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作研发是解决研发资源瓶颈和提升研发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跨越组织边界,研发强调非标准化与突破.当前基于标准化制造的管理控制系统无法适用于合作研发,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系统需要针对合作和研发的两重目标和特征进行综合定制.文章从合作研发基本目标出发,依据管理控制基本原理,界定了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的定义、目标特征和原则,构建了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具体框架.研究结论有助于指导企业科学建立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系统,提升企业间合作研发的质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合作研发是解决研发资源瓶颈和提升研发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跨越组织边界,研发强调非标准化与突破.当前基于标准化制造的管理控制系统无法适用于合作研发,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系统需要针对合作和研发的两重目标和特征进行综合定制.文章从合作研发基本目标出发,依据管理控制基本原理,界定了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的定义、目标特征和原则,构建了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具体框架.研究结论有助于指导企业科学建立合作研发管理控制系统,提升企业间合作研发的质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网络外部性环境下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三种合作研发模式下的研发策略,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以及合作模式对企业研发策略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供应链完全合作的利润分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偏好于生产高网络外部性的产品,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完全合作模式进行生产和研发合作,并采用按研发投入比例分配利润增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构建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利益分配方式对供应链纵向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找出了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以此防范联盟道德风险,提高成员研发投入。研究发现,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中,平均分配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激励成员提高研发投入,因此,供应链纵向研发联盟应采用平均分配来促进合作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与大学组建研发团队和成立研发公司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较为普遍的合作模式。通过构建数量模型我们发现,在监督不可行的情况下,企业与大学采取组建研发团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比成立研发公司的合作模式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但是,在监督可行的条件下,企业与大学采取成立研发公司的合作模式,比组建研发团队的合作模式,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后利用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快速变化,浙江同质化产业集群的低成本优势日渐减弱、生产活动的利润空间也被不断压缩,迫切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集群技术升级。然而,由于合作研发的高风险性及其特殊公共品属性,合作研发存在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现象。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运用仿真模拟研究了浙江同质化产业集群中的合作研发机制与行为,并深度分析了合作研发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碳交易机制下供应链企业横向减排研发策略选择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考虑两个减排研发效率不同的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构建碳交易机制下政府和制造商决策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选择减排研发竞争和研发合作的效果。结果表明:与研发竞争相比,制造商选择研发合作必定会降低研发效率较高企业的净碳排放量、利润以及整个国家碳排放总量,研发溢出率较高时会降低研发效率较低企业的净碳排放量和利润,研发溢出率较低时会增加研发效率较低企业的净碳排放量和利润。因此,提出适当鼓励减排研发成果在制造商之间溢出、补贴参与减排研发合作的制造商、鼓励制造商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契约,促使制造商选择减排研发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产品差异化的Betrand模型中引入具有需求创造效应的创新,构建一个异质性厂商进行合作研发和价格竞争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异质性厂商合作研发的最优研发投入以及研发成本的分摊机制.研究发现,异质性厂商间合作研发的最优研发投入水平和成本分摊比例主要取决于市场容量、自身价格效应、交叉价格效应及研发的需求创造效应;根据自身价格效应、交叉价格效应及研发的需求创造效应确定合作研发成本的分摊比例时,基于Betrand竞争的异质性厂商通过合作研发可以提高其均衡价格、产量和利润.  相似文献   

9.
文章考虑研发过程中存在因技术风险导致研发失败的不确定性,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如何通过现实中常用利益分配策略的优选防范行业内合作研发中的道德风险,激励合作伙伴提高研发投入,促进合作研发成功.研究表明,技术风险较大或市场收益率较低时,行业内合作研发宜采用比例分配策略;技术风险较小或市场收益率较高时,则宜结合其它条件选择分配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要想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除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外,促进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合作研发也是一个策略选择.本文试从我国合作研发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合作研发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behavior of not-for-profit enterprises. In particular, using a familiar model of cost-reducing R&D with spillovers, we examine strate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labor-managed firms in a duopoly. Research spillovers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labor-managed firms. Among four market scenarios involving (i) competition in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ii) cooperation in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iii and iv) competition or cooperation in research and the reverse in produc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research is greatest under full cooperation, while output is greatest under full competition. Output and R&D are the lowest in the case when firms compete in research, but form a production cartel. The degree of research spillovers has a crucial bearing upon these rankings. Some of these results differ from those for profit-maximizing firm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research spillovers on employment (output) are shown to depend upon the nature of the underly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需求日趋主动,创新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成为全省推动自主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翟美荣 《价值工程》2013,(30):260-261
产学研合作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果低下的现实问题,从五个方面体系出发,构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法制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蒋东晖 《价值工程》2014,(22):249-250
高等职业院校与校办企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侧重于产学,采取工学交替方法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校办企业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功能单一问题,有利于学生教育免费机制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形成。本文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工厂吉祥置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校办工厂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晔  裴霖 《价值工程》2013,(30):16-19
文章研究了基于定量分析的产学研合作风险问题,分析了产学研合作风险的特征,找出影响产学研合作过程及结果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产学研合作风险的测度指标;探究产学研合作风险的全局因素,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内部关系,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对不同风险因素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6.
刘刚 《价值工程》2011,30(31):11-11
产学研合作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是发挥市场各主体资源优势的有效机制和方式,科学认识和界定产学研合作本质性特征有助于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制订相关政策与措施,从而提高产学研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17.
张玉洲 《价值工程》2012,31(14):277-27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革,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是关系到高等工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不同层次为方式,全方位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志 《价值工程》2014,(8):271-272
本文围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游戏专业教学工作室的校企合作项目化实践课程展开分析,从工作室的设置、运行过程与方式以及运行评价等多方面阐述了该工作室的发展状况,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游戏设计与制作课程体系开发"的教学研究,探索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上海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大起大落,公司进入蜕变期。研究表明,上海汽车蜕变期突破资本运作发展瓶颈,其特点包括资本运作重点放在整车生产研发主营业务上,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并提高产业链上的控制权,关注上海以外市场的扩张与合作机会。但是,连年并购行为已损耗了上海汽车的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上海汽车存在财务危机隐患加大的危险。对此,上海汽车通过不断开发资金来源、改善资本结构加以抑制。上海汽车资本运作的经验为蜕变期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和持续成长提供了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韩小峰  牛艳娥  陈淑惠 《价值工程》2011,30(19):245-246
改革毕业设计教学项目,实施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方式,通过建立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广泛联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