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方向是实现社会化,目标是将高校后勤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为主,高校选择,办学需要"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而现有的高校后勤部门与学校脱钩并纳入社会的后勤服务市场体系需要三年左右的过渡阶段.广西自1999年起首先在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三所高校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试点,组建了广西高校后勤集团,现试点高校的后勤部门已剥离转制进入广西高校后勤集团.由于广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刚起步,一些问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试就广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试点中的几个政策性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竞文 《理论观察》2013,(12):126-127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为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生活等提供重要的保障,它是高校的稳定和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部门.高校后勤文化是其所在大学的精神同化而来,既要体现出管理,又体现出服务,概括了高校后勤的目标、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取向等方面的内容,是激励和约束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的无形力量.要营造优质育人环境,高校后勤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后勤职工的竞争及创新意识;融合高校校园文化、把握住学校办后勤的精神实质;才能使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推进高校后勤事业又快又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大幅度的扩张与提高,对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在实施改革中,应坚持"遵循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高校后勤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鉴于后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高校后勤工作要坚持姓“教”的原则,后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后勤工作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优美环境、和谐文化,努力探索“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多种育人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后勤服务的内涵和管理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社会第三产业的一部分,高校后勤服务既有社会服务业的基本属性,同时又有服务育人的特性.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正在从简单的单项承包、多项综合承包等,逐步发展到了可以提供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所、学生活动中心等部分服务内容,从单一高校后勤服务逐步发展到了多校联办或共事后勤服务,从不计成本服务逐步发展为按照交易成本为基本原则确定后勤服务的模式,正逐步引入ISO 9000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相对于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的有效实施和研究较少.因此,仅对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和相关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庆明 《发展》2011,(3):151-151
2010年高校教育后勤分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后勤管理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的精神;积极谋划未来高校后勤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优质服务。"因此,"继续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坚持规范管理、科学指导、综合协调、热心服务的原则,加强和规范各专业部门的建设,增强各专业部门的活力",已成为高等院校后勤公寓楼管理的趋势。一、高校公寓物业管理现状目前,高校公寓楼基本采取生活行为管理与后勤物业服务管理分离的办法,并成立综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制约高校后勤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特别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服务观念落后,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加强后勤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服务和育人的导向,以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实现机制创新为动力等。  相似文献   

8.
历经二十多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各高校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在既节约学校资金又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中反复实践,创立了几种即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在实行后勤企业化管理的同时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简述了高校后勤结合实际、因地制异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如何深入和完善这些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政策、完善各项法制管理、经营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建新 《魅力中国》2011,(17):197-197
随着高等教育的高层次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初现弊端,当前高校后勤改革,对高校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根据自身三十多年的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指出了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向科学化和制度化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高校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情况的实际考察,分析和阐述了台湾高校后勤管理合理性及其借鉴意义,指出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后勤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的需要,是实现"三服务两育人"的需要,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建立、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般要经历策划设计、培训辅导、文件编写、试运行、体系认证五个阶段,同时应避免贯标目的偏离、贯标过程消化不足以及全员参与不够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叶勇 《魅力中国》2010,(3):105-105
基于高校后勤在高校的地位,高校后勤必须加强改革,不断完善自我,在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浪潮中把握好自身的定位,规范部门的管理,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和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的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功能。本文主要从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完善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完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斌 《发展》2016,(12)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具有育人的属性,后勤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它的育人目的是通过服务和管理这两种来实现的.无论是服务育人还是管理育人,都是通过管理以及服务者自身的思想行为风范给受教育者以示范的作用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张德庆 《中国经贸》2011,(18):177-177
一、高校后勤实体的特点 1.公益性。后勤实体要遵循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后勤实体的总体目标具有公益性,后勤实体采用企业模式和市场机制,主要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改进服务质量,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后勤作为高校育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肩负社会责任,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既考虑经济利益,又注重社会效益,当两者出现矛盾时,要首先考虑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伴随1999年全面启动的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量高校后勤系统与学校之间实现了行政分离,通过在后勤企业(集团)内部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后勤企业与一般社会企业都具有现代企业的一般特征,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的相似性使得后勤企业可以大量借鉴社会企业成熟的管理原理和方  相似文献   

16.
王玉 《魅力中国》2010,(3):106-106
高校后勤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随着社会和高校的发展,高校后勤也应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不同的形势,更好的为高校服务,免除高校的后顾之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概述了后勤管理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后勤改革的展望,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做到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这是高校后勤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机制、管理、人事、分配一系列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最终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高校的具体实践.早闻江南大学后勤社会化工作领导务实、深化改革、管理到位、业绩显著,为此,记者一行专访了后勤集团总经理许明楠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王洪健 《中国经贸》2011,(14):171-172
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实际情况,阐述了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建设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薛生全 《改革与理论》2002,(11):60-61,6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最近在西安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这不仅对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而且对高校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革改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后勤部门职工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劳动,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只是整个社会劳动的一个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原因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甲乙双方往往陷入“囚徒困境”。文章在对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甲乙双方形成“囚徒困境”的成因,着重阐述解决高校后勤甲乙双方走出“囚徒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