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目前,非棉纤维纺纱技术主要有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技术、转杯纺技术。青岛大学纺织工程系主任邢明杰指出,三种技术在一些关键环节尚需改进。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在目前的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中,紧密纺、赛络纺、低扭矩纺、嵌入纺等四种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不但显著提升了环锭纺纱线品质档次,还拓宽了环锭纺纱的应用领域。专家点评:未来,新型环锭纺纱技术需要改造加捻部分、喂入牵伸部分等机构,改善成纱品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环锭纺纱技术通过不断改进与技术创新,在多种纺纱技术共同发展中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在目前的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中,紧密纺、赛络纺、低扭矩纺、嵌入纺等四种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不但显著提升了环锭纺纱线品质档次,还拓宽了环锭纺纱的应用领域,是对环锭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新型纺纱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棉纺领域中有五种实用的、倍受关注的纺纱方法,即环锭纺、转杯纺、喷气纺(包括喷气涡流纺)、摩擦纺和紧密纺。环锭纺纱方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故又称传统纺纱,而后四种纺纱方法都是在近几十年甚至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故统称为新型纺纱方法。这四种新型纺纱方法都是在总结环锭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应用高新技术如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而研制成的各具特色的新型纺纱技术,因此,它是纺纱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各种新型纺纱的纺纱原理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风格等均与传统环锭纺纱有较大区别。1.1…  相似文献   

4.
1问:纤维的可纺性是什么概念?答:纺织纤维有一些与纱线品质、纺纱难易有关的综合物理性能,称为可纺性能。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纤维的可纺性能越好,成纱质量就越好,而且纺纱加工也越容易。纺纱的手段不同,纺出纱线的品质和对纤维可纺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现代纺纱对纤维可纺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喷气纺纱的特点 喷气纺是利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纱条加捻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 喷气纺可以纺制30-7.4tex(20-80英文)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因喷气纺的特殊成纱机理,喷气纱的结构、性能与环锭纱有明显的差异,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 1、纺纱速度高。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纺中的钢丝圈),实现了高速纺纱,纺纱速度  相似文献   

6.
紧密纺纱是纺织行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纺纱技术。在国外尤其欧美国家,使用紧密纺已经十分普遍,欧美国家90%以上环锭纺纱均将采用紧密纺纱技术;亚洲的紧密纺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讨论了目前新型纺纱技术中最为成熟,最有价值的几种方法:转杯纺、喷气纺、紧密纺和复合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认为它们在纺纱机理、成纱结构、成纱性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各有特点,提出应充分利用不同纺纱方法的不同特点来开发产品,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纺纱方法的技术及其装备。  相似文献   

8.
陈忠 《中国纺织》2002,(2):33-34
一、喷气纺纱的特点 喷气纺是利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纱条加捻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卷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 喷气纺可以纺制30-7.4tex(20-80英支)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因喷气纺的特殊成纱机理,喷气纱的结构、性能与环锭纱有明显的差异,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 1、纺纱速度高。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纺中的钢丝圈),实现了高速纺纱,纺纱速度可达120-300米/分,…  相似文献   

9.
新型纺纱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棉纺织行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未来棉纺行业将重点推广多元纤维差别化加工技术、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技术、转杯纺技术和自动化应用等五种纺纱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纱技术越来越先进,由不断升级的传统环锭纺,到成熟的紧密纺,再到热门的涡流纺等等,各种新型纺纱技术的出现,为纺织品的丰富多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型纺纱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为了解如何应用和创新纺纱技术,笔者针对目前盛行的几种纺纱技术做一剖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服装面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地多样化、差异化,各种新型的纺纱技术相继出现,比如赛络纺纺纱、索罗纺纺纱、赛络菲尔纺纱、紧密纺纺纱等,这些新型的纺纱技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对细纱机作适当的改造来达到各自的目的。现在业内讨论最为热烈的“半精纺”则完全不同,它是棉纺设备和毛纺设备的一种有机结合,是一种创新的纺纱工艺。“半精纺”纺纱最大的特点是对加工原料的适应性强,可以把毛、棉、丝、麻及各种化学纤维以任意配比进行混纺。利用“半精纺”纺纱工艺开发的多种纤维混纺面料,产品新颖独特,使产品结构变得异常丰富,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械、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企业对纺纱设备生产效率、能耗以及成纱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适应用户对纱线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公司2011年引进2.7万锭日本丰田赛络紧密纺细纱机,用来生产高档纤维素纤维纱线。运用赛络纺和紧密纺相结合的生产技术生产的赛络紧密纺纱线具有条干好、强力高、毛羽少的特点,是传统环锭纺纱线无法比拟的,与赛络纺纱线相比布面更光洁、顺滑,开发赛络紧密纺细号纱,是提升产品档次的重要途径,附加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转杯纺纱机纺制竹节型花式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纺纱设备,扩大纱线花色品种的一种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纺制方法之一,也是利用现有的纺纱设备开发花式纱线新品种的一条新的思路。利用现有的转杯纺纱机纺制具有竹节形态的花式纱线是在现有的转杯纺纱机上加装一套纺花式纱装置。如在AUTOCOR0288型转杯纺机上加装一套由意大利引进的Caipo Slubbing CSM90花式纱装置。该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紧密纺     
国内外紧密纺环锭细纱机技术,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瑞士立达com4机型形式,它是利用代替前罗拉的带孔的转笼来实现对纤维的凝聚作用的;另一类是绪森公司利用异形负压吸风管及带孔的皮卷形成对纤维的凝聚作用的,其它如意大利马佐里、德国青泽、丰田及国内各纺机厂的紧密纺,大都是绪森式的。两种凝聚紧密纺纱原理一样,但形式不同,各有优缺点。在精梳毛纺工业中紧密环锭细纱机,可以加工生产羊毛精梳紧密纱,以及与化学纤维的混纺纱,比普通精梳毛纺环锭纱,产量提高10-30%。紧密环锭纺纱有较好的纱线性质及结构,纱线毛羽较少,纤维利率高、纱线强…  相似文献   

15.
喷气涡流纺是继转杯纺后的新型纺纱技术,与传统纺纱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原料以粘胶等纤维素纤维为主,其产品具有独特的性能和用途,应用领域也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缆型纺纱技术在毛纺和棉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缆型纺是环锭纺纱新技术,具有赛络纺和紧密纺的优点。本文论述了缆型纺在毛纺和棉纺上的应用、纱线特点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晓利 《中国纺织》2007,(7):154-155
日前,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试纺XLA纤维纺纱获得成功。XLA纤维是一种基于聚烯烃的独特新型弹性长丝纺纱纤维,具有耐久舒适的弹性以及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性。山东德棉经过积极攻关,试纺成功的产品不仅质量达到了规定要求,同时也填补了公司在新型纺纱领域的又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8.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再生纤维喷气涡流纺高档化应用及其产品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喷气涡流纺纱技术相对于其他纺纱技术具有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少、易维护、易管理、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喷气涡流纺纱装置可以像流行的紧密纺一样。纺出紧密、光滑、毛羽少、手感好的纱线外.还使纱线具有密度高、双重结构、爽感性好、耐洗涤性好以及  相似文献   

19.
麻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紧密纺 苎麻面料穿在身上是比较凉爽的,人们喜欢在夏天穿着,但是织物上一层层毛茸茸的毛羽。又使人望而却步。如何减少毛羽,一直是苎麻织造行业颇为关心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烧毛工艺,每年须消耗大量能源,且浪费掉不少天然原料。上海市纺织机械研究所在“紧密纺”研制成功,并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把苎麻纺纱采用“紧密纺”列为所的科研攻关项目。苎麻“紧密纺”项目组,对苎麻纤维的集聚状态进行了攻关试验。他们根据苎麻的特性,对“紧密纺”装置中的零件和纺纱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在试验室里,对苎麻进行了多次试纺,通过不断改进,取得了可喜成绩。试验报告显示,经过“紧密(集聚)纺”纺出的苎麻,毛羽比普通纺纱减少了60%,达到了预想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三、新型纺纱的应用领域。3.1、转杯纺:转杯纺的成纱特性多优于环锭纺纱,故转杯纺纱产品应用领域比较广,尤其是在粗中支机织物和针织物两大系列面料应用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转杯纺纱可纺支数在3Ne-40Ne范围,尤其是6Ne-32Ne纺纱支数内几乎可以覆盖应用环锭纺的产品。目前,我国转杯纱在机织、针织的应用比例约为9:1,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先进全自动转杯纱设备的引进,转杯纱在针织用纱领域的应用将会较大增加。近几年来,浙江、江苏、新疆等许多棉纺厂均在引进全自动转杯纺机上开发生产17Ne-32Ne转杯针织纺纱,由于成纱各项指标优于同支环锭纱,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