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是学习的一种新形式。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须经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也就是说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通过不断共同学习,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相似文献   

2.
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学习型组织。20世纪90年代初,以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随后它迅速风靡全球并成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在彼得·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含义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建立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  相似文献   

3.
管理大师、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彼得·圣吉最近把关注的方向转向可持续发展(他本人不喜欢的一个字眼)问题。他的新书《必要的革命》阐述了为了创建一个和谐共存的世界,个人和组织应该如何共同行动。对于圣吉来说,《必要的革命》探讨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是字里行间依然闪现着《第五项修炼》所阐述的确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进入系统思考等学习型组织的修炼原则。  相似文献   

4.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误区,如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认为绩效管理工作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实施中缺乏系统思维,重结果,轻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等。那么,如何走出以上误区,更好地发挥绩效管理的实效呢?要从五项转变做起。从本位思考向战略思考转变。绩效管理的第  相似文献   

5.
“五项转变”走出绩效管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误区,如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认为绩效管理工作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实施中缺乏“系统”思维,“重结果,轻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等。那么,如何走出以上误区,更好地发挥绩效管理的实效呢?要从“五项转变”做起。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石化管理干部学院,《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先生专门对石家庄炼化创建“学习型企业”模式进行了点评。他肯定地说:“很有趣,你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可你们的实践与学习型理论非常吻合。学习型组织不是看你挂什么招牌,而是看你怎么做”。  相似文献   

7.
田健 《化工管理》2008,(6):66-68
在被誉为“21世纪管理学圣经”的《第五项修炼》中,作者彼得·圣吉指出了柔性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美国一些全球知名的大企业30年来一直应用佛瑞斯特为他们建立的系统动力经营模式、辅助重大策略与政策的制定,其中90%是如领导风格、沟通态度、文化、士气等‘软性’的变量。”济南裕兴化工将柔性管理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依靠员工的自觉来进行活动,从而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袁岳 《董事会》2012,(3):108-108
大多数的生意人,他们的管理模式是在尝试和摸索中锻炼与凝聚起来的。他们没有所谓的理论体系,哈佛商学院宁愿把这叫做“实践智慧”,而不是“管理理论”。有人甚至极端地说,管理并没有什么理论。这种说法也许太极端,因为人类的理论就是来自于对自己行为与思维的总结和反思,只要能进行总结反思,就有可能产生理论。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思维的高度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19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有的缺乏推动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这里强调了系统思维对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不少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创建进程中必须克服学习智障,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本文试图就克服学习智障方面进行一些论述。组织的“七大智障”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第二章“你的组织有学习智障吗?”归纳的7个方面,即:一、局限思考;二、归罪于外;三、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四、专注于个别事件;五、煮青蛙的故事;六、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七、管理团体的迷思。“七大智障”,指的是思维领域中的误区,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一、“七大智障”…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KM)是建立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更高级的管理,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它强调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通过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企业思维模式、内部环境和行为方式,从而实现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业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班组》2014,(1):36-36
1.系统思维。班组长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比较容易以局部思维取代整体思维,习惯于把问题割裂开来,片面地深究问题,而不知道以宏观整体的思维来把握。修炼系统思维,有助于班组长细致地洞察班组管理与建设中各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系统思维的视角认知并解决问题,复杂的管理问题变得明了清晰。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管理变革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管理的效率将成为决定因素之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国际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十二大变革。管理目标的变革管理理论产生的初始目标便是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随后,管理理论便一直以此为核心,而效率最大化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便是利润的最大化。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经济现象的出现,使得实业界开始对这种纯粹的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产生了怀疑,因为短期的利润追求往往会缩短企业的生命周期,“拔苗…  相似文献   

14.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我曾经看了很久而不得要领,直到几年前孙振耀先生从惠普中国区总裁的职位上退休下来,我邀请他到家里喝酒闲谈,他说这本书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一遍,发现其实书里的内容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正向的结果(这也往往是我们希望的结果),但在一个时延(time delay)之后,  相似文献   

15.
加强成本控制是搞好项目管理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进程中来搞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合理地配置人员、材料、机械等资源,以强化成本控制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很深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强化成本控制谈一谈浅显的看法.一、做好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是搞好成本控制的前提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越来越被实践所证明.谁拥有了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在市场中有所发展,作为我们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施工技术上及技术管理上达到先进的水平,技术管理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它贯穿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管理体系,才能科学地组织施工。一个不健全的技术管理模式是很难承担项目施工与管理,更谈不上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唐骏华 《现代班组》2009,(11):20-20
管理就像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最长的那块木板并不重要.关键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今年,我们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短木板上,在基层班组推行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管理,作为提升员工素质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张鹏 《中国石化》2004,(2):69-69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中央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的要求,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去年底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党管人才的要求。党管人才,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原则。在贯彻党管人才要求的工作中,做好科技企业人才工作,应该有理论认识的提高和具体工作的措施,形成能动的人才工作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在对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的单纯强调高质量水平和注重管理形式,缺乏对投入产出和质量体系有效性的综合经济分析的认识误区。提出了质量成本科目设置和运行等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正确的管理思想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成功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长期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影响,增加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特别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容易被这样一些思想所误导:一是信息技术是一项专门技术,只能用在高科技领域;二是信息技术是高科技,只有计算机专业人员才能做。这些思想误区之所以产生,主要源于我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任何先进的技术只有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先进性。信息技术已经在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中所发挥的作用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