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文章得出结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深化进程遵循倒"U"曲线的演化路径;我国金融深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扩大的库兹涅茨效应。文章认为:随着金融的发展和现代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政府在利用金融体系调控经济中的政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预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并将延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1952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我们得出结论:(1)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深化进程遵循倒"U"曲线的演化路径;(2)我国金融深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扩大的库兹涅茨效应。我们认为:随着金融的发展和现代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政府在利用金融体系调控经济中的政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预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并将延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得出结论:一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深化进程遵循倒“U”曲线的演化路径;二是我国金融深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扩大的库兹涅茨效应。对此,笔者认为,随着金融的发展和现代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政府在利用金融体系调控经济中的政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预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将呈扩大趋势并将延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我国1952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我们得出结论:(1)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深化进程遵循倒“U”曲线的演化路径;(2)我国金融深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扩大的库兹涅茨效应。随着金融发展和现代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政府在利用金融体系调控经济中的政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预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并将延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文章得出结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深化进程遵循倒"U"曲线的演化路径;我国金融深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扩大的库兹涅茨效应.文章认为:随着多融的发展和现代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政府在利用金融体系调控经济中的政策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预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并将延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6.
当前,河南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我们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入手,剖析了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探讨了金融发展对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效应,并在采用新的集总方法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河南省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但河南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银行利差水平与收入分配的线性和指数关系。研究发现,银行存贷利差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显著,且比经济因素影响直接和明显。在通货膨胀作用下,利差会加剧居民收入差距。存贷利差对居民收入分配存在逆向的补贴效应,扭曲的利差水平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低收入者的福利。为缓解金融抑制,应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使居民投资方式实现多元化,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放松银行业准入限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构建新的竞争格局;逐步加大市场化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使资金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价值判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学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对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规范研究还是一个嵌新的课题,本文旨在将价值判断引入收入分配领域,并设计出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合理程度的规范指数,文章最后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进行了综述评价并简要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在我国管制利率背景下,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水平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得出存贷利差对基尼系数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而且比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大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并提出了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放松民营银行准入、加强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以缓解资金供求上的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是直接引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之间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作用;短期内城乡金融结构差异作用明显,长期内金融效率差异作用较大,而金融规模差异、财政支持差异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起作用,非农产业结构水平在长期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很强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1980-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广西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广西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均不同程度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假定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遵循库兹涅茨曲线,本文认为广西还处于库兹涅茨金融发展的低级阶段,为此提出促进金融发展,尤其是农村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已有的实证分析普遍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6年各省的面板数据予以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和农村居民收人增长显著负相关,金融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最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2年至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研究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库茨涅茨效应角度分析认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等,金融发展伴随收入差距拉大;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源在于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城乡金融发展逐步回归均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当前政府正着手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预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将有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花弘毅  李曜 《金融研究》2022,510(12):112-129
本文基于银行网点设立和家庭信贷选择的视角,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居民贷款可得性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根据我国2000—2018年县域经济、金融机构网点和CHIP2018家庭调查等数据,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表现出良好的支农支小效果,缓解了农村地区信贷约束,比较而言,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表现相对偏弱。具体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扩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贷款可得性,进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研究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但金融资源的配置转换没有跟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一系列问题的积累制约了农村金融功能和效率的提高,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水平、城乡融资依赖度、城镇化水平等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变迁中金融配置失衡导致的城乡收入变化、劳动力转移等因素,最后从互联网金融发展角度阐述了破解城乡融资失衡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城市化、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78—2011年城镇化、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在短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在长期则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微弱的作用,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只具有短期的正向作用;控制变量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业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文章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泰尔指数的分解计算发现:随着中国各方面体制改革的深入,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三十年期间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政府需加大财政支农比例,建立并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帮助各地区选择发展路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 Probit 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90-2004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资源不平衡、金融效率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是: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金融效率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应当改变目前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统筹城乡金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