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伴随着人民争相热衷于房地产事业,加上房地产商有意炒作,使得国家房地产行业发展呈现房价上涨过快、泡沫严重问题,并引起购房热、购房难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对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尤其是今年来先后出台了"国十条"、"新国十条",然而许多人对国家政策的实行抱有疑问。本文从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的角度分析"国十条"政策对房地产问题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鑫 《西南金融》2011,(7):44-46
近几年,全国大中城市房价暴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有效遏制房价,中央政府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在空前严厉的"新国十条"出台后,中央政府将利刃指向了以炒房客为首的投机需求。这为畸高的房价走向理性,实现软着陆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楼市调控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必须明确调控目标,保持政策调控的连续性。针对房产投机和投资及骗购经济适用房这些问题,结合"新国十条"的相关内容,本文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刑罚规制,以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诚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以来颁布的房地产调控"国十条",以及最新9月份实施的二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市房地产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房地产新政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国家对此作出解释和明确的规定,基于景德镇在房地产新政施行中的实际,本文对国家9月份施行的房地产"二次新政"作了一个调查与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标志着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调控达到高潮,本轮调控力度之大、政策出台之密集在业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反响.本文旨在梳理本轮房价过快上涨的成因,深度解析以"新国十条"为代表的调控政策及影响,预判房地产市场的下一步走势,并重新认识调控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月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比较分析 自2009年12月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像地产商们预期的那样由"调控"变成"空调",而是重拳频出,国务院4月17日出台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更是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对投资性、投机性购房的遏制力度比之前颁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国十一条")、<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简称"国四条")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6.
4月14日被业界普遍认为房地产领域有史以来调控力度最大的"新国十条"出台,继而北京市等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调控政策.一系列房贷新政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及房屋销售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精准地打击了楼市投机,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银行作为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在严格执行国家调控政策的同时,应深刻认识当前房贷新政背景下房贷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早做准备,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房贷风险.  相似文献   

7.
韩磊 《投资北京》2011,(2):45-46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实际上正在造成行业的变革,而中小企业的市场却在不断被蚕食,"强者恒强"的定律正在发挥作用中小企业受挤压从2010年1月"国十一条"颁布开始,"国土十九条"、"新国十条"、"限购令"、"限外令"等围绕着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和加大房屋供应两条主线的一系列密集调控政策接踵而至,银行房地产信贷持续收紧、拿  相似文献   

8.
《时代金融》2014,(25):16-17
<正>时隔8年,保险业"新国十条"终于揭开了面纱,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正式出台。政策一经落地,立刻在业内掀起了热议。其中,巨灾问题备受关注。此次"新国十条"中首次将巨灾险提上了日程,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作出了明确部署。巨灾保险制度的落地对保险业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在波动中一路上行。1998年房改以来,商品房绝对价格总体趋升,价格同比涨幅波动较大,促使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仅2010年至2011年初,国务院就连续出台了"国十一条"、"新国十条"、"新国八条"等多项措施确保房价稳定。IMF曾指出,虽然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远小于股票价格,但房地产价格的崩溃对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调控进入了一个怪圈: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力度也越来越大,甚至动用了"限购"、"约谈"、"监察"等非常规手段让"地方政府对房价上涨负责",但市场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从全国总体看,房价仅仅在2010年4月份"国十条"房地产调控政策后出现连续三个月的下跌,而后房价一直是上涨的,即使是严格实行限购的北京、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基于房地产调控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几经变化,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定价和风险。特别是201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以"新国十条"为核心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进和政策调控效果,并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面临的政策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构建出分层次、多角度的立体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二线城市,石家庄的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决定了其城市命运,所以,石家庄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像一线城市在非理性市场预期的情况下疯狂过。尽管在数据事实中,这里的房地产供给略高于需求,但是年轻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外来人口比重较大、成家立业的传统观念、住房保障政策执行力度的欠缺以及GDP挂帅的发展理念……众多原因助推了当前的高房价。"新国十条"的出台将给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会有什么商机?  相似文献   

13.
背景回放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从2010年4月开始,以"国十条"为首的各项调控政策轮番出台,各地也纷纷推出"史无前例"的楼市新政。但此后的房价并未出现松动,仅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的减少,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随后,沉寂了几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突然放量,大中城市房价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14.
金融"国十条"强调: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被外界称为金融"国十条"。在这样一次重要的政策宣示中,发展消费金融的有关意见作为十条中的一条赫然在列,足见消费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金融对消费领域的重要促进作用。金融"国十条"指出,加快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优化刷卡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新国十条"发布后,国内多个城市出现了房屋交易量的大幅下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强烈的价格预期.房地产业和银行业密切相关,房价下跌不可避免的会对银行产生影响.本文就从房价下跌对银行的影响和"新国十条"直接涉及到银行部分的规定来分析"新国十条"对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底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先后出台了“国四条”、“国十条”、新“国八条”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对房地产业相关税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在调查呼伦贝尔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19,(14)
2010年4月30日,北京市出台的"国十条实施细则"首次提出家庭购房套数限制,拉开了"限购令"的序幕。限购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虽然从长远出发,其不仅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避免我国陷入"泡沫经济",保障我国社会的稳定运行。但从短期来看,此项宏观调控政策必定会损耗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绩效。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房地产企业在限购政策背景下面临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于学泽 《甘肃金融》2006,(11):52-55
对实施贯彻<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本认识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的出台,不仅表明国家对商业保险的发展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更预示着国内保险业迎来更加难得的发展机遇,被称作保险业的第二个春天."国十条"的颁布,为保险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为甘肃国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9.
差别化个人按揭贷款政策理论基础及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以合约理论阐述了差别化个人按揭贷款政策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信贷政策差别化内容及经验,梳理了中国住房金融政策创立及差别化个人按揭贷信贷政策的演进过程,着重分析了"国十条"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意蕴,本文研究认为差别化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变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与繁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要通过金融改革,建立起"市场为主导、监管有度、一二级市场联动、风险共担"的住房金融体系,既可以商业化的方式支持住房市场发展,又能顾及中低收入者等特定人群的住房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2010年至2011年间国务院的综合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全国商品房交易市场的调控效果。以"国十一条"、"国十条"、"国五条"、"新国八条"为典型独立事件,通过测算国内4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的日度数据序列异常收益率,经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各地居民提前形成政策调整的适应性预期,历次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并不显著;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房交易市场表现出了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建议国家在现有的全国性统一政策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以期延长政策效果释放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