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郭春花)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协办的“德昌杯”2006年全国紧密纺纱技术研讨会于11月25日-27日在山东济宁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山东济宁市副市长段修龙、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任张怀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王竹林、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滕会诊、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邬建明、山东德源纱厂副总经理张韶辉以及来自全国13个省市78个单位的16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根据我国近年来纺织行业的热点问题之一紧密纺纱技术召开的。紧密纺纱机能够显著减少成纱毛羽、提…  相似文献   

2.
紧密纺纱1999年法国巴黎国际纺机展展出,我国从2001年开始引进到目前也有几年的应用经验。我国对紧密纺纱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虽在2004年北京国际纺机展时已有10余家样机展出,但和国外已成熟的紧密纺纱技术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近二年,通过合作生产、自主开发,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并已批量投入生产和出口,对促进我国紧密纺纱技术国产化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资讯     
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本刊讯(记者郝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要求,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去年12月18日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其中涉及纺织服装项目如下:纺织业01.新型纺纱技术02.紧密(环锭集聚)纺纱技术03.纱线筒子(经轴)染色动态质量管理(DQC)04.靛蓝牛仔布经纱染色技术05.精梳毛纺短流程纺纱工艺技术06.苎麻带状精干麻的生产技术07.全成型无缝内衣技术08.针织布连…  相似文献   

4.
紧密纺纱是纺织行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纺纱技术。在国外尤其欧美国家,使用紧密纺已经十分普遍,欧美国家90%以上环锭纺纱均将采用紧密纺纱技术;亚洲的紧密纺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械、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企业对纺纱设备生产效率、能耗以及成纱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适应用户对纱线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公司2011年引进2.7万锭日本丰田赛络紧密纺细纱机,用来生产高档纤维素纤维纱线。运用赛络纺和紧密纺相结合的生产技术生产的赛络紧密纺纱线具有条干好、强力高、毛羽少的特点,是传统环锭纺纱线无法比拟的,与赛络纺纱线相比布面更光洁、顺滑,开发赛络紧密纺细号纱,是提升产品档次的重要途径,附加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协办的"同和杯2008年全国紧密纺纱技术开发应用研讨会"将于2008年7月25~26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发展紧密纺谨防触犯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远 《中国纺织》2005,(9):82-84
国产化创新是关键 国际上紧密纺纱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过程,紧密纺纱设备已被多家纺机厂商成功实践和推广.近年来国内纺机厂商也纷纷致力于紧密纺纱设备的研发,力图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结构,为推动国内环锭纺纱的技术进步而不懈努力着.  相似文献   

8.
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于2000年8月28日成立运营,是由华润收购原聊城棉纺织厂重组改制而组建的,为华润集团的全资纺纱企业。现有棉纺生产能力20.3万锭,其中紧密纺纱锭6.3万锭,均为国际一流纺纱生产线,并配备与欧洲接轨的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和国际先进的监  相似文献   

9.
国产芳纶紧密集聚纺加工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芳纶紧密集聚纺加工技术及其产品开发项目是由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于2007年12月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标准所要求的优等品质。国产芳纶紧密集聚纺加工技术及其产品开发项目是根据国产芳纶的特点,采用紧密集聚纺纱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普通环锭纺纱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已有的气动凝聚紧密纺纱设备中有四种典 型的凝聚结构形式,其凝聚元件的特征见表 1 。 表 1 四种紧密纺纱结构的凝聚元件特征表 目前国内研制的气动凝聚式紧密纺纱设备基本上都采用柔性网圈作为凝聚元件,凝聚类型集中在表 1中的“ ”型和“ ”型,其中“ ”型更便于在普通环锭精 C D C纺机上改装。国内申请专利的气动凝聚式紧密纺项目中 90%以上都采用柔性网圈作为凝聚元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立达机械公司虽然没有生产柔性网圈的紧密纺纱设备,但其在中国申请的 30多件紧密纺专业中, 40…  相似文献   

11.
一、新型纺纱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棉纺领域中有五种实用的、倍受关注的纺纱方法,即环锭纺、转杯纺、喷气纺(包括喷气涡流纺)、摩擦纺和紧密纺。环锭纺纱方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故又称传统纺纱,而后四种纺纱方法都是在近几十年甚至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故统称为新型纺纱方法。这四种新型纺纱方法都是在总结环锭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应用高新技术如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而研制成的各具特色的新型纺纱技术,因此,它是纺纱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各种新型纺纱的纺纱原理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风格等均与传统环锭纺纱有较大区别。1.1…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环锭纺纱技术通过不断改进与技术创新,在多种纺纱技术共同发展中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在目前的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中,紧密纺、赛络纺、低扭矩纺、嵌入纺等四种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不但显著提升了环锭纺纱线品质档次,还拓宽了环锭纺纱的应用领域,是对环锭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紧密纺是纺织行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纺纱工艺技术。自1999年巴黎国际纺机展第一次展出紧密纺细纱机以来,紧密纺的推广和应用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专家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将有100万锭的紧密纺,而到2010年,我国紧密纺将达到300万锭。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法国巴黎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了生产紧密纱(compact yarn)的环锭细纱机,成功地减少了细纱产生的毛羽飞花,并能提高纱线强力及耐磨强度,在普通环锭纺纱技术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进步。生产这种紧密纺环锭纱的立达公司及绪森公司,清泽公司已向市场投放整机设备。紧密纺环锭纱不仅使纱线外观、纱线结构及物理性质有很大提高及改善,而且为高档织物及服装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纱,本文对紧密纺环锭纱的有关问题作了详细讨论,认为紧密纺环锭纺纱技术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非棉纤维纺纱技术主要有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技术、转杯纺技术。青岛大学纺织工程系主任邢明杰指出,三种技术在一些关键环节尚需改进。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在目前的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中,紧密纺、赛络纺、低扭矩纺、嵌入纺等四种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不但显著提升了环锭纺纱线品质档次,还拓宽了环锭纺纱的应用领域。专家点评:未来,新型环锭纺纱技术需要改造加捻部分、喂入牵伸部分等机构,改善成纱品质。  相似文献   

16.
紧密纺纱技术因其在减少成纱毛羽,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比普通环锭细纱机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我国纺纱领域的热点。国内企业近几年相继研发、生产了国产紧密纺装备,并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完善着这一技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作为学术交流组织机构,适时推出的紧密纺经验技术交流会在推广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讨论了目前新型纺纱技术中最为成熟,最有价值的几种方法:转杯纺、喷气纺、紧密纺和复合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认为它们在纺纱机理、成纱结构、成纱性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各有特点,提出应充分利用不同纺纱方法的不同特点来开发产品,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纺纱方法的技术及其装备。  相似文献   

18.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再生纤维喷气涡流纺高档化应用及其产品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喷气涡流纺纱技术相对于其他纺纱技术具有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少、易维护、易管理、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喷气涡流纺纱装置可以像流行的紧密纺一样。纺出紧密、光滑、毛羽少、手感好的纱线外.还使纱线具有密度高、双重结构、爽感性好、耐洗涤性好以及  相似文献   

19.
紧密纺纱是由凝聚区将纤维束紧捻成纱线——它置于牵伸系统后方,使得纤维束在捻紧—成纱时,形不成三角区。因此,避免了不需要的纱线毛羽和纱线强度的减弱。在纱线毛羽和强度方面,紧密纺纱线质量远远优于传统方式的纱。目前,无论是质量最好的机织布服装还是针织服装都用的是紧密纺纱线。迄今为止,纤维束的凝聚都是由吸风完成的,形成吸风耗电多,而且气动紧密纺装置成本贵,形状复杂,而且需要精心维护。RoCoS,RotorcraftCompactSpinningSys-tem,可克服这些缺点。它不用吸风而只采用机械——磁铁的原理工作。RoCoS可确保最佳凝聚。它简单、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纱技术越来越先进,由不断升级的传统环锭纺,到成熟的紧密纺,再到热门的涡流纺等等,各种新型纺纱技术的出现,为纺织品的丰富多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型纺纱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为了解如何应用和创新纺纱技术,笔者针对目前盛行的几种纺纱技术做一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