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美国学人余英时、杜维明,日本学人涩泽容一等人关于儒商文化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探寻并创发出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及相关问题域。作为中国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商文化精神是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之内生、原发的动力,也是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儒商文化是今天商道重建,新型商业伦理精神、现代和谐诚信式商业伦理生态秩序建构,现代经理人后备队的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对当今和谐社会建构的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儒商精神在现代管理境遇中能否内生,从其历史溯源、存在特质和实践内生等几个维度进行递进式分析。儒商(精神)的存在特质就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场,以商业文化的探讨为指向,探讨管理哲学视野下的组织文化的儒商(精神)向度。这种定位在儒家强文化势能塑造的惯习下,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导向管理精致化的管理文化时代体现的管理模式中,其存在有实践需求。它的根基是具有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支撑的商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广域单一儒家文化场内生出儒商精神,而面向未来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多元商业文化备选境遇中选择儒商精神,两种内生状态、程度迥异。面向未来对儒商(精神)在商业实践中内生应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在强国家主义主导下的传统儒家的强政治文化资源若仍主导儒商精神的塑造与重构,其既可以导向积极的儒商(精神),也可以因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内容使儒商(精神)在面向未来中导向一种颓废的商业意识形态。儒商(精神)面向未来实践需要重构,面向儒家原生资源挖掘其创造性、生生不息、有情有义的精气神,这可以优化并更新儒商精神内涵,为新时代全球化中的工商业文明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希冀。  相似文献   

3.
中华新儒商是一个有信仰、爱祖国、有理想、能创业、有道德、笃诚信、有良心、重责任的敢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商人群体。培育千千万万中华新儒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革命与管理创新的需要,更是我国企业适应全球化的战略需要。培育中华新儒商,需要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筑牢商业道德,塑造商业品格,培育商业品牌,引领商业风尚。  相似文献   

4.
儒商的商业伦理精神与商业伦理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儒商是儒家伦理文化与商业经营实践契合的产物。建构儒家化的商业伦理价值体系是儒商的精神特质。扬弃儒商的商业伦理精神 ,实现由儒商商业伦理到现代商业伦理的转型 ,使之融汇于当今商业经营活动过程之中 ,是当前商业伦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儒商精神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煜 《商业时代》2006,(7):86-87
儒商是指具有儒家思想并把其运用到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商人,儒商精神即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独特商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这个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理念、目标和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特有的集体精神风貌。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儒商思想的精华可以被吸收为当代企业的文化,使之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文化的积淀之深厚是其他很多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关于商业文明方面的文化蕴涵,他的精神价值现曾经濡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商人,乃至形成了儒商传统.当代企业家同样也可以从几千年的文明中汲取营养,培育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企业界和理论界都十分推崇“儒商”这个提法,以致一些行事为人少见古儒风范、一心只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现代商人纷纷借以往自己脸上贴金,让人听了、见了忍俊不禁。也许正因为如此,潮流过后,今天的商界似乎对当年泛滥的时尚格外冷落。   尽管儒商的提法不再时尚,尽管人们不再仰视儒商,但有道是,真金总会放射光辉──真正的儒商在经历了时尚潮流的洗礼之后,依然高擎着儒商的大旗,既真心崇尚古老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又努力塑造亦儒亦商的现代文化品格,不仅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为“…  相似文献   

8.
新儒商的商业伦理观及其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学者认识到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受到了当今社会环境的制约,企业管理应建立以新儒商文化为基础的商业伦理观与经营观之上。本文从管理理念与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新儒商的伦理价值及其经营观,提出了"新儒商管理模式",旨在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商业》2009,(4):F0002-F0002,F0003
“2009国际儒商高峰论坛”是儒商文化交流的重要会议,由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中国商人杂志社、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及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共同主办,2009年10月31日,以“弘扬儒家思想,繁荣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隆重纪念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0周年,并深入交流国际国内儒商研究成果,10月31日,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会同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中国商人杂志社联合主办了“2009国际儒商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11.
湖商是兴盛于晚清民国年间的近代化商人集群,徽商则是兴盛于明清时期的传统商人群体。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诚信经营、以质取胜,实行多元化投资,营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重视市场营销等经营方略,以及相似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区域文化背景等因素是两者兴盛的共同原因,历史环境、乡土经济结构、商品、市场、涉足行业、和君主专制政府的关系等因素的差异则是两者兴盛的不同原因;“贾而好儒”是两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士魂”与“商才”:儒商文化内涵界定问题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疏解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意义,必须对"儒商"及其品格进行理论辨析。一要从儒学流变角度来分析儒商之可能,做到"儒商"的名至实归、名副其实;二是对"儒商"品格作一内在分梳,疏释"士魂"与"商才"的应该具有的理论内涵,从而纠正有关儒商文化方面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13.
时空协同视角下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演进历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贸式市场组织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诱发性制度创新,是以某个固定场所为集聚地,以众多企业和个体商户为经营主体所形成的共享式交易平台。近年来,我国集贸式市场的组织形态及其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与博览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相融合的趋势。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市场组织演进的结果体现出经济效率导向的要求。交易者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交易时间配置和空间分布的组合,以求达到交易成本最小化。本文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实证对象,以时间配置和空间分布为分析维度,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我国集贸式市场组织演进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华商与洋商的关系在不同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19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华、洋商人各具优势,对外贸易需合作完成,双方由相互"依附"而达成"共生关系";六、七十年代,条约体制确立,贸易范围扩大,华商参股洋商企业,洋商更注意对中国国内贸易施加影响,双方在"合作"中有竞争;八、九十年代,"商战"观念的传播及贸易方式的变革,推动华、洋商之间关系向"市场竞争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saving behavior within a sample of 1,380 U.S. preretirees aged 50–70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HRS). Using the 3M Model of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as a theoretical ba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s revealed that financial self‐efficacy (FSE) directly explains saving behavior and i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othe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aving behavior of older adults. Through higher FSE, increased positive affect and reduced negative affect indirectly supported saving behavior. Moreover, the results revealed personality traits indirectly explained saving behavior. Conscientiousness and extroversion indirectly supported saving behavior; wherea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neuroticism indirectly undermined saving behavior. This study connects broad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saving behavior, which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how older adults' psychological composition is related to their sav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徽商成功的原因,认为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考虑有助于提升徽商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了其经营绩效,并在此基础了,提出了徽商的经验对现代浙商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交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了1840年之前的明清晋商茶帮对俄国的茶叶贸易行为,认为在没有外力干扰(如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两国的茶叶贸易遵循的是相互需求理论和资源禀赋论,从而揭示了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的动机.  相似文献   

18.
By viewing personality from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behavioral regularities perspectives as functionally isomorphic, referent-shift compositional models of self-concept and conscientiousness are developed. In these models, common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re applied to the collective as a whole and hypothesized to influence team effectiveness linearly and interactively. Culture is also proposed to moderate the collective personality and team effectiveness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upported some of the hypotheses in a sample of 62 teams of business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Ghana. Implications for team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