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具有科学^道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因此,现代教育的构成越来越趋向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合作共育,这也是解决家校矛盾的根本途径。家校共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澡题。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并目与时俱进地创新,才能达到以孩子健康规律成长的最终效应,共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家校关系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家庭和学校共同育教育孩子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各地有许多学校在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无论是在家校合作的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家校合作的实践体系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颇具特色的有上海的“家校互动”,香港的“家校合作”,山东的“家校共建”,特别是成都在家、校、社三结合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校共育”。他们根据自身的区域特色,构建出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粟道中 《中国西部》2012,(27):54-55
我们以为真正的家校共育应当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以孩子健康、快乐、规育思想体系。 记者:有人认为,家校共育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得到大家认同的定义。您认为该如何对此定义? 刘良华:家校共育的确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不过,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可能是教育制度改革,包括学生评价制度改革、考试制度改革、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制度改革等等。家校共有黾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支持和支援。如果没有家校共育的支持和支援.学校教育改革只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记者:有人认为,家校共育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得到大家认同的定义。您认为该如何对此定义?刘良华:家校共育的确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不过,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可能是教育制度改革,包括学生评价制度改革、考试制度改革、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制度改革等等。家校共育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支持和支援。如果没有家校共育的支持和支援,学校教育改革只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张瑾 《重庆与世界》2017,(21):82-83
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应当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共同的、持久性的支持。做好家校结合,取得相应的社会支持,对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的家校关系乃至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呈现怎样的形态?如何实现几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乃至家庭、学校、社区整个教育联盟的发展?这是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自2003年就开始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经过近+年的实践研究,“泡家”教育的声誉已响彻全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2,(27):16
在家校关系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家庭和学校共同育教育孩子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各地有许多学校在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无论是在家校合作的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家校合作的实践体系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颇具特色的有上海的"家校互动",香港的"家校合作",山东的"家校共建",特别是成都在家、校、社三结合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校共育"。他们根据自身的区域特色,构建出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往往只重视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基础教育的家校合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旦孩子步入大学校园后,学校或家庭往往忽视彼此之间要搭建起一座合作的桥梁,共同  相似文献   

8.
仇英慧 《魅力中国》2012,(32):137-137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都影响着学校教育。孩子教育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众多的家长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家、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要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才能有的放矢地、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而家访是教师和家长、学生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翟秀华 《理论观察》2005,(3):100-101
幼儿园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与社会一体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于终身教育体系中,树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已开始成为我国幼教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2,(27):54
我们以为真正的家校共育应当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以孩子健康、快乐、规律地成长为最终效益的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雷振亮 《发展》2010,(1):114-1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如何有效地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来辅助学校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成为许多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家校合作、沟通、互动的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新型模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劳动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环节。家庭在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家庭劳动教育对提高青少年核心素养影响深远。但由于家庭、学校、媒体、社会等原因,当前家庭劳动教育在教育环节、教育内容、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和问题。加强家庭劳动教育需要提高家长劳动教育能力,构建家校共育的劳动育人格局,丰富媒体对劳动教育的宣传,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职业生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教育。它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我国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亟待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综合体,是与社会各个方面紧密相连、与时俱进的,同时将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进一步、理论化,促进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在全社会中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王嫣然 《黑河学刊》2023,(6):118-123
从系统耦合理论的角度考察,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幼儿园的教育系统、家庭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教育系统之间存在互动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前“家园社”协同育人存在“家园社”协同育人耦合度不高,耦合协调度不强,时间、空间耦合度不畅等问题。“家园社”协同育人实现耦合的关键在于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最大合力。基于此,提出策略可以统一教育系统目标,实现系统耦合;优化“家校社”发展,促进系统间相互耦合;提高“家校社”时间、空间耦合度。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与社会一体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于终身教育体系中,树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已开始成为我国幼教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林琳 《理论观察》2007,(2):119-120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传统教育与以自主性、等价性、竞争性、分化性为特征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已出现直面地冲突与碰撞。从教育观念的创新入手,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这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全面调整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构建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稳定和发展高校师资队伍,是实施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总之,实施创新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提到家校互动,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开家长会、做家访。随着现代通讯业的发展,家校互动平台走进了校园,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开通了24小时不占线的信息交互渠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2013,(26):2
从这里,解读教育……《中国西部》(教育)是国内唯一一本专注区域教育和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度报道刊物。组织教育专家对区域教育理念、教育引领经济发展路径、探索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办学特色、校园文化、教育改革等进行理论研究。解读区域教育发展特色之路。提炼挖掘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所形成的成功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经验,探析经济引领教育发展的密切关系:现已成功推动和宣传云南"三生教育"、四川现代田园教育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通过对区域教育的深度报道,引起政府高层和广大读者对报道对象的关注、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虎 《发展》2012,(12):104-104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从古至今,学校教育尤其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被家庭和社会赋予非常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遏制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态势。学校教育现存的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一定影响,如何全面改进学校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