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电信业反行政垄断的反思——从国际长途话费提高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的电信运营商来说 ,实施高层次的企业市场战略是适应市场的必然要求 ,电信业方面的行政垄断的解除面临着复杂的局面。本文分析了反行政垄断过程中在主体和因果关系两个方面存在的悖论 ,通过对近年电信业反行政垄断过程的反思 ,对行政垄断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初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规制重建与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信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经济特征导致其市场结构及自然垄断边界的动态变化,推动了世界电信业以民营化、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规制变革。面对电信业开放竞争的全球趋势,寻求中国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既包括微观技术和业务的创新,也包括宏观制度和竞争规则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在由国家垄断逐渐转向多家电信运营商共同竞争的有效竞争过程中,出现了对消费者、同行业企业利益的侵占,破坏电信市场的有序竞争及阻碍整个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电信业在今后走向有效竞争的发展中,应当从价格规制、法律政策规制及非对称管制等方面对电信业发展进行调整,以促进中国电信业整体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新审视我国电信业的垄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当前中国电信业的整体效率低下是由于行业垄断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电信业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网络信息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和电信行业竞争的非对抗性特性。这些特征决定了该行业必然有其自然垄断的一面好处。但当前中国电信产业存在着行政性垄断,不利于电信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就此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英电信"双寡头垄断"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以后,将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两个业务领域形成新一轮"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英国是率先实行"双寡头垄断"作为过度,最终走向电信全面开放竞争的典范.中国电信业在1994~1999年第一阶段改革中,曾试图仿效"英国模式",构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双寡头垄断",最终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即将形成新一轮"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之时,我们有必要通过对英国电信改革的理论背景、具体实施过程、取得的成就的回顾,探求英国"双寡头垄断"成功的奥秘,并为中国新一轮电信重组所借鉴,提升中国的电信业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应对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策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电信业通过体制改革 ,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电信业务最主要的几个领域 ,我国均有两个主要参与者 ,提供相似的产品 ,构成了典型的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在这样一种市场上 ,电信厂商的最佳策略行为是与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 ,以最大化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中国电信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使中国电信业向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电信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谢地  孙志国 《经济纵横》2002,(12):25-28
我国电信业围绕互联互通引发的恶性竞争表明电信业改革尚未完成。这一矛盾是由于对电信业中的自然垄断与非自然垄断领域没有加以区分 ,特别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底层基础网络—本地固话网 ,与多家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性业务混同造成的。解决问题的选择是把底层本地固话网作为国有资本存量 ,授权给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机构”运营 ,作为国家提供的准公共产品 ,对接入者实行义务性的公开接入 ,为电信业有效竞争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中国电信作为我国最大的电信运营者,占据着我国电信业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正因如此,中国电信凭借自己业已稳固的市场地位,一次又一次地侵犯消费者的利益。经过两次所谓的“资费调整”,消费者的钱包又瘪了不少。 在电信垄断不被彻底打破的情况下,此类事情只会频频发生。一旦失去了消费者的支持,中国电信业的发  相似文献   

9.
刘秉文 《生产力研究》2002,(2):117-118,126
本文在回顾与检讨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与演进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前我国电信业改革中政府的作用、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与动态均衡等问题 ,并对未来中国电信业的改革政策走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信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况我国电信业依靠技术进步,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发挥后发优势,在短短十几年里,建成了技术先进、业务齐全、规模庞大的现代通信网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发展的同时,我国电信业的改革也在深入进行。到目前为止,通过拆分重组已形成了六大电信运营商,电信市场出现了由过去的垄断经营转变为多元主体竞争的局面。然而,纵观我国电信运营业的发展历程,虽然网络规模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运营商的商业能力却没有得到发展。商业能力的欠缺表现为缺乏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市场变化的前瞻性、对业务开发的多元性和连续性以及对自身竞争优势培…  相似文献   

11.
一、20年来美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1984年,为促使美国电信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美国司法部对其电信巨人AT&T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拆分,分拆出一个继承了母公司名称的新AT&T公司(专司长途业务)和7个本地电话公司(贝尔7兄弟),从而结束了AT&T对美国电信业包括长途电话、市话、国际通信长达70年之久的全面控制,打破了AT&T完全控制全国通信网的垄断地位,美国电信业从此进入了竞争时代.大分拆后,美国政府在电信改革方面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基本上按照"长话与市话分离、网络与业务剥离"的方式对美国电信进一步进行改革以期最后能够形成的与之相应的竞争经营局面.1996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电信改革法案>,旨在建立一个竞争和开放与光速同步的电信市场,美国电信市场彻底向全世界开放.  相似文献   

12.
1993年以前,我国电信业处于完全垄断的状态,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为了促进发展和打破垄断,1994年通过引入新的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1999年开始对原邮电部所属电信运营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拆和重组,逐步形成了竞争格局。特别是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国发36号文件),2002年再次对中国电信进行南北分拆,对固定电信企业重组整合,5月16日挂牌成立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两大固网运营商。  相似文献   

13.
在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以前,我国电信市场基本上由中国电信独家垄断经营。在改革开放后电信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电信垄断经营确实起到了集中社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电信经营规模的扩大,电信垄断经营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如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官商作风严重、消费者利益被忽视等种种问题,被称为电信“垄断病”。在去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集行业管理者和经营者于一身的邮电部被重组,成立信息产业部,我国电信业政企不分的弊端首先被打破,酝酿已久的中国电…  相似文献   

14.
虚拟运营商的诞生及其试运营,揭开了中国电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无论是对电信业的产权格局,还是对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竞争模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虚拟运营商倡导下的电信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趋势不可逆转,即将开启中国智能生活新时代。虚拟运营商主导下的增值业务层出不穷,必将引发相关行业的连锁共振与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电信南北拆分到电信业重组,国内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新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竞争的格局.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创建一种优秀的、适应浙江电信企业形势的、具有浙江电信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移动通信业差异化定价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薛凌 《技术经济》2003,22(11):14-15
移动通信业长期以来一直是由政府在行业的进入、退出和价格等方面实行管制政策 ,属于政府行政垄断的行业 ,同时移动通信业是典型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行业 ,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电信重组的基本完成 ,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国家在电信行业通过资源重组和资产拆分 ,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卫星、中国铁通 6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6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不同领域的业务中展开同质和异质的竞争 ,目的是通过扶持新兴电信运营企业 ,培育适度竞争的电信市场和具有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然垄断理论的不断深化 ,近 2 0年来自然垄断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由垄断到竞争的显著变化。现代观点认为 ,成本函数的弱增性是自然垄断产业的必要条件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其两个主要特征 ,垄断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福利造成净损失 ,而科技进步和市场规模变化将会影响自然垄断产业边界的变动。本文以电信行业为例 ,对现阶段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及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电信业改革模式作了分析 ,并对我国电信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1980年以前,我国电信业由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不赢利甚至亏损,电信基础设施及服务短缺。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实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并放松价格管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允许邮电部门征收电话初装费等措施。这些政策促进了电信业的迅速发展。1979年—1995年,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达2700亿元(其中约1/3来自电话初装费)。电信业的真正改革是在1994年成立中国联通公司,打破了原中国电信长期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电信市场的发展、开放和变革大致经历了以…  相似文献   

19.
林华凤 《经济前沿》2002,(11):34-36
一、20年来美国电信业发展历程1984年,为促使美国电信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美国司法部对其电信巨人AT&T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拆分,分拆出一个继承了母公司名称的新AT&T公司(专司长途业务)和7个本地电话公司(贝尔7兄弟),从而结束了AT&T对美国电信业包括长途电话、市话、国际通信长达70年之久的全面控制,打破了AT&T完全控制全国通信网的垄断地位,美国电信业从此进入了竞争时代。大分拆后,美国政府在电信改革方面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基本上按照“长话与市话分离、网络与业务剥离”的方式对美国电信进一步进行改革以期最后能够形成的与之相应的竞争经营局面。1996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电信改革法案》,旨在建立一个竞争和开放与光速同步的电信市场,美国电信市场彻底向全世界开放。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进行了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政企分开为核心的改革,其改革措施表现在市场结构、政府管制、服务质量等方面,使电信市场充满了竞争活力。本文对电信业改革后有效竞争格局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完善竞争结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