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通过对“三农问题”某些认识偏差的分析,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同时,分析和总结了过去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设想,即抓住一个关键和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农本思想”是作者经过长期研究毛泽东思想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抛砖引玉,为广大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毛泽东的“农本思想”虽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农本思想”的一定影响,但又大大有别于传统的“农本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特点和时代特征,对解决我国现实“三农问题”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大问题,对其原因和对策进行归纳与评析能大致体现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基本进展。综合分析相关观点可发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借助制度建设来减少农业人口。制度建设是手段,减少农业人口是目标。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须跨越而又是一时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近些年颇受关注,研究者也聚焦于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现代化为视角,尝试探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因此,把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局部性的“三农问题”,尤其是在南北战争爆发以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南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从而加剧了南部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贫困、农村社会发展缓慢的“三农问题”。这一具有美国特色的“三农问题”在南部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其最终解决仍主要得益于城市化的加速和完成。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与资本原始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是和我国农民所承受的繁重的资本原始积累任务联系在一起。我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是:强制性低价收购农产品、强制性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强制性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就必须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从资本原始积累重负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8.
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为本”是我国现阶段政策取向的一个重要转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指出了该转变的原因所在。“以GDP为中心”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应该看到,片面地追求“以GDP中心”,已经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一系列的矛盾———如,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效率低、“三农问题”、“再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其中有些矛盾已经变得十分尖锐,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政策取向的转变,正反映出上述的矛盾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为根本”,这是前提条件;手段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树立城乡统筹观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乡关系的失衡十分突出,对解决“三农问题”非常不利。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坚定树立城乡统筹观,调整过去的城乡差别发展思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协调发展思路,努力建立城乡统筹的利益分配体系、产业发展体系、社会就业体系、城镇化体系、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乡统筹的政府管理体系等六大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差别的扩大,使“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渐近式转型经济是城乡分化的概序,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历来关注“三农”问题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著名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伊始就把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引导农民走联合起来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当中。  相似文献   

12.
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与社会排斥共同构成了其"驻"与"返"判断的两个重要因素。不同的社会资本类型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途径,为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相关组织系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活动效率。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面临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排斥"却制约了这种资本的效力,从而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留在城市完成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必须明确以下路径:从滞留(共栖),到城市适应,再到城市融入(竞争、合作、内化与认同等),最后实现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3.
小农和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的个体小生产。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小农、小农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与客观依据,更是我国当代"三农"政策的客观依据。小农意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阻力,应从制定正确的政策入手,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问题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几年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真正使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农民对每一次出台的政策,在欣喜之余还是失望和无奈,农民对待“三农”问题的态度变得比较消极。因此,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合并税费,规范征收;改革乡镇体制,完善村民自治;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刘湘国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1):51-53,145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是私营企业职工利益得不到保障、劳资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与私营企业的“人治”管理、基于“经济人”人性理念和只追求家族利益最大化的单目标理念密切相关,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私营企业必须树立“法治”“人本化”和兼顾职工利益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以起始于美国的全融危机为导火索,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农民工返乡给就业形势原本就十分严峻的农村带来新的压力.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技能,对于实现返乡农民工就业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文章以农民工返乡为背景,结合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被首次写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伴随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层次矛盾的不断加剧,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公民就业权的平等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以我国农民工就业权的平等保护为题,具体介绍了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依据,明确地指出了实施《就业促进法》存在的各种障碍,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就业权之平等保护的种种设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加入WTO之后,如何保护、扶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角度出发,论证了在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相关立法完善及具体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农经济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不仅是对列宁合作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揭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