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城市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的意义,总结了现有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通过方法的比较提出了应用S-Paramics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并且描述了此方法的基本步骤,说明了城市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的评价指标.以某市物流园区规划对外交通联络线为例,简要阐述交通影响分析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国内外交通影响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适合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并建立起了完整的框架体系结构:包括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分析、交通组织设计及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在利用Transtar软件对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程度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例研究了如何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园区建设前后交通状况进行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采用宏观规划、微观仿真两种方法对物流园区新建造成的交通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弥补了单一方法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城市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永  王宁 《物流科技》2006,29(6):140-142
规划现代物流园区能增强城市空间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和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考虑到物流园区的规模和空间积聚能力,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以实现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最大效益.借鉴国内外交通影响分析的技术和实践就物流园区规划中的交通影响分析的特点、分析框架、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交通影响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玉明 《物流科技》2006,29(7):117-119
物流园区建设的发展.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奠,因此,探索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介绍了城市物流团区的概念和研究意义。然后在分别讨论城市物流园区内部规划各个环节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交通影响分析的具体实施步骤,以期为我国物流团区建设对城市交通影响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冯忠祥  刘静 《物流技术》2008,27(5):63-65
分析了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的方法,结合物流园区的特点,指出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的确定应考虑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模型的适用性,在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应用模型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6.
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在国内还处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交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与物流园区内部交通组织设计以及园区内外交通衔接的组织设计相结合,对物流园区交通设计的框架进行了研究,明确物流园区交通设计的定位,提出交通设计的流程及具体内容。旨在将交通设计的思想与方法运用于物流园区的规划之中,以提高物流园区交通组织的科学性和效率性,有助于促进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谢海垚  申金升 《物流科技》2008,31(10):28-30
交通作为物流园区的基础,其组织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园区的物流运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交通。文章基于圆分布法分析港口物流园区港口到园区的交通量发生规律,根据该交通量与城市交通量高峰时段的分布特征,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法,以期达到园区交通的优化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有研究未考虑物流园区与周边交通环境的关系而存在局限性,提出了基于交通影响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物流园区不能使路段流量超过其上限值为条件,建立了路网达到用户均衡状态时的物流园区交通量的最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最后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物流园区的规模.经算例验证,该方法对物流园区受周边交通环境制约时的规模定位研究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郭晓魁  王雅琼  李娟  乔建刚 《物流科技》2013,36(7):35-37,41
为了提高物流园的经济效益,减少对周围路网影响,以交通工程学、流体力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不同建筑物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物流园区的实际交通流特性及周边路网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范围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利用环境弥散的Fickian扩散原理,构建了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范围涟漪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物流园区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相关调查表明,中国大中型城市都将发展物流同区作为提高城市经济、缓解交通压力、整合城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首选策略。无论市场需求,还是政府政策引导等,都为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11):90-93
文章重点从城市综合交通角度阐述区域物流园区布局的特点与规律。从区域层面及苏家屯区自身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苏家屯区发展物流园的规划策略。通过物流园选址影响因素研究,从区域定位、区位条件、交通资源、空间发展角度等方面重点分析苏家屯区建设物流园区的支撑要素。  相似文献   

12.
宋晓俊  毛海军 《物流技术》2009,28(11):92-94
对物流园区出入口设计进行优化,有利于减少物流园区对外围道路产生的交通压力,提高物流园区出入口的利用效率。在分析物流园区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定性地提出了物流园区出入口的初步设计方案,再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物流园区出入口设计进行优化,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从而确定最佳出入口,最后总结提出物流园区出入口优化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曹冬梅  刘芳 《物流科技》2010,33(9):57-59
主要分析了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交通区位优势不明显、城市经济发展不活跃及人才技术支撑乏力等,结合秀山发展实际,提出实现物流园区科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为减少交通建设、运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低碳交通成为必然选择。北京作为我国交通问题突出的城市之一,积极发展低碳交通并采取了相关措施。本文在分析这些措施利弊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北京低碳交通的发展对策,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洁  陈丹丹 《物流科技》2011,(6):127-129
交通影响分析就是对城市开发项目与交通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确定相应的对策或修改方案,以减小开发方案对交通的影响。从石浦酒家周边道路交通现状、周边相关项目的开发、交通需求以及交通改善方案来分析改善石浦酒家周边地区的交通,使得服务水平满足宁波目标年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16.
郑继华 《物流技术》2010,29(9):83-85
介绍了通用型物流中心的交通组织分析基本方法,阐述了如何测算物流中心的主要交通流量,如何评估物流中心对周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如何分析物流中心不同们局方法对中心内部各道路饱和度的影响,并最终通过完整的交通组织分析来改变原有的物流中心布局,使布局从交通上更合理、更顺畅。  相似文献   

17.
相关调查表明,中国大中型城市都将发展物流园区作为提高城市经济、缓解交通压力、整合城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首选策略。无论市场需求,还是政府政策引导等,都为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交通容量约束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存在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文章从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着手,从交通容量限制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相互适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容量约束下的城市规划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强化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有效反映交通容量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物流园区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菲  张方涛 《物流技术》2006,(4):14-15,18
结合当前物流园区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城市物流园区的经济轼能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城市物流园区规划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的观点,得出了城市物流园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服务性经营体系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构想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分析了自行车交通将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长期存在,并在有些城市处于主体交通方式的现状,认为应充分重视自行车交通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的要点,分析了西安市城市特点及中心区道路、交通现状,提出了中心区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