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民的跨期消费选择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本文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用于我国资本市场,对居民消费、利率与股票收益率的联动进行了广义矩法检验.检验结果对于资产收益率种类以及工具变量具有较大的敏感性,但数据与模型之间的拟合比较好,结果无法拒绝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此,不能否认消费增长率与利率、股票收益率之间的联系是存在的,我国居民的消费波动会对利率与股票收益率施加影响.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调控,这将有益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产定价既是现代金融的核心,也是许多困惑之所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本文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效用成本做了重新思考,引入"效用成本风险异质性"的概念,并将效用成本区分为"消费效用成本"和"风险效用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新形式,并对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偏好与资产收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模型是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将经济主体的习惯因素纳入到资产定价之中,由此推进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习惯模型已经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研究,而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中国则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本文利用外在习惯偏好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偏好与资产收益进行分析。GMM结果是混合性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数据,GMM结果无法否定外在习惯偏好模型,因而无法否定习惯因素在消费与资产收益分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comsumptionbased asset pricing)理论是近20年来逐步形成的。一般性和统一性是其显著特点:(1)它将消费选择理论延伸进了不确定性领域,传统的消费选择理论可以被理解为该理论的一个特例;(2)它“统一”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以及非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从而成为资产定价领域的一个一般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徐爽 《财经研究》2005,31(8):76-88
文章建立了一个有政府的动态资产定价模型.政府被模型化为具有垄断力量的市场参与者,它可以利用自己的税收和交易行为影响市场.我们求解了一个政府先行,私人跟随的均衡,得到了一个资产定价的双因子(总消费因子和税收因子)模型.文章证明:资产的超额收益不但取决于与总消费的相关性,还受与政府税收相关性的影响;资本市场的波动行为依赖于税收的随机模式.我们的模型预言,在一个政府作用比较大的经济体里,如果忽略政府的作用,单因子的ICAPM可能低估均衡的股权超额收益.同没有政府的经济相比,有政府经济中风险资产的波动率会更高.分析还表明:在动态资产定价模型中引入政府行为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险基金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并证明了基于风险基金的CAPM模型。基于风险基金的CAPM模型描述了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 ,其中资产的风险定义为资产收益率与风险基金收益率的协方差除以风险基金收益率的方差。作为应用例子 ,本文使用基于风险基金的CAPM模型证明了著名的CCAPM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刻画资产定价因子随宏观经济状态时变性,本文通过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个指标定义经济状态,建立宏观经济状态下的条件资产定价模型。研究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此模型能够显著改进CAPM模型的效力,其定价效力甚至优于多因子模型。进一步研究表明,宏观经济通过两个维度影响资产价格:第一,多数资产在衰退时期对市场风险更敏感,其代表市场因子的贝塔系数大于复苏与过热阶段;第二,小市值公司的贝塔系数均值及波动性大于大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承担更高的风险收益。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国无风险利率与股权溢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仁和  王智斌 《现代财经》2005,25(4):21-23,80
按照传统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中国股市的高股权溢价只能由投资者的高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但是这又会产生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之谜,因为投资者相对风险厌恶系数高时,其时间偏好率为负,明显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9.
由于低收入居民缺乏金融资产,无法通过消费与投资选择,直接影响资产收益率,因此,利用全国人均消费数据来检验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可能会导致设定偏差.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数据检验了收入约束假说,考察了是否高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与CCAPM更为一致.CCAPM在各收入组的表现是不规律的,收入约束假说没能通过实证检验,将收入约束纳入到CCAPM的研究中未能解开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10.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陈彦斌  周业安 《经济研究》2004,39(6):117-127
如何刻画投资者行为是资产定价理论 50年来发展的主要脉络。在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 ,通过修正投资者的效用函数而发展起来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对投资者行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构造了行为资产定价的一般均衡研究框架 ,指出了此框架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区别 ,并在此框架下 ,综述了当前流行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文章最后分析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宋丽平  胡晓轩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130-131,160
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界和财务界最为关心的主题之一。近年来,国际上认为流动性是市场交易的基本需要,流动性风险因素对资产定价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流动性风险含义、影响因素和度量方法的分析,结合调整的资本资产定价的研究,指出流动性风险对预期收益的影响在资本资产定价中应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只考虑系统风险,并假定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样化消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真实世界中给风险资产定价。风险中性的世界是一个假想的世界,在风险中性的世界中所有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用无套利的方法得到。  相似文献   

13.
张楗炆 《经济研究导刊》2015,(9):134-136,139
通过建立Engle(2002)提出的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模型DCC-MVGARCH来计算时变的市场收益对市场总流动性相对变化的敏感性(协方差),进而建立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从时间序列角度研究市场总流动性风险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市场风险溢价、市场收益对总流动性变化的敏感性风险溢价以及流动性相对变化的波动性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票市场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是否存在股权溢价一直是国内研究学者争论的问题.本文选取我国股票市场1991年到2008年的数据进行股权溢价的计算,并以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考虑消费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验证我国是否存在股权溢价,结果发现我国存在很高的风险溢价,而模型却不能对其进行解释,主要是消费和风险收益的相关性很低。通过对我国股权溢价的研究,提出研究风险溢价,对投资者和政府决策的意义重大.对投资者来说,关注分析股权溢价,能够作为合理分配资产进行投资的一种参考方式;对政府来说,监管股票市场需要首先了解股票市场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控股票市场,完善市场。  相似文献   

15.
论消费习惯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跨时可加的,并且假设投资者每期的效用由本期的消费水平确定,这就是典型的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这种模型所导出的结论遭到实证结果强有力的挑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股权溢价之谜”、“消费平滑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等。为了解释这些“难解之谜”,一种典型的做法是对传统的跨时可加的效用函数进行修改,消费习惯的引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本文试图对这一方法进行综述,对消费习惯的经济含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消费习惯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考察了经济上未受约束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是否比受约束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更符合CCAPM,在参与约束的背景下,许多消费者缺乏直接影响均衡消费支出和资产收益率的金融资产,其跨期分配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利用总量消费数据来检验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有可能会导致设定偏差。本文利用广义矩法(GMM)考察了在我国收入差距的背景下,受约束的消费者和不受约束的消费者对于CCAPM的影响。对代表性经济人进行了重新设定。从而拓展了对代表性经济人的假设。利用消费性支出与资产收益率的GMM检验结果是不支持收入约束假说的。将收入约束纳入到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分析中并未改善该模型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陈晔  杨再步  宋旭文 《当代财经》2006,(7):33-37,53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CCAPM模型和递归效用函数的随机折现因子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厌恶度远小于成熟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厌恶度,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也处于不合理的负值区间。同时,相关实证结果也不支持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理性预期”和“权益资产溢酬之谜”。  相似文献   

18.
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关系,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定价思想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中国1991年至2003年期间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对两大谜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两大谜团存在与否的结论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不能为理性定价学派与非理性定价学派孰是孰非提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异质性财富偏好和资产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斌  周业安 《经济学》2006,5(2):361-378
Bakshi和Chen(1996)在代表性投资者经济中提出了基于财富偏好的资产定价模型。本文研究了在异质性投资者经济中财富偏好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如果风险资产的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那么资产市场具有两基金分离现象。本文首先证明了基于风险基金的资产定价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证明了如果定价的基准是单个的投资者的最优消费和财富时,那么基于财富偏好的资产定价模型成立。但是,当定价的基准是总消费和总财富时,基于财富偏好的资产定价模型不能成立。也就是,不能在异质投资者经济中将Breeden(1979)的经典CCAPM模型推广到包含财富偏好的资产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周慧 《当代经济》2016,(26):116-117
金融资产定价是现代资产定价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综述,行为资产定价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消费资产定价模型(CCAPM),借用不同的效用函数来反映不同的投资者偏好,比如财富偏好,损失厌恶,习惯形成,追赶时髦,嫉妒等等.二是在进行资产定价时直接考虑投资者心理因素,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分析的过度自信,保守性偏差等认知偏差,用模型量化此类偏差然后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均衡时的资产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