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玉春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22-32,124,125
针对资本管制对商业银行冒险行为的管制效应,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资本管制在银行业不同市场结构中作用机理不同,并提出"资本管制效应"假说。然后利用61个国家421家银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集中度低的市场中,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低,具有为增加特许权价值银行采取冒险策略的动机,资本管制能有效减轻其风险行为;而在高集中度市场里,对银行冒险行为管制效果不明确。考虑到金融业发展、法律效应及国家和银行其它相关潜在因素的影响,结论仍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韩国金融危机中银行特许权价值降低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素静 《现代财经》2005,25(12):33-37
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银行许可证使得银行更有激励去监督其所提供贷款的公司,更有激励进行贷款组合的风险管理,从而直接保证经营者不采用道德风险的行为,因此它对于银行稳健经营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对韩国经济危机中银行特许权价值进行实证分析,能够看出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特许权价值降低和金融风险增大倾向。  相似文献   

3.
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也关系着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视角,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本文将特许权价值的约束设定纳入DLM理论模型,从效率和多元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特许权价值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230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增加来自效率渠道和多元化渠道的特许权价值,进而实现银行风险承担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存款竞争与利率竞争,造成了市场相关特许权价值的丧失;对于地方性、小规模和低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化解效应”更为突出;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风险化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先弱化后强化的U型影响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以金融体制市场化和机构转型升级这种“合意”的方式促进金融稳定,也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高质量推进银行业数字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78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研究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改善银行经营绩效,其中,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会提高银行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成本收入比。相比区域性商业银行,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更大程度地改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面对收紧的宏观审慎政策,银行可以通过约束风险承担行为的方式改善经营绩效。此外,市场竞争对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市场竞争会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经营绩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洪正  申宇  吴玮 《经济学(季刊)》2014,(4):1585-1614
本文以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为例,实证检验了银行高管薪酬激励与房地产信贷风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高管薪酬与房地产信贷风险呈现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高管薪酬开始增加时银行有较强的冒险动机,房贷增速加快,当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薪酬继续提高,银行将趋于保守,房贷增速降低。而且不同类型银行间具有明显差异,平均而言,提高高管薪酬使得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更容易冒险,而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则更可能变得谨慎。  相似文献   

6.
中国私营传统银行的公司化始于民国初期。私营传统银行的公司化,在充实银行资本、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促进银行业现代化及银行业结构改善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过,此时私营传统银行的公司化,过于看重资本的筹集而轻视银行的转机建制及管理现代化,因而存在经营非审慎、业务投机化和脆弱性高的问题。可见,民营银行公司化,不能仅着眼于融资,还要重视银行内控机制的建设,改善银行管理,审慎经营。  相似文献   

7.
2009年以后,我国的次级债券市场迅速发展。通常认为次级债券的发行能形成一类主动参与银行公司治理动机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将有激励去激励、评估和定价银行的风险,从而能提供一种市场约束的方式。全国银监机构对干市场约束在银行监管、保障银行业稳健经营中发挥的作用也非常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市场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了次级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不仅会影响银行自身经营的稳健性,而且也有可能危及整个银行业甚至金融业的稳定和安全。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特许权价值是影响银行风险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文章从经济学角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博弈模型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中银行业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机理,为研究防范和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莉萍 《金融评论》2012,(3):41-54,124
从自由银行时期至今,商业银行一般都有严格的进入限制。在此背景下,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什么要复制银行,为什么能复制银行?本文通过梳理自由银行时期前后英国和美国的银行特许权演变历史发现,复制银行的动力包括两种因素。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特许权内涵在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发钞特许权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短期债务等普通业务特许权,与此同时,特许权价值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自身活动表外化等因素则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呈现整体放松趋势,尤其是约束影子银行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货币市场的证券发行和信贷资产投资主体资格——的法律都得以放松。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均源于一种思想——自由银行业思想的反复回归,最终促成现代影子银行体系得以复制银行功能并获得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资本为基础的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基于监管资本的绩效评估能够很好地达到监管要求,但风险衡量的敏感度差,不利于银行价值的实现。将经济资本引入银行绩效评估,使银行对风险的把握更加精准,同时,将RAROC作为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会使银行资本和资产运用更充分,从而真正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垄断的特点造成了其成本高昂的困境;但为了银行的稳健运营,监管部门进行一定的银行市场准入限制,从而防止银行业过度竞争,提高其特许权价值也是必要的.这就在保护垄断和降低银行成本间形成二难.针对这一难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保证银行业适度的竞争环境、加强银行内部成本管理及加强银行外部监管等方面入手,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成本高昂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特许经营是现代餐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区位选择对经营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对特许经营的概念及开展特许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区域、区位三个层次入手分析内、外资餐饮企业区位选择的现状,揭示其区位选址规律并进行比较,指出了内资企业存在的差距,并对特许经营模式内、外资餐饮企业的区位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资本引入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弛 《技术经济》2007,26(5):67-72
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是国内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对引入国际资本后可能产生的各项效应进行分析,继而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前后各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度,说明其变化情况;并以可能造成效率变化的因素为自变量,银行效率为因变量建立线形回归模型,发现资本充足率高低对银行效率并无直接影响,但产权结构与银行效率显著相关。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金融创新的代表——金融产品专利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强化竞争优势的法宝。通过对当前中国内外资银行金融产品专利数量及质量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和专利申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专利领域的竞争优势尚未确立。因此,为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银行业需要加大金融创新,加强行业合作,运用技术和法律双重武器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ovides evidenc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royaltiesand upfront fees in share contracts by examining how state franchisetermination laws affect franchise contracts. The results areconsistent with the joint hypothesis that the two-sided moralhazard model explains the terms in franchise contracts and thattermination laws increas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franchisoreffort (due to the extra effort that is required to controlsystem quality). I find that franchise companies that are headquarteredin termination-law states charge significantly higher royaltyrates than companies headquartered in other states (around 1%higher). Correspondingly, the initial franchise fees are lowerfor companies headquartered in termination states. Overall,franchisees appear to pay a higher price for franchises in stateswith protection laws. Consistent with a basic tenet of law andeconomics, price adjustments appear to offset at least someof the transfer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implied by the laws.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银行业集中度作为银行业结构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市场准入和经营范围的监管对一国银行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国内银行市场准入的限制会增加银行业集中度,加强外资银行准入的限制则会降低银行业集中度;(2)发展中国家对于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限制更敏感;(3)发达国家对于银行从事保险和房地产业务的限制更敏感。拓展模型结果显示,放松外资银行准入会强化银行经营范围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和比较.运用单因素指标分析法,将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分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不同侧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运用DEA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之间效率的差异.两种评价方法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中国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中的5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要明显好于国有商业银行。最后,提出提升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及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通过发股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吸收优质资产,利于形成股权多元化、进而逐步摆脱不良贷款高、经营效益低、风险控制脆弱的困境。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境内发股上市的法定条件及相关监管标准,对于境外主要交易所对拟上市公司上市融资的实体与程序性要求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之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银行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的外汇敞口风险、客户外汇风险和折算风险日益显著,汇率风险管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应在新的汇率机制下尽快转变风险管理理念,在较为准确地对汇率风险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汇率体制改革深化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和金融创新的契机,对汇率风险进行主动的控制和管理,最终建立全面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真正实现获取风险收益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