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中心城市,是重庆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础教育高地、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突出的战略地位。渝中区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是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其中金融业、商贸业以及中介服务业为主导行业,第二产业中的楼宇工业以及电力生产供应业为主导行业。通过对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市场条件、发展趋势的具体分析,提出对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农业为主体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等途径,促使产业结构在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78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例为46.1:36.8:17.1;1995年变为40.1:33.5:26.4;1996年又继续演化为36.6:35.6:27.8。上述变化表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然而,目前我市产业结构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加工工业低水平重复,产品档次低,新产…  相似文献   

3.
1999年预期目标实现,经济质量有所提高1999年,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了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缓解了经济下滑的速度,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已经实现。1999年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一)年初预期目标已经实现,一、二、三产业平稳发展。1999年,我国经济仍处于减速发展时期(GDP增长速度比1998年低0.7个百分点,比20年平均增长速度9.7%低2.6个百分点),但由于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调整了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4.
王明法 《经济地理》1994,14(3):70-77
1.发展房地产业的必要性1.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一个发达的房地产业“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更有必要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房产也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参与经济活动。另外,房地产市场也要与其它各种专业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2发展房地产业可以作为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的一个突破口与世界其它各国大城市相比,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够协调,第三产业比例过低…  相似文献   

5.
遵循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积极发展吉林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国际比较的启示左长青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九五"和下世纪前1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爱国  史江涛 《经济师》2008,(5):270-272
产业结构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山西省临汾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值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基础上,运用Eviews5.1计量经济软件测算了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适合临汾市产业发展的建议,为临汾市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多样化与专业化之争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长期热门话题,区域经济韧性概念为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多样化抑或是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视角。近年来,经济遭受2008年金融危机、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等外部冲击后,长期处于下行态势。基于2009-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对本市经济韧性起到提升作用,但会降低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产业结构专业化对本市和邻近城市经济韧性起到提升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保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必须把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第一项主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一决定,就要从找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并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探讨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使其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表现为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外,还必然.包含…  相似文献   

9.
陈颉 《经济论坛》1999,(22):26-27
一、我国产业结构亟待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一国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历史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都表明经济的迅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反之,产业结构调整后新的优势产业、先进技术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一是产业结构水平低。1995年,我国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第一产业20.6%,第二产业48.8%,第三产业21.1%。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协整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30年的广东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体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一、宁夏经济结构的现状及调整的必要性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结构也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到1999年,全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82%下降到20.1%,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由1952年的5%和13%上升到1999年的42.3%和37.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削弱,工业和服务业飞速成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抵住,经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但这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不足。1998年,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1%、50.1%和47.8…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矿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待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的开采破坏了煤矿城市的地质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因此相比于其他类型城市,煤矿城市的生态脆弱性较强。而在未来近五十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的比例仍将维持在50%~60%,煤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煤矿城市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加强对采矿迹地的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煤炭城市,实现自身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建设,城市建设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给水排水事业蓬勃发展。水是城市的血脉,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柱,只有“血脉”通畅完好,才能保障城市有序健康的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现代人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供水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影响的基础行业,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近20年来,我国水业投资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而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渠道,同时大量社会资金却又没有靠的进入投资通道。传统的水业企业在城市范围内形成相对垄断经营,在产业结构上却总体规模不足,市场化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适应水业的运营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娄美珍 《经济论坛》2002,(19):51-53
一、烟台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烟台市通过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1949年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9:6.63:14.47,1965年三次产业的构成为60.89:19.96:19.15,1986年三次产业的构成为34.8:41.79:23.41,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的构成为25.53:47.16:27.31,2000年三次产业的构成为14.3:51.8:33.9。从产业构成看,烟台市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国、云南省及滇中城市经济圈近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产业化在宁夏经济建设中的定位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要在农业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我们认为,这是符合宁夏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正确认识和选择。宁夏经济之所以落后,既有工业发展水平低,第王产业不发达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落后问题。因此,要发展宁夏经济,首先要振兴农业。1.从宁夏的经济结构看,仍然是以农为主。从国内生产总值看,1998年,一、二。三产业的构成为(%):21.4:41.3:37.3,产值分别为43亿元。79亿元和72亿元。但从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构成看,分别为380.4万人和140.8万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黄河流域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对城市类型进行划分,并通过莫兰指数、变异系数、斯皮尔曼相关性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经济韧性水平接近地区具有明显空间集聚现象,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和农、林、牧、渔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韧性存在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2008—2019年黄河流域各类型城市经济韧性波动较大,不同类型城市经济韧性差距整体呈现波动缩小趋势。(3)2008—2019年,黄河流域各类型城市经济韧性排名前两位的城市专业化类型主要是属于第三产业,排名后五的城市专业化类型主要属于第一、二产业。(4)对不同类型城市,人口密度均和其城市经济韧性显著正相关;除建筑业类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类城市外,金融发展水平同城市经济韧性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刘信  郭省 《经济地理》1994,14(1):70-74
北方内地型城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刘信,郭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城郊经济是在城乡结合部,依托城市经济辐射从乡村经济孕育、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区域经济,具有依托城市形成、以非农产业为主导的综合产业结构,其空间范围随城市辐射的加强由近而...  相似文献   

20.
1.乡镇企业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也就是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农村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以农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以粮油作物为主,第二、三产业基本上是空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农民不仅由穷变富,而且很多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也靠农业产业积累了很多资本。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农民凭借较早进入市场和灵活的经营机制,瞄准城市工业和市场空档,上了一批加工企业,乡镇企业由此诞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