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遭受3月份地震、海啸打击之后,日本经济出人意料地强劲反弹。但近期日元的持续飙升威胁日本经济复苏前景。8月4日,日本政府采取了强力的干预措施,日本央行也同时决定进一步扩大"全面宽松计划"规模。这是日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第三次出手干预汇市,旨在遏制日元对美元升值,  相似文献   

2.
张绍岩 《深交所》2006,(6):31-3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对于日本的泡沫经济和日本金融国际化改革以及日本产业结构调整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相关的研究中,认为日元这一时期的升值对于泡沫经济崩溃以及产业空洞化和日元国际化的失败等问题应负有责任的看法不在少数。笔者认为,20世纪70、80年代之后日元的升值除了少部分市场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对日本经济实力和国民财富实质的真实反映,是一种积极的调整。至于日元升值对同期泡沫经济的崩溃和日元国际化的失败所产生的影响则应该更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核心应该在于能否保持经济发展的均衡,并建立稳定有效的汇率安…  相似文献   

3.
《金融博览》2003,(11):55
通用汽车近日呼吁美国政府将注意力集中于日本干预汇市、打压日元,而不是中国的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4.
一国汇率的大幅度变动对该国的经济无疑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本文拟通过考察日元升值对经济的波及渠道,分析日元升值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评判日元升值的综合效应。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正面影响是:节省了进口成本,通过技术优势增强竞争力,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推进日元国际化;负面影响是:出现长时间的产业空洞化,实施低利率政策导致泡沫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日元升值对经济影响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汇率的大幅度变动对该国的经济无疑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本文拟通过考察日元升值对经济的波及渠道,分析日元升值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评判日元升值的综合效应。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正面影响是:节省了进口成本,通过技术优势增强竞争力,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推进日元国际化;负面影响是:出现长时间的产业空洞化,实施低利率政策导致泡沫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李亚芬 《国际金融》2010,(11):40-42
日本政府在最新公布的月度经济报告中下调了对日本经济的评估,表示日本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受外围经济增速放缓和日元急速飙升的影响,日本出口和制造业已显露疲态,经济景气渐陷  相似文献   

7.
很多研究者认为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果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对日本和德国20世纪80年代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日元升值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日元在20世纪最后30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升值,而只有后两次伴随着出口下降和GDP增速大幅降低。文章指出,“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的衰退,其主要原因不在日元升值,而在于不适当的货币政策。现阶段,我国经济与上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在发展阶段、增长模式、资产价格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部存在相似性,因此,日元升值的历史以及当时货币政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尽管日元贬值是日本经济永远的心痛,但对于眼前正在爬升的日元汇率。日本政府却表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心情。因为,虽然日元的升值令日本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也令通货紧缩每况愈下。但日本却可以籍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并提升日元在新的国际货币新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对于日本而言是一个沉重的年份。3月发生的大地震和海啸以及核威胁重临的压力使得日本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制造业供应链断裂,出口额锐减,信心崩溃。在日本衰退20多年后再一次遭遇了伤口撒盐的痛创。日元走势也在随后跌宕起伏。由于大地震后日元异常飙升,7国集团联合干预最终迫使美元兑日元升值。但在此后由于欧债危机的不断发酵,以及日本央行为了震后重建而大举资金救援导致日元利差交易不断推高日元走势。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正在好转。3月地震导致的供应链限制已得到缓解,日本经济增长主引擎之一的出口已逐渐走出地震灾害和供应链断裂的影响,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开始回升……日本经济有望在2011财年下半年重新回到温和复苏的轨道。然而,核泄漏事故、财政刺激政策的匮乏、日元升值、美国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和欧债忧虑等风险将继续对日本经济构成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在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中频繁提到“广场协议”。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场协议”,结合在此前后的日本经济发展史,认为当时的日元升值是日本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广场协议”只是顺应市场内在要求的一个政策反映,而非升值的根本原因。日元升值虽然对日本出口、国内投资规模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对于当时日本产业结构提升、海外资源控制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元升值有害论”缺乏足够证据。  相似文献   

13.
谢鹏 《证券导刊》2010,(34):15-15
在近期市场变化中,美元明显走软,相对来说,日元汇率保持强势。加上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忧虑情绪弥漫市场,日元也就成为了资金新的"避风港"和投机目标。目前日元升值的趋势有望延续至10月份。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日本经济当前在经济、政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日本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内需,启动内需才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指出在政治势力重新洗牌和首相更迭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部门及时推出了“新增长战略”,试图通过减缓对于能源的依赖性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突破口。同时,文章认为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经济下滑导致投资资金抛售美元和欧元,是最近日元升值的主要原因,但日本经济前途未卜以及动荡的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决定了此轮日元升值的周期不会很长。  相似文献   

15.
周卫 《济南金融》2008,(10):75-77
<正>一、日元的历史走势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上,先后经历了逐渐升值时期(1971-1985)、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以及日元汇率双向波动时期(1997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实现了浮动汇率制,从1971年到1985年之间,日元汇率的升值过程还是比较平稳的,如以每年12月成交价/中间价来看,1972年、1978年和1985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分别为1美元兑  相似文献   

16.
对于眼前正在爬升的日元汇率.日本政府表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心情。虽然日元的升值令日本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也令通货紧缩每况愈下,但日本却可以籍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并提升日元在新的国际货币新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日元国际化:历史、教训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和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使日本面临日元汇率升值和开放金融市场的巨大外部压力,日元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了国际化进程。日元国际化是一个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功能性战略被区域性战略所取代的过程。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也面临着汇率升值和货币国际化的问题,回顾日元国际化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益的启示,这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当前所处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与1980年代末储贷危机下的日元非常相似。本文在分析美元汇率当前走势基础上,对储贷危机的日元和次贷危机的人民币环境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都面临美国内需不振、贸易逆差巨大的问题,同时美元利率、汇率波动大,形成了巨大的升值压力。由于有储贷危机中的日元升值造成日本经济的十年停滞教训,资贷危机中的人民币走势值得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9.
1日元升值的背景和概况 日元急剧急速升值发生在80年代的中后期。在里根总统80年代初期执政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景气发展,在这一时期,导致了较为强烈的需求和进口。这反过来恶化了美国的贸易项目,导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此外,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财政赤字抬高了利率,导致美元被严重低估。1985年9月,美国为了解决持续快速增长的贸易逆差的问题,与日、德、法、英等国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5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已逐步缓解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与日元:不同的升值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自力 《中国金融》2007,(11):40-42
日元升值的历史回眸 1985年9月,五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国际“协作干预”,稳步有序地推动日元、马克等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值。这次会议签署的协议,史称“广场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