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商周刊》2013,(18):16-18
日前,国资委网站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职工薪酬调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称,8月15日至10月31日期问,将开展2013年国企、央企职工薪酬调查工作。据了解,此次调查的内容包括企业人工成本、企业职工薪酬信息、工资外收入情况、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决策所需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内容将首次包括职工工资外收入情况。  相似文献   

2.
公平偏好、身份模糊与国企经营者薪酬规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转型期,政府主管部门为何要对国企经营者薪酬进行严格的规制?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主管部门公平偏好的薪酬激励模型,强调薪酬规制内生于政府对社会公平问题的关注和转型期国企经营者身份的模糊性.出于对国企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偏好,政府主管部门对国企经营者薪酬有进行规制的冲动或倾向;而转型期国企经营者的身份模糊性,直接导致其保留收入的不确定性,进而为政府主管部门实施薪酬规制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政府主管部门为何要时国企高管薪酬进行严格的管制?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主管部门公平偏好的薪酬激励模型,强调薪酬管制内生于政府对社会公平问题的关注和转型期国企高管身份的模糊性.出于时国企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偏好,政府主管部门对国企高管薪酬有进行管制的冲动或倾向;而转型期国企高管的身份模糊性,直接导致其保留收入的不确定性,进而为政府主管部门实施薪酬管制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当前青海省省属出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现状和主要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对省属出资企业职工薪酬收入分配现状、工资管理方式和水平、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管理及职务消费等方面开展了调查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就目前省属出资企业薪酬收入分配现状及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来中央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和国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要求,探索完善中央企业境外单位收入分配管理已成为中央企业“走出去”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央企业境外单位收入分配管理现状和问题,明确了完善收入分配管理的思路和原则,从国资委监管和企业自身两个维度提出了完善收入分配管理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企高管薪酬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表现在薪酬水平上,但实质是薪酬制度紊乱、缺乏基本的理据和规范的秩序。2015年1月实行的央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其本质是通过建立合适的机制,规范和激励高管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长远。此次薪改也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环节,对限制不合理收入、促进分配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国企高管薪酬规范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真正迈开步伐。如果说1998年的国企改革是从"减员增效"开始,此次央企高管薪改则揭开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序幕。以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来探讨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历史逻辑与政策效果,能为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7.
薪酬是指员工员工因被雇佣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有形服务和福利。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薪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  相似文献   

8.
在公众对于收入差距日益敏感的今天,合理的收入分配,不仅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国资委关于央企领导人员不得"自定薪酬、奖励、津贴、补贴和其他福利性货币收入等"规定,再次引来热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铁路企业的收入分配管理,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铁路企业在收入分配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分析了我国铁路企业收入分配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并系统的论述了几项可行的解决措施,可以为铁路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在收入再分配功能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与收入分配的相关性,从而明确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经营者都期望采用现代企业的薪酬制度,51.5%的经营者认为“年薪制”是最受推崇的收入方式,74.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与业绩挂钩的高收入是最有效的激励因素,认同这一观点的国企经营者达到了75.8%:数字表明,年薪制和业绩评价已成为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朱团钦  程玉辉 《经贸实践》2010,(9):59-60,57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分配问题作为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们提出要增加劳动者的薪酬,让广大劳动者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正是对马克思初次分配理论的现实解读。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问题的分析,文章认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症结不在于雇员薪酬比重、政府收入规模(宏观税负)、国有经济比重等带有总量特征的指标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而在于收入分配的结构存在较为显著的不合理,差距扩大,公正性不足,转移支付和直接税的再分配优化机制构建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够,以及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约束,国有企业的资产收益对公共福利贡献较弱,等等。文章从政府与财政的职能定位出发,考虑全局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提出了八点完善收入分配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韩函  王婧 《时代经贸》2007,5(10Z):220-2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今中国,贫富差距的加大,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正是为这一职能服务的.本文将着重论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与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税收与收入分配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税收与收入分配公平郭庆旺,赵志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以其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的公平分配成为世界各国的典范。然而,当70年代末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艰难曲折的历程时却发现;收入的低差别并非是理想的选择,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也不等于高效率。于是,中...  相似文献   

16.
隐性收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大量的非公开隐性收入,但无法反映在调查数据中,结果是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巨额隐性收入的"灰色效应"包括经济失衡效应、社会矛盾效应、政治风险效应、学术失真效应。必须坚决治理隐性收入、调节社会分配差距,才能消除上述"灰色效应"。因此,构建一个较系统、全面的隐性收入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博弈论是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理论,而隐性收入亦是由不同利益关系的个人和群体的交易行为所产生。博弈论可以作为分析社会隐性收入的分析工具。因此,可以构建交叉学科研究的新范式,运用经济博弈论来剖析隐性收入成因,建立系统的隐性收入分析框架,为治理隐性收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基尼系数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从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核心是“公平与效率”,拉开收入差距,可以刺激人尽其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保证社会生产的活力,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收人差距过大,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大多数社会成员不能从经济增长的成果分配中得到满足,不仅不能调  相似文献   

18.
首先,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重新反思和全面评价中国以往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特定收入分配政策实践提供一个全新判断视角与理论依据。特别是当关注民生成为时代主题以来,国内各界和已有收入分配政策过于关注政府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问题,然而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指一个人在总体收入分配中的位置在多大程度上由他上一代人的位置所决定,或说子辈收入对父辈收入的弹性的大小。本文利用1988年和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的调查资料,建立了城镇居民子女收入对家长(父亲或母亲)收入的回归方程,得到了1988 年和1995 年代际收入弹性分别为0.384和0.424。按父母收入高低的居民分组显示,虽然1995年低收入组父母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比1988年有所下降,但高收入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了。  相似文献   

20.
徐芳婷 《当代经济》2021,(2):112-115
建立收入监测系统有助于更好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目前,中国缺乏完整有效的收入分配检测系统,导致收入分配秩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中国的公务员、高收入者和隐性收入群体的收入备受社会关注,构建覆盖此三类人群的收入监测系统有助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围绕构建此三类群体的收入监测制度作了初步思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构建主张,即提高对公务员收入的有效监测,实施对高收入者收入的必要监测,强化对隐性收入群体的实际监测,以更好地推进构建新时代中国收入监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