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川省既是食用植物油生产大省,又是消费大省,目前食用植物油已完全由市场调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食用植物油的消费质量日益提高,消费数量持续增长,食用植物油的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都发  相似文献   

2.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障其供给安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收集整理了1978~2012年甘肃省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相关数据,运用速度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产量、供给、需求、消费量、库存消费比等方面,分析研究甘肃省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油料市场供给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油料作物种植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较低;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处于紧平衡状态,自给率仅为76%左右,省外购进的量远远大于外销量,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产量的增长,食用植物油缺口较大,同时存在种植品种与加工品种、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区域性产销不协调之处。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以自给为主,贸易调剂为铺"的供给模式,提出了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的政策选择,为甘肃省食用植物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学依据,对保障甘肃省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是膳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元素。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包装高档食用油消费量逐年增加。以甘肃省为例,中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年消费量在13.5万吨左右,占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的40%,主要是菜籽油和调和油,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由益海嘉里、中粮集团旗下的金龙鱼、香满园、福临门、鲁花、百合花、胡姬花。  相似文献   

4.
豆油是优质食用植物油,在世界食用油脂消费中占据首位,同时在 我国食用油市场上占有重要比重。在中国北方地区,城乡居民多年来形成了以大豆油为主的 食用油消费习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豆油的人均消费水平和总消费量呈现 出明显的增长势头,豆油消费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我国豆油的生产能力和年产量也在 90年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豆油的稳定供给 对我国食用油市场的稳定和食用油籽生产的发展已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 ,我国都存在豆油供给的短缺,而且这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用植物油的供应量和消费量究竟是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研究中国食用植物油供应量和消费量数据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研究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数据可能大大高于真实水平,造成统计数据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关于植物油产量存在三种重复计算;此外,现有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不够全面,缺少对在外餐饮和工业加工环节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统计,其结果是根据现有数据计算的植物油消费量过低。因此,为准确把握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供需状况,中国应加强对食用植物油供需数据的统计。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是胡麻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胡麻产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群体特征,主要集中在甘肃、宁夏、山西等产区;消费群体多为农村居民,消费方式主要为当地居民自留榨油或干炒食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胡麻的消费群体不断增加,消费人群由产区农民向大中城市消费者扩展。2006年开始我国成为胡麻净进口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胡麻属于油用亚麻,是一种耐寒、耐旱的作物。受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胡麻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7.
油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食用植物油是城乡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消费品。抓好油料生产,对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日,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恢复发展我国油料生产的有关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粮饲兼用玉米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人类肉蛋奶的重要来源,人均占有玉米的数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粮,是发展现代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最重要的原料。目前我国玉米产量70%左右用作饲料,而未来对动物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从消费趋势看我国畜产品消费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交易中也具有相当优势。  相似文献   

9.
8O年代随着国民经济成长和农村卓有成效的改革,我国人民“六五”时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七五”时期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开始减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持续增加,对水果、蔬菜、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的悄费量也在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民的食物消费相继迈入食物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阶段。90年代人民生活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主要是对动物性食品的增加以及食物消费的多样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将是很大的。因此,既要求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又要求农业不失时机地调整生产结构,同时,提高其结构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油脂是人类赖以生存最为重要的消费必需品,其食用消费又以植物油为主,而作为植物油在我国又以菜籽油为主要品种之一,在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顾2012年国家为抑制通胀,在库存充裕的情况下,加快临储油脂、油料的出库力度,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物价,致使油菜籽市场呈现以稳定偏强的走势。展望2013年,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及天气状况良好,南美大豆取得了历史性高产已成定局,使我国大豆到港量不断增加,而全球油菜籽产量在本年度也将实现恢复性的增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研究》2011,(4):43-43
我国的油脂油料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我国在提高国内油料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油脂油料的进口数量。并呈现出不断加速上升的态势。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4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9万吨.10年增长353%.年均增长35.3%:与此同时。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已下降到37%左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增加1994年全国油料产量预计达1692万吨,大豆产量达1372万吨,食用植物油产量达721万吨。食用植物油供给总量在750万吨左右。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农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将达4.6公斤,城镇居民人均消...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2月,中国烹饪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健康消费科学用油"倡议书》。《倡议书》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消费国,但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亟待改善,突出表现为人均消费量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浪费严重等。为了响应号召,倡导"少吃油,吃好油"的健康生活方式,本期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烹饪方式,并邀请营养学家对其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4.
食用油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植物油是重要的消费必需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作者针对我国食用油的快速发展带动油脂灌装机械地位凸显的状况,分析了食用油灌装设备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阐述了油脂机械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食用油灌装机械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我国食用油及其灌装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食用油安全问题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食用油消费现状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也是指可食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来源的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和芝麻油等等。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禽肉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长。目前,在肉类消费中禽肉消费名列第二,禽肉产品显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肉类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于实施基本生活消费品提价备案制度的公告》,明确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凡是粮食(面粉、籼米、粳米)、食用植物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食用调和油)、猪牛羊肉、牛奶和液化石油气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在一次性提高价格5%以上,或10日内连续提高价格累计达8%以上,都应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违者必须退回原价或降低调价幅度。  相似文献   

18.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食用植物油安全是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全国“两会”,诸多人大代表就我国食用油安全问题倾吐了心声。  相似文献   

19.
一、人体为什么每天都需要摄入油脂?这是因为脂类是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量都明显增长,年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2.2公斤提高到现在13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用植物油的供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食用植物油的供给、需求状况 1.1植物油供给水平与结构特征 1.1.1供给水平的发展变化 近10年来,中国食用植物油供给水平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995~2003年期间,中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从1136万吨增加到1338万吨,增长了18%;油料(中国大豆按统计口径归属粮食类,实际上大部分国产大豆用于榨油,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大豆归为油料)进口量从39万吨增加到2084万吨,成品植物油进口量从351万吨增加到536吨,进口量增长了2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