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最重要因素,而师德则又是教师素质中重中之重的内容。"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体现在教育战线上就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属意识形态范畴的问题,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以德治校"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既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一、师德在坚持以德治国方略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灵魂。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充分体现出教师特有的职业属性,包括职业理想、作风、态度、行为等。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灵魂。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充分体现出教师特有的职业属性,包括职业理想、作风、态度、行为等。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亚兰 《魅力中国》2010,(34):262-26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释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释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质量的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形势下,如何使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成长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新”而“成熟”的教师?身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名教师,笔者以为“读书——研究——反思”正是新课程下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蒙 《重庆与世界》2014,(12):13-15
如何使思政教学贴近大学生实际,符合教育规律和学习特点,需要教师进行理论性的反思和综合性的创新.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作为两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可以给我们以启发.二者指导下的思政教学,可以将教师的建构辅助作用与大学生的建构主体角色和能动作用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层层递进的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的情境化教学、以人为本的自主性学习等环节,在人本主义的课堂中实现教育对象新旧知识的交接与新旧思维方式的过渡,使“两课”课程获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是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最关键、最有效的阵地之一。为提高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师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我国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凸显生命教育是课程实效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地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需要。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与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责任意识的提升促使学生对生命不离不弃,理想信念的确立促成顽强的生命意志,人生问题的积极思考造就积极的生命体验,法律素质的提高使学生从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实现对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一方面学校与社会在生命教育方面缺失,需要补上这一课;另一方面学校与社会又内在需要得到生命教育的支持(如校园暴力、生命悲剧)。例如:小悦晚事件让我们看到人们面对生命的冷漠;长春高三学生事件这一生命悲剧。实施“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终极追求。是“教真育爱”的现代教育观。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幸福。《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坚持能力为重。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全面发展。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洪星 《理论观察》2007,(1):122-123
当前教育无“人”、校园无“人”、校园“人”文化缺失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反思。校园无人是因为校园人已被异化为“物”,因而教育也异化为物化教育。缺乏人文关照的校园文化势必造成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忽视,因而也无法担当起应有的历史重任。面向21世纪,关注人的世界,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将成为教育之主题,而倡导“人”文化也必将成为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之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0.
吴兆涵 《理论观察》2012,(6):148-149
师德是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关爱与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教师树立良好师德形象的途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良好的师德形象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本文着重介绍高中树立教师良好师德形象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于德明 《中国西部》2014,(32):70-71
<正>教育孩子不是流水线生产,也不是制作模具,不需要一刀切或千人一面的形式,而是为了培养具有个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为了发挥个体的优势,从而使生命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人性使然,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我们该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需要在"智"上下功夫,有"智"者事竟成。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网络的普遍使用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给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方式,给教师的角色赋予了很多新的概念,为师德的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论述了教师角色转换中的伦理自我诉求。教师伦理自我诉求的提出,是促进师德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两翼”,制度化教育是养成基本师德要求的必要条件,而自我诉求则是丰富、完善和提升师德境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内容上应该涵及教师的思想政治领域、教学科研等业务领域、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以及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处理等方面。良好师德的养成,既需要注重引导,强化教育,又需要加强一定的外在刚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绿色生态观的出发点不再是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追求的是人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概念引入学校管理,目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从而找回教育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我认为,教育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注意“生态平衡”。反对过度开发和浪费教育资源,倡导尽一切可能防止教育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5.
于景春 《理论观察》2011,(3):157-157
在中学,随处可见“潜能生”。所谓“潜能生”,就是暂时成绩不好、有待成长、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原来曾被称为“学困生”,有的也叫“差生”。“潜能生”与“差生”相比.笔者认为该称谓比较客观,也很人文,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暂时定位,也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关怀。新课程教学基本理念要求,“潜能生”需要教师教育教学的“阳光”关怀。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多层面反思.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希望紧扣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利用校企合作这一良好的契机.加大“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两课”课堂教学中,离生命教育的理念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两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厘清了生命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生命教育视野下“两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就如何走向充满生命活力的“两课”课堂从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杜京原 《魅力中国》2010,(3):198-199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而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师德师风是一个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张程 《新财经》2008,(5):44-44
俞敏洪的成功引发了一个思考:老师与企业家的角色冲突吗?作为一个“教师”商人,俞敏洪能否做到在老师与商人之间任意游走?他又将如何在商业利益与师德道义之间取舍?  相似文献   

20.
媒体     
《中国经济快讯》2007,(37):12-12
中国经济须防泡沫化,韩国教育正在落伍于中国,中国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中国制造”低价时代可能终结,中国将与中亚重建“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