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扩招给高校师生关系带来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招带来了师资不足,使师生之间距离远、交流少,师生关系趋于淡漠,但学生渴望交流,渴望真知,所以 应采取措施改善师生关系,以形成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师生关系面临网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网络对传统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不平等关系、教师中心地位、教师权威性以及师生现实交流方面有重要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通过创建和谐校园、充分利用网络交流渠道等途径来构建平等、民主、理解与宽容特征的现代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以师生关系为基本前提,并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的。本文拟对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师生角色的转换以及如何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一些阐述,本文认为:和谐师生的关系主要靠老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而取得,老师也更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进行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4.
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实现师生之间人格魅力的互相影响,实现师生双方的和谐发展,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能否成功地开展教育,师生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分析了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性,和谐师生关系的实现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形成精神交往,通过交流进行互动,实现互相理解。具体交往方式有三种,即分享、对话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亦师亦友型师生关系模式"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了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并从后现代的视角,提出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由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平等对话关系,由受节制的交流转变为开放的交流关系,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相互投入、共历生命成长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尤为重要,但现实中却冲突频繁。本文以冲突论为切入点,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师生关系问题以及"平等"的内涵进行反思,并对当前师生关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形态,其内涵也根据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角度而具有不同理解。对于其本质的界定非常复杂。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师生关系的内涵加以界定,阐述了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状况。旨在从心理层面揭示师生关系的结构及发展特点,促进对师生关系的深层认知,服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和谐度,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的健康度。建立开放平等、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是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创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的迫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相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任何教育中,实施教育的主体和接受教育的客体必须在交流的过程中达成基本共识、情感上互相协调,教育才会生效.可见,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育的环节中是何等重要.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关系.无论这层关系在学生心中的砝码如何,它都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集体及个别教育以及课外活动中.另外,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师生关系的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也就为形成良好品质奠定了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因素,学习目的、人生坐标也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