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国内生产的成本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了大量利益。出口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持续顺差带来的本币升值问题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难。虽然汇率升值可能造成出口部门竞争力下降,但是,理论上讲,汇率的升值也能够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能够降低进口原材料价格,从而降低国内的生产成本。然而,自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减缓通胀压力,相反的,升值一直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国内资产价格和物价之间的联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人民币汇率预期、资产价格和物价的关系入手,研究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我国国内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即成本优势的丧失。  相似文献   

2.
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汇率升值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并且目前尚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有效消除汇率升值所附带的资产价格泡沫问题.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资产价格的影响问题展开系统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方式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资产价格起伏的影响机理,依据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着重考虑了这段时间以来国内普遍存在的两种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资产升值预期,并以此为切入点建立了热钱流入与上述两种预期的适应性预期计量模型;根据汇率改革以来相关数据,在估算热钱流入量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定量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资产升值预期与热钱流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并阐述了两种预期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和问题;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必然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升值压力,在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汇率制度的平稳改革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日元升值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主要着眼点,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升值并非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升值过程中产生的资产泡沫才是真正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人民币将逐渐升值,而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掌握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防止资产泡沫将是今后我国汇率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国际融资》2007,(8):68-69
资产泡沫是否无可避免? 近一年多以来,随着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上涨,关于资产泡沫的讨论日渐引起广泛的注意.许多分析人员将资产市场的上涨与人民币升值联系起来,并以1980年代后期日元升值过程伴随的资产泡沫为借鉴,对于中国未来面临的泡沫崩溃和可能的经济萧条提出警告,这无疑是很有价值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量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此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升高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对此加强宏观调控,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王国兰 《中国外资》2010,(12):45-45
汇改以来,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态势,目前人民币升值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与国际各经济体的利益息息相关。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对资产价格、我国外贸和利用外资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使用购买力平价的观点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认为人民币的购买力强,应该升值.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紧紧结合了中国经济实际情况,从中国的经济利益出发,以汇率的资产市场理论为基础,主要地运用货币论解析人民币汇率问题,探明了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政策建议.我们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应该贬值.  相似文献   

9.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使用购买力平价的观点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认为人民币的购买力强,应该升值。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紧紧结合了中国经济实际情况,从中国的经济利益出发,以汇率的资产市场理论为基础,主要地运用货币论解析人民币汇率问题,探明了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政策建议。我们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应该贬值。  相似文献   

10.
杨昊擎 《云南金融》2012,(6X):107-107
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频繁的提及,成为当今国内一个热点话题,人民币升值将会给中国国际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当前谈论的焦点。文章在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成因和影响的基础上,针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频繁的提及,成为当今国内一个热点话题,人民币升值将会给中国国际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当前谈论的焦点。文章在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成因和影响的基础上,针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刚 《金融博览》2005,(9):13-13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资产总值可能会小幅缩水。一般来讲,国内商业银行为了必要的业务需要和外币资产负债匹配,会持有外币净资产,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小幅升值对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因低估人民币汇率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不当竞争优势,加剧了美国等国对华贸易逆差,只有让人民币大幅升值,才能解决对华经贸失衡和国内就业问题。但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说明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2005年汇改以来已出现了较大幅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失衡,但币值并非被大幅低估。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和多边治理问题。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和美国国内就业问题。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能不足,适时恢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有利于缓解来自外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五个关键问题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从2003年开始对人民币施加升值的压力,有关研究文献表明: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中国国内学者都不怀疑的事实,但低估的水平目前是无法精确计算的,美国人也无法拿出一个让大多数人接受的人民币低估的数据;美国许多经济学家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缺乏具体的衡量指标;美国施压人民币快速升值,但并未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产品减少对美国的出口,最终会被其他国家的产品取代,美国并不能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减少贸易逆差好处;美国通过国际组织施压人民币汇率的手段不会成功,但可以利用国内立法以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办法报复中国.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汇率机制改革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人民币汇率是货币资产的价格,讨论人民币稳定或是升值的问题逻辑上应分析决定人民币价格的供求的变化,而不是讨论人民币升值后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国现有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但如果改变国内居民持有外汇的种种限制条件,通过实行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来稳定人民币汇率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郭朋  刘沁清 《上海金融》2012,(7):18-21,116
本文在传统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基础上,将汇率作为可控变量,并加入反映大国经济地位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因素,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资产价格调控的内在机制。本文发现,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均衡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将使商品价格下降,并通过现金流调整和工资调整等渠道,带来资产价格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其主权货币——人民币,近年来始终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升值压力。因此,中国是否应当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完成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升值中的国际化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成了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政治稳定与否,关系到中国真正崛起与否的最大现实问题。本文将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从经济学、金融学角度出发,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性、制约因素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樊文澜 《新理财》2013,(8):89-90
6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6.17:1,升至近年新高。人民币升值,给国内银行造成了巨额的汇兑损失,同时各种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资产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外币负债金额较大,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带来较大数额的净汇兑收益,这一点已经在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和G宝钢等一批大公司的年报中得到证实。对于金融机构,如银行,情况刚好相反,由于外汇资产大于外汇负债,造成了巨额汇兑损失。银行外汇风险的计量主要解决如何准确计算和确定银行因持有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带来的汇兑损失大小。银行外汇风险主要源于两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通货膨胀的逻辑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紧货币并不直接作用于物价,而是针对资产泡沫,资产价格一旦下行,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都会自然消退  相似文献   

20.
近期国内国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直很高。中国央行已在2005年7月21日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实证的VAR模型,初步讨论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指出我国应妥善采用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汇率改革的问题,使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