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阎宏 《经济论坛》2006,(17):31-32
人口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两年来,我国政府决策部门、人口科学工作者十分重视人口安全问题的研究,把人口安全与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社会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同等看待,并从国家安全的视野层面上去审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人口问题。人口安全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口发展及其相关领域各种风险因素得到相对控制,避免或化解可能出现危机的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2.
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人口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面对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首次达到1.3亿多人,突破10%大关,正式跨人老龄化社会行列的现状,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分析、表现形式、应对思路等方面探讨了面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我国人口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间接接影响;生态入侵引致的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效应;“贫困人口—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人口贫困”的恶性循环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放在战略高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群体存在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问题,正在多位地影响着我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阶段,但未来十年人口的四大高峰问题倪端出现: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高峰、流动人口高峰,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问题.在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中,人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尤其是在中国人口基数大、素质低、自然构成不合理、人口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尖锐矛盾的情况下,人口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口、经济、环境与城市发展共同组成了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只有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才会得到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才能找到解决一系列难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人口贫困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大多分布在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多,而且贫困程度深,治理难度较大,给新疆乃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的成因,既有区域发展的客观条件造成,也有人文因素的影响。反贫困需要建立长效的对策和机制,一是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汉语言能力;二是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三是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组织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合理有序流动,走劳务输出脱贫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主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往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变化特点以及在城市化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主要人口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当前城市化中人口变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市化带来人口过度向东南部大城市集中,造成城市资源超载和环境问题加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西部人口较少,影响国家安全与稳定;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严峻挑战;城市化发展同时加剧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国民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是每个国家政府最基本的职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间的协作越来越密切 ,影响国家安全的非军事性威胁因素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环境退化、生态安全逐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国家安全的重心正在悄悄转移。国家安全概念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侧重点。“热战”时代的军事安全 ,“冷战”时代的政治安全 ,世界或一国经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安全 ,会比其他方面的安全更受到关注。在今天 ,尤其是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中国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高度重视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性起步和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新秩序中最大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资源大国,人口问题在中国的发展中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国正在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促进世界的和谐政治建设。该文对如何架构既符合实际又合乎长远的国家人口安全战略,推动世界人口安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均衡将直接影响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并直接关系到婚姻、家庭及社会安全等重大社会问题.婚姻挤压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婚姻市场出现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农村的婚姻挤压程度高于城镇,低学历人口同样高于高学历人口;社会上出现了较庞大的光棍群体.  相似文献   

11.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63  
动、静态比较分析发现 ,我国生产的极化作用不高 ,人口的极化作用过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向东部地区不断集中的同时 ,人口没有相应地向那里集中 ,造成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高度失衡。鼓励中西部贫困人口向东部尤其是东部核心区域流动 ,是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云南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人口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云南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简述了产生生态问题的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的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根据云南50年来的人口统计数据论了云南总人口增长的未来趋势。最后对云南省的生态问题进行了人口因素分析,提出了缓解生态压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非正常因素导致的新增人口背离正常规律的波动,称为人口扰动。以人口扰动为切入点,分析陕西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非正常波动,借鉴人口再生产惯性理论构建人口扰动模型,测定人口波动规律,判断人口老龄化进程与人口扰动的关系。陕西省青年、老年人口规模均呈现出周期波动特征,两组人口波动周期相近,青年人口波动振幅略高于老年;波峰波谷交错出现;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将以100年左右为周期波动。人口扰动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仅靠社会保障、就业促进制度的完善难以彻底解决,必须依靠人口政策的调整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何楠 《经济经纬》2007,(2):91-94
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口在规模、结构及其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解决这些差异对新疆人口的合理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新疆数据,从人口空间布局、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人口聚集四个方面,剖析了全疆及南北疆地区人口的区域差异。为适应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需要统筹解决新疆人口发展问题,包括统筹新疆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也包括统筹新疆人口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公众的健康水平受到其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文章利用我国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同时包含生态环境与经济收入因素的公众健康影响模型,检验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状况以及经济收入、收入不均对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的健康,而污染治理投入能缓解污染的危害,同时收入公平性比绝对收入水平对健康影响更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走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公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增加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是十分必要的。经计量城市短期和中期人口容量,增加城市人口是可行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在短期内要受住房条件的制约,在中期受城市供水能力的影响,在长期上受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制约。部分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容量大于现实人口数,因此鼓励其增加人口乃是目前合理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8.
承载力这一概念从物理学范畴借鉴到生态学领域之后,对其研究不断扩大和深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入地关系紧张程度加剧,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吸引了更多学者、官员深入其中。长期以来,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支持派和反对派两个派别。本文在梳理承载力的研究历程基础上,重点提出研究入口的承载力要重点考虑并明确这样几个问题,即入口承载力标准和目标的确定、技术进步因素、入口及资源的空间流动、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育率水平的持续下降,我国不仅面临人口数量增长的困境,而且也发生了严重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基于教育资源稀释理论,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研究了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人口发展规律,从而论证了人口社会结构失衡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使生育率水平持续上升,导致人口发展进入高生育陷阱,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生育率水平不断下降,让人口发展滑入低生育陷阱,由此形成了人口发展的"Z"形变化规律,即在中等教育水平上教育与生育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在较高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上两者并无明显关联;(2)由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民族差距,那么在"Z"形人口发展规律的影响下,所有居民必然会逐步分化为两类,分别向生育率的高低两端集聚,从而就产生了人口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民族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地,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和Hausman-Taylor估计方法,验证了这种"Z"形人口发展规律及其所决定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不仅可以丰富当前的人口结构研究,而且对我国的人口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针对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