,2008年,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52.83万元,是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万元)的33倍;2012年,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63.61万元,  相似文献   

4.
企业高管薪酬规制理论研究:动因、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企业高管薪酬实践受到来自政府及相关机构税收、会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政策的制约和影响.由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限薪"浪潮,使得企业高管薪酬治理带有越来越浓厚的政府规制色彩.本文主要对企业高管薪酬规制的动因、全球实践和主要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而对如何提升政府薪酬规制效率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我国192家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其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无显著相关性,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非公有制控制的公司高管薪酬高于公有制控制的公司,而股权激励比例偏低,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建议提高高管薪酬水平,完善薪酬结构,积极加大股权激励力度,逐步降低国有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6.
何玲雁 《科技和产业》2023,23(12):136-141
国有企业员工薪酬体系优化与员工激励机制建设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为此,对高管薪酬制度现状以及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政策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影响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建立面板数据分析模型,选取2010—2020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究不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薪酬政策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政策与经营业绩对两种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薪酬管制、公司治理、增强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改进薪酬激励的方式等角度,分别对两类国有上市公司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姚禄仕  余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8-121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机制问题,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高管薪酬水平、高管人员持股、高管薪酬结构、高管薪酬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雨杰 《魅力中国》2011,(14):361-361,345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行业特征、公司绩效、企业规模以及股权集中度、股权构成都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高低产生影响。而金融保险业作为一个国家的特殊行业,其高管薪酬尤其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将利用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用两期面板数据分析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股权集中度及股权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生视角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为背景,选取2004~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1)公司投资强度越大导致高管薪酬水平显著降低。公司投资活动通过公司会计业绩显著地影响了高管薪酬水平。(2)基于会计业绩的高管薪酬契约无法对高管长期投资活动产生激励作用,提高高管薪酬水平显著地降低了公司投资强度。而基于股票和期权的激励机制能够显著地提高公司投资强度。(3)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期和滞后期的公司投资强度均对高管薪酬水平产生了负面效应,并且影响程度逐渐减弱。(4)研究还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并没有对公司投资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并没有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对高管薪酬、激励方面以及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是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高管薪酬激励是否能提高公司绩效以及采取何种的激励方式以使效果更明显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讨论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状,找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泽炯  史本山  虞鲲 《华东经济管理》2014,(12):109-116,172
文章以安徽上市公司为例研究公司高管团队核心成员与非核心成员之间薪酬不公平程度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首先,构建公司高管团队薪酬不公平程度指标,提出高管投入差异和薪酬不公平程度的研究假说。然后,运用2006-2012年安徽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求出公司高管团队薪酬不公平程度并检验研究假说。最后,对安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薪酬不公平程度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薪酬不公平程度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区域,且接近倒"U"形曲线的顶点位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不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应与上市公司的业绩一致。公司的经营业绩可以用会计业绩衡量也可以用反映公司市场价值的以公开交易股票为计价基础的市场业绩来衡量。本文选取2009-2010年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本年会计业绩负相关、上年会计业绩正相关,与本年和上年的市场业绩正相关;(2)市场业绩对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强度大于会计业绩。  相似文献   

13.
刘伟东  佘溪水 《科学决策》2023,(11):140-155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7 年-2021 年上市公司样本,在使用PSM+DID 有效控制机构选股偏好引致的内生性前提下,检验了机构持股、机构持股结构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确实能够显著抑制高管薪酬操纵并提升上市公司高管薪酬- 业绩敏感性,但这一作用需要机构持股相对集中才能实现,机构持股集中度成为机构投资者影响高管薪酬的调节变量。同时机构持股对高管业绩- 薪酬敏感性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公司业绩下滑区间薪酬影响更为强烈。此外,机构持股的薪酬影响实现,主要是通过管理层限权而实现,在高管理层权力样本组中,机构持股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被大大削弱。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管薪酬法律规制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南男 《特区经济》2009,(9):252-254
金融危机使高管天价薪酬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高管薪酬规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检讨分析传统高管薪酬规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台湾地区肥猫条款模式,探讨高管薪酬规制的新方法,以期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管薪酬规制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其发展为山东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它们的效益如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司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优秀员工,更需要具备全局领导能力的高管人才.而薪酬是高管努力工作的最直接动力,也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体现.因此,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成为了影响公司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尚无文献专门对山东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做出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对获取的关于山东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完善山东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常健 《南方经济》2014,(8):71-90
本文以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在不同的环境下,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起促进作用。锦标赛理论成为近年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有效理论。随着企业员工薪酬的不同,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会不同。具体表现在,与员工薪酬比较低的企业相比,在员工薪酬比较高的企业中,加大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将更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此外,企业性质也会影响到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作用。具体来说,与国有性质企业相比,非国有性质企业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巩娜  刘清源 《南方经济》2015,33(1):85-103
本文以手工收集的2012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数据为例,以行为理论、锦标赛理论以及堑壕理论为基础,以高管团队规模和控股股东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公司高管团队(TMT)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研发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薪酬差距能够提升高管团队对于风险的接受水平,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的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研发的正向影响会受到高管团队规模以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抑制,表明了锦标赛激励实施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年报披露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正在不断系统化过程中,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阐明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合理性衡量标准。在分析高管薪酬排行及不同行业的高薪分布数据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主要问题,包括行业发展不平衡、薪酬激励模式短期化以及薪酬委员会地位弱化等。最后探讨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途径,包括遏制道德风险、建立完善薪酬委员会及薪酬管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夏锋  夏宁  杨聪 《山东经济》2012,(5):57-64
以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理论为基础,利用2006—2010年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水平随公司经营绩效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是下降的。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国有股股权比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今后要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改善薪酬结构,重视长期激励地位,而且要加大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高管薪酬、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理论界对于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尚未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尤其是在高管薪酬与其自身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与公司股权集中度上,在实证结果中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把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和公司绩效的种种因素合理的纳入模型中就显得尤为关键。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上证180和深证100指数中的成分股作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我国大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从而在理论上为我国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