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企业职工有机会在有所选择的情况下为自己谋划未来。但是,另一方面,企业年金基金的市场化运作也给职工的未来生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此,需要对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实施监管。先借鉴国际经验介绍了年金监管的两种基本模式、两种监管模式下的投资收益对比,然后就江苏省的年金制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江苏省的企业年金监管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逐年增加,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养老金空账问题日趋严重。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日益成为中国养老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了从加强宣传,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四个方面完善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希望能推进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年金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国家养老保障负担压力的今天,企业年金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的企业年金基金制度尚处于发展初期,企业年金基金运作模式复杂、涉及主体众多、相关的监管制度仍处于形成阶段,各运营管理主体及政府监管机构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如何对企业年金基金实施有效的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年金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两法)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规范的企业年金制度实施需要设立规范的年金受托人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多个当事人、中介机构、监管机构,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企业年金完善的监管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多个监管机构相互协调,以提高对企业年金整体的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改革核心是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控、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重点是使企业经营由原来的政府单独监管转为政府与社会共同监管,进而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和社会共治意识。通过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可判断,当前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改革虽存在路径依赖,但其程度仅处于"中低度"状态且属于"非完全锁定",应采取适当措施突破路径依赖的束缚。为实现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不断优化,应加快建立监管制度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配套制度、稳步落实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历史不长,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年金发展比较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发展和建立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企业动力不足、企业年金制度不规范、企业年金监管机制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缺失以及资本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现状及其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在借鉴典型国家企业年金经验的前提下,结合我过当前的国情,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年金现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媛 《经济论坛》2009,(16):104-105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狭窄、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国家对年金缺乏统一制度,年金经营手段运行情况不佳,保值增值面临困难,不利于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建立等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增加参加人数,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为年金发展提供空间,发展自愿的、缴费确定型基金积累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信托制度,完善以税收制度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扩大年金的覆盖面,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年金在保障老年人生活方面的作用愈显重要,以至于在许多发达国家,其成为退休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也提出了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但由于对企业年金的性质不明、政策不到住等原因,企业年金计划一直发展缓慢。本文首先回答我国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一些理论问题。我们认为,企业年金是现代多层次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子制度;其个人账户积累是个人产权,应受到法律保护;我国的企业年金是以信托方式管理的、自愿性的、基金制、供款基准制计划。其后,本文从税惠待遇、治理主体、多元化给付三个方面对我国的企业年金进行制度设计。最后本文全面论述中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准入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外部监管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是现代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二支柱,是我国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颁布,我国企业年金运作的主流模式被定格在信托方式上,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信托型企业年金监管制度.文章从企业年金信托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监管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我国监管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芮秋会 《时代经贸》2008,6(3):33-34
企业年金是现代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二支柱,是我国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颁布,我国企业年金运作的主流模式被定格在信托方式上,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信托型企业年金监管制度.文章从企业年金信托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监管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我国监管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替代率是企业养老保险方案设计的关键参数,也是政府制定社会养老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年金是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国未来养老体系的健康发展.对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研究发现,基本养老镏金与企业年金对参与人的经济影响并不确定,因此,制定养老金政策须考虑相关的限制条件,政策倾向应有所差异和侧重,以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受益人利益及其财产保护是企业年金计划的核心目标。基于信托和委托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和运作体系。既是受益人财产制度的创新,又是受益人财产风险的根源。由于利益主体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和机会主义行为。会出现产权交易申的转移保留权、既得受益权、投资决定权、制衡监管权以及风险补偿权等问题,损害了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因此,为了保护年金计划受益的利益及财产,需要界定利益主体间的权能结构关系,强化其合意行为并控制其机会主义行为,重视其间的利益捆绑机制,在信托和委托多重代理关系中寻求利益激励与约束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13.
构建企业绿色制造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和公众拉动为主导的三种企业绿色制造动力模式。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将驱动因素分解为企业绿色制造的影响因素指标量表,并构建企业绿色制造动力因素模型。通过调查问卷获得企业绿色制造动力来源的微观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和调整,拟合出我国企业绿色制造动力模式的路径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制造动力模式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公众拉动和企业主动为辅的动力模式。在绿色制造的驱动因素中,行政监管力度、政府制度建设水平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是企业绿色制造的三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出口非正常低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非正常低价现象,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这种非正常低价进行归纳分析,提出界定方法,并从产业结构、企业和监管三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认为非正常低价的"株连效应"会使质量过得硬的"中国制造"也受到牵连、诘难。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促使出口产品价格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5.
侯鲜明 《经济与管理》2004,18(10):84-86
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从法学角度分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中国公司法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即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机关分别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该模式的确立,是由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决定的,以公司治理的效率和公平为价值取向,借鉴了“三权分立”原则和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宏观与微观权力关系的渐进式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企业转型,企业的宏观权力关系从完全附属于政府主管部门、"五龙治水"、国资委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能、到海外投资者对国有股东形成制衡.在微观权力关系上,企业的经营者由政府官员性质、行政性"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到海外投资者选派的独立董事代表的进入,加强了对"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约束.总的来看,这种政府主导型的改革对企业转型和宏观权力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微观权力格局的转换仍然相当艰难.  相似文献   

17.
吕建锁 《生产力研究》2005,(6):104-106,F0003
企业改革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与政府财政改革相辅相成。一方面,通过重新构造企业制度使之成为独立的市场营运主体,以改变政府财政状况和促进公共财政模式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财政通过规范内部运作方式、明确支出范围和完善监督机制,以推动企业发展。两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与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有企业具有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双重职能,具有公共性和竞争性双重性质。因此,承担社会责任与其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是不相矛盾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应更上一层楼。建设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要形成良性的制度,要处理好企业、员工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的关系,加强国有企业道德建设,探索和建立国有企业与社会责任相适应的组织体系,不断创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探索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在有效监督体系,探索有效政府企业互动机制,创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式,充分履行国资委的管理责任,完善监督和考核办法,研究制定标准化的社会责任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政府补助、内部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创新系统。建立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系统内,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最显著,政府补助次之,政治资源最弱;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绩效能够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积极反馈,该反馈作用是快速响应的。此外,企业资源和创新绩效冲击对政府补助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期政府补助主要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政府与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博弈模型,采用拟生灭过程演化博弈分析了不同的环境税水平下主体博弈的演化均衡状态以及实现协同治理的环境税制条件,并分析了环境治理博弈突变率和主体学习能力对主体博弈演化均衡状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治理主体博弈的演化过程中,环境税率对政府和企业协同治理的实现存在门槛效应,并且在不同的政府监管力度差异和企业治理力度差异条件下,环境税的门槛效应存在差异性;环境治理主体的学习能力降低和治理系统突变率提高都会显著降低主体间的协同治理状态的稳定性。最后为促进我国政府与企业环境协同治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