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存在道德风险的关键所在,而如何缓减专用性投资带来的套牢问题便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旨在说明关系契约可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所带来的套牢问题,同时,关系规范可以降低关系契约与生俱来的谈判成本,有助于关系契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契约和资产专用性引致了交易中的敲竹杠问题,并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上升。本文通过研究不完全契约的成因以及引发的风险——敲竹杠行为,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应对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和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完全契约和资产专用性引致了交易中的敲竹杠问题,并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上升。本文通过研究不完全契约的成因以及引发的风险——敲竹杠行为,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应对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和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分析了如何通过"治理结构"选择和"所有权配置"安排来优化物流外包合作关系,激励专用性资产投资.此外,利用调整的GHM模型证明了对合作所依赖物质资产拥有所有权的一方具有较强的专用性投资激励,由于双方专用性投资对各自成本收益的影响均表现为边际递减,所以对资产的"共同所有权"为合理的所有权配置形式.研究结果证明在物流外包中引入融资租赁,既可以形成稳定的"治理结构",又可以通过物流外包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相关联,改善所有权配置,从而降低"套牢"风险,激励专用性投资.  相似文献   

5.
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进入权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认为,即使委托人通过契约化的形式赋予代理人部分的企业所有权,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企业中代理人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进入权”理论的阐述,认为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合理配置是一种新的有效激励代理人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机制。最后本文认为,在企业实践中,契约化的所有权安排和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相似文献   

6.
从不完全契约理论出发,认为契约的不完全性会导致事前的完全契约失效,当事人在面临被“敲竹杠”的风险时会做出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而解决这一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的根本途径就是人力资本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7.
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所具有的不完全契约性及资产专用性等特征必然导致了投资双方的激励缺乏问题。文章通过构建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囚徒困境”模型说明了该现状,并在此模型基础上从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到动态博弈再到无限次合作博弈构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模型。通过对决策模型的分析,文章找出了防范机制的三个关键点,即:稳定的雇佣关系、充分的授权激励以及充分的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余泳泽  马欣 《物流技术》2010,29(12):78-81,84
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分析了如何通过"治理结构"选择和"所有权配置"安排来优化物流外包合作关系,激励专用性资产投资。此外,利用调整的GHM模型证明了对合作所依赖物质资产拥有所有权的一方具有较强的专用性投资激励,由于双方专用性投资对各自成本收益的影响均表现为边际递减,所以对资产的"共同所有权"为合理的所有权配置形式。研究结果证明在物流外包中引入融资租赁,既可以形成稳定的"治理结构",又可以通过物流外包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相关联,改善所有权配置,从而降低"套牢"风险,激励专用性投资。  相似文献   

9.
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将股权契约和债权契约视为对融资交易不同的契约治理结构。债权契约具有古典契约的特征,是一种按规则运作的契约治理结构;股权契约具有弹性治理的特征,是一种关系型契约治理结构。依据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关于交易与契约匹配的一般机理,可以得出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机理:低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债权契约,高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股权契约,中等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混合性融资契约,这既可达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又可实现交易效率的最大化。究竟哪类契约在现实融资契约安排中占主导地位,这取决于融资交易包含的资产专用性大小。  相似文献   

10.
综合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交换理论,文章重点研究了两种主要的契约(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对单边专用性投资与机会主义行为、信任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正式契约或关系契约保障下,供应商单边专用性投资有利于改善零供关系;(2)同时使用两种契约时零供关系的改善程度大于单独使用一种契约时的改善程度;(3)正式契约对供应商的单边专用性投资与零售商机会主义行为关系的影响程度更大;(4)关系契约对供应商的单边专用性投资与其对零售商信任水平间关系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刘霞飞 《价值工程》2013,(2):327-329
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和产权理论(PRT)是不完全契约理论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威廉姆森(2010)对TCE发展刚做了阶段性归纳整理,哈特(2011)则正在引领PRT迈向行为经济学,近年来TCE和PRT的理论发展都取得不少进展,现在正是对这些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的时机。本文将在介绍TCE和PRT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契约不完全的理解、有限理性假设、事前激励与事后激励等关键问题进行理论探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资本预算方法因没有考虑负债对企业的影响,权衡理论认为负债会给企业带来节税收益,降低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成本,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困境成本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修正现值法、权益现金流量法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是西方主流反映负债融资对投资项目价值正负效应杠杆企业的资本预算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已有的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研究往往只关注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而忽视人力投资结构研究的现状,把教育和健康看作是两种资本,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构成形式。假设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obb-Douglas生产技术形式组合生成。通过扩展Mankiw、Romer和Weil(1992)模型(简称MRW模型),构建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制约着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数量和结构都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78-2004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理论上解释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揭示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市场价值及企业财务行为的内在关系,为企业投融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产权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为核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突破了MM定理研究框架的束缚,开拓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本文对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转轨时期的我国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唐燕 《价值工程》2013,(30):124-125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投资行为,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搜集和分析十大创新型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数据,描述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异化现状,并找出异化原因,提出解决方法,为理论界提供新的研究数据,也为实务界提供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当投资完成,由于违约造成的劳动力流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投资收益和市场力量。文章认为,违约风险的产生与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有关。通过对企业原有激励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加强对精神激励的重视,能够降低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7.
文中运用博弈建模理论方法,就供应链供应商广告策略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给出了供应商最优的广告策略,指出了供应链中广告成本对供应商最优战略的影响,为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广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当投资完成,由于违约造成的劳动力流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投资收益和市场力量。文章认为,违约风险的产生与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有关。通过对企业原有激励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加强对精神激励的重视,能够降低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9.
Real options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s Jacobs   《Labour economics》2007,14(6):913-925
This paper extends the standard human capital model with real options. Real options influence investment behavior when risky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are irreversible and individuals can affect the timing of the investment. Option values make individuals more reluctant to invest in human capital and, as a result, required returns on the investment increase. Real options may help to explain a larger human capital premium for higher education, smaller respons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vestments to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larger sensitivity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vestments to low-return outcomes and human capital risks. Higher tax rates (or lower subsidies) depres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 but to a lesser extent than in the standard human capital model if not all direct costs are tax-deductible. A flat income tax remains neutral if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re fully deduct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