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通过EQ-5D量表中EQ-5D健康描述系统和EQ-VAS(直观相似尺度)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测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对2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就诊第0天、第8天、出院至第90天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运用EQ-5D健康描述系统和EQ-VAS进行研究.结果:以EQ-5D指数得分(健康描述系统评分)和EQ-VAs得分对患者四个阶段生存质量的表达进行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发现两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表达趋势一致;进而进行的无控制变量和有控制变量(教育程度和从事职业)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的相关系数均较高(>0.500;P=0.000),且相关性的稳定性也较好.结论:EQ-5D健康描述系统和EQ-VAS的相关性较好,两者的配合使用适用于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测量,能够反映其变化情况,也适宜做进一步的成本-效用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分析脑卒中患者护理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方法对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个人资料、护理需求和指数评定进行了统计分析,就脑卒中患者护理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回归研究。结果女性患者在生活护理和专业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方面等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ADL得分对于护理需求的影响比较大。结论影响脑卒中患者护理需求的因素中ADL的得分影响最大,ADL 的得分越高,患者的护理需求影响就越少,这对于深入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影响因素和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SS-QOL量表随机测量2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第0天、出院、第90天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BarthelIndex(BI)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以得出通过SS-QOL量表获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能否真实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经SS-QOL和BI评分对患者三个阶段生存质量的表达进行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发现,两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表达趋势一致,进而进行的无控制变量和有控制变量(教育程度和从事职业)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两者的相关系数均较高(〉0.600;P=0.000),且相关性的稳定性较好。SS-QOL量表对生存质量的测量能够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也适宜做进一步的成本-效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方法的分类,肯定针刺方法对于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上门随访和电话跟踪随访,督促患者按出院健康教育内容执行;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对脑卒中知识了解情况、自控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知识和自控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增强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使病情得到缓解,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积极的健康教育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作用.方法 收集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患肢肌力恢复程度以及心理情绪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例患者(75%)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患肢肌力等均得到有效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积极正确的健康教育,细致的心理干预,优质的服务质量,能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报道56%~96%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并发症[1].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肩痛等.笔者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与功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3例,发病6h内采集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清尿酸浓度,给予相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内科治疗处理。主要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后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功能性预后。结果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者和无改善者平均血清尿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功能性预后良好和预后较差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统计学临界差异(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高血清尿酸水平既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无关,也与功能性预后良好无关(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5d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3个月后的功能性预后良好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施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的效果,分析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间于九江市中医院脑外科手术术后转入二六七职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28 例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结果 28 例患者经过3个月康复训练后,53.6%的患者肌力达到Ⅳ~Ⅴ,比例为53.6%,13 例肌力达到Ⅲ~Ⅳ,比例46.4%.结论 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型工程建设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工程移民的生活质量的波动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以工程移民社区为考察对象,以家庭生活满意度测度生活质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移民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工程移民家庭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居住状况及基础设施因素,社区服务因素与生产安置因素.为此,本文建议完善移民扶持政策,增加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以改善移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提升移民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Hanilton抑郁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1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评分,并通过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总发生率为46.4%,其中轻度抑郁占25.9%,中度占16.1%,重度占4.5%。对PSD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既往抑郁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系和家属关爱程度。结论 PSD防治工作中,应重视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12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ADL评分及Fugl-Meyer 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政府决策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真实世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全国31家医院22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1149例。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为有效性评价指标。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对暴露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和非暴露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性进行比较。结果暴露组较非暴露组NIHSS评分多降低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较非暴露组m RS评分≥2的比例降低多近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较非暴露组,每降低1个百分点的残障比例,增量成本不足300元。暴露组1年内获得的QALYs为0.1024年,高于非暴露组的0.08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人均每多获得1个QALY的成本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阈值。敏感性分析支持结果的稳健性。结论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残障程度,提高生命质量,药物经济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脑卒中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交能力,因此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后遗症中,站立能力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出活动,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很大阴影.因此积极的下肢康复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本文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提出了配合心理护理的可移动式站立训练机构的设计构想,并开发设计了适用于脑卒中患病情况的站立机构试验样机.试验样机的可移动机构为患者提供便利性.试验结果证明了设计思想的合理性和增加康复治疗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B组50例患者给予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B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青 《财经科学》2004,(1):118-12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仅以客观指标评估生活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便失去了作用.本文利用2003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住户主观生活质量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城镇居民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总体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收入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并构建了一个由收入、婚姻和纵向比较为因素的解释生活质量的简洁模型.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4年对全国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居民进行的主观生活质量即生活满意度的抽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法和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其中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是"工作单位满意度"、"公共政策满意度"、"自我发展满意度"和"家庭与社会关系满意度"等方面.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的居民在不同领域的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以传统耕种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失去土地后,再就业成为失地农民维持生计、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然而,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很多,导致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低下,为了提升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提升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课题组对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再就业质量提升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硫酸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筛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硫酸镁,对照组接受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90d后Rankin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治疗90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和Ranki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症状发作2~5 h内接受镁治疗的患者90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6~12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硫酸镁可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和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