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经济”及其对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章中,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还需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IT)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新经济,新经济又被称为“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比特经济”、“数字经济”、“智力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New Economy)这一概念,在美国兴起,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在中国,“新经济”一词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究竟什么是“新经济”?我们可以从“新经济”中借鉴什么?新经济会给世界、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在投入到新经济的浪潮之前应该弄清的。究竟什么是“新经济”自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110个月(9、2年)的繁荣。这是一个打破历史记录的超长增长周期。与经济高增长并存的,是低失业和低通胀。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带来的是通胀率的上…  相似文献   

3.
试论美国“新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经济”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化在生产条件下,以高新技术和现代金融为支撑,有日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健全的市场体系,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生长的典型的、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模式。章结合美国经济已经经历了长达118年月的景气周期的情况,指出这次景气周期的特点,并从以信息技术和其它高科技为基础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机制、以及现代金融和资本市场等方面,探讨了美国“新经济”形成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经济”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在明 《经济论坛》2001,(22):17-18
一、新经济理论的内容及特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近年来,“新经济”在经济理论界带来了全新的观念,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美国在一百多个月的长时间里实现了几乎没有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的经济增长,这种内涵与外延的高经济增长、高就业率、低通胀的“二高一低”现象,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经济学家们称之为“新经济”。新经济的主要内容有:①信息革命;②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③全球导向的经济;④对经济理论的巨大冲击使经济周期淡化…  相似文献   

5.
张乃平  别传武 《经济论坛》2001,(8):10-10,15
在刚刚过去的最后十年,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异军突起,尤其是在美国,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美国经济连续十年保持快速增长,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人们认为人类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并谓之以“新经济”。笔者认为,新经济的确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更高级形式的经济,无论是在理论上不是在实践中,都应对之加以冷静客观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已连续9年持续增长,创下了自“二战”以来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记录。因此,一些专家将这一现象称为“新经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为借鉴其经验,我们有必要对美国新经济的成因作一分析。 首先,美国“新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使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国家经济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预测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能否正确地选择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工业部门。“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发展曾创下了世界奇迹,然而在过去的10年中,日本在经济发展中迷失了自我,不能…  相似文献   

7.
时值经济衰退、美国人早顾不上谈论新经济了。然而,经济学家普遍相信,美国整体经济要全面恢复,仍将有赖于新经济的带动。 新经济“死”了? 经济界普遍认为,此次美国经济的急剧减速,首先是因为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在1年多的时间内,美国以信息高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新经济”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新经济”(NewEconomy)概念 ,在美国兴起 ,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在中国 ,“新经济”一词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本文通过赴美考察 ,探讨究竟什么是“新经济”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新经济”概念在美国提出时的宏观大背景 ;第二部分探讨美国不同业界对“新经济”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第三部分探讨当前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的“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以及经济半长因素等四个方面,详述了“旧经济学家”对新经济“及”新经济论“的质疑。它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新经济论“尚缺乏充分的经验验证和理论支持,传统的经济规律信然有效,欢呼”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0.
<正>“新经济”一词,主要是依据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近十年的持续发展的新特点及态势而提出的。所谓“新经济”是指以信息革命和新一轮科技创新为生长点、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为背景、以全球化大市场的拓展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新经济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在新经济中,支持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不再是资本和劳动,而是知识和创新;新经济的效率作用取决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范围的传播。新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具体说来新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新经济是以全球化、信息化为发展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是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5.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20.
试论循环经济与循环型旅游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理论非常切合旅游业发展要求和实践属性,旅游业固有特性使其在循环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耦合与促进作用,循环型旅游业将深刻地影响着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发展循环型旅游业可以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等层次,推行循环型旅游业发展模式是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