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指标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对我国各主要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客观、可靠的评价,本文在分析其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构成的基础上对其建立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够反映整个城市发展状况的3个主成分因素,赋予了其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广州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为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当时广州城市经济的特色,对近代乃至今天仍有着明显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广州城市经济的特色,对认识今天广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制定广州经济发展战略,不无参考价值。众所周知,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海外交通  相似文献   

3.
马金凤 《当代经济》2011,(12):128-129
港口经济对其所在的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连云港港是我国沿海的主枢纽港之一,其港口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连云港市,乃至苏北、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对连云港港口和苏北经济关系有效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2001—2010年连云港港口和苏北经济关系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  相似文献   

4.
孙蕾  梁玉莲 《经济师》2001,(11):12-13
文章根据我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主要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我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排序、分类,并结合排序和分类分析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我国目前就经济发展而言的城市类别分布结构,为更好地指导和规划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与金融集聚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区域经济中心金融活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与金融集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副省级以上城市连续三年的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与金融集聚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建立了汽车模型。这个模型作为波特钻石模型的一种衍生,引入了金融集聚程度,为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更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港口经济与临港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发展,港口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临港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临港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选取我国13个港口1990-2010年的全港货物吞吐量和其所在城市同期的GDP、就业人口、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5项经济指标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相关数据的平稳性和协整性,建立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各城市区域经济指标与港口吞吐量的相互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市经济发展非均衡化的背景下,利用1995—2011年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11项经济指标的数据,测算了其经济规模化发展指数,并运用泰尔指标和ER极化指数测量了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效应。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整体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水平具有波浪式变化特征,2010年极化效应开始加剧;发达区8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规模化的极化水平呈倒W型减弱趋势。指出: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助于弱化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关系,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度,可以为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文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城市经济和城市物流互促共进发展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9.
牛秋婷 《经贸实践》2016,(12):31-32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营造投资窗口、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会展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起着基础保障和有效促进作用.二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本文分析了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分析了我国城市会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会展经济对城市功能的提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吉 《经济地理》2006,26(3):451-455
酒店业属于传统服务业的范畴,但星级酒店却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性行业。星级酒店的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直接影响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和投资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对广州的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演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港口多功能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永健  阎小培  许学强 《经济地理》2001,21(2):235-239,243
港口功能变化研究有助于揭示港口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腹地的交互作用机制,然而,国内针对港口功能变化的系统研究不多,对港口运输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更少探讨。本文以广州港这一亿吨大港为例,分析了现代广州港运输功能的动态变化,总结了港口工业、港口服务这些依托港口的产业的发展,并初步指出了几大功能之间的紧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运用相对引力系数模型确定各港口经济腹地综合实力基础上对三大港口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和VAR动态分析,发现上海港和深圳港都是其经济腹地的格兰杰原因,经济腹地不是它们的格兰杰原因,广州港同腹地的关系正好相反。广州港的经济腹地对其的影响是正向积极的,广州港对经济腹地的影响虽是积极的,但是影响力度不大。深圳港对经济腹地的带动力最高。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对其的影响有利有弊,上海港对经济腹地保持一种积极的但影响力度居中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州第三产业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日益成为支配城市经济的主要因素.并对城市内部结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广州第三产业发展变化历程、分析了广州市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庄容  陈烈 《经济地理》2006,26(4):601-604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广州市边缘区掀起了商品房开发热潮,其主要宏观动因是城市化引致的人口迅速集聚和城市地域扩散功能以及经济发展带动了对房地产的真实需求,但是从微观执行层面来看,是地方政府、开发商与购房者三方博弈所致。文章针对广州市边缘区商品房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文君 《经济地理》2005,25(6):915-919
都市农业旅游近年来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广州为例,在明确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及其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体验参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等5个适合广州发展的都市农业旅游主要类型;结合广州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北部山区森林观光度假区、中部城区农业商贸休闲区、城郊田园体验休闲区、南部海滨观光休闲区4大都市农业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构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品牌带动,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等4点推进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研究是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与关键领域.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构建侧重于土地利用现状的指标体系,基于公里网格评价单元,利用GIS空间分析,根据资源环境重要度、现有开发密度、未来发展潜力进行次级分区,最后通过三维魔方图聚类和政策强制性区域的主体功能调整,探索面向村级单元实践的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区划结果包括2个禁止开发区、3个限制开发区、3个重点开发区、1个优化开发区、1个后备土地区,其结构和布局与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一致,有利于广州市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潘裕娟  曹小曙 《经济地理》2011,(9):1483-1488
借助经济基础理论,结合广州市的两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区位商法对城市各行业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全市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较小,城市以服务本地需求为主;第三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2008年的区位商都在1.9以上。物流业是广州市各行业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大的行业,2008年的值为1.25。进一步对物流业内部进行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分析,得出各部门的区位商都大于1,表明它们都具有基本活动部分。两个年份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变化最大的是铁路运输部门,由2004年的3.91下降到2008年的1.72,说明铁路运输一直以服务城市外部需求为主,但比重有所下降;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水路运输和邮政业,其次是公路运输和装卸搬运部门。航空运输部门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高,且发展稳定。最后,把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划分结果与物流业各部门增长率相结合,可将广州市物流业分为3类:第一类是包括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在内的优势部门,表现为增长率高,基本部分突出;第二类是包括公路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邮政业在内的重点部门,增长率高,非基本部分突出;第三类是铁路运输部门,有下降衰退之势,但其基本活动部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
张伟  谢字鸿 《产经评论》2012,3(5):62-72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己初具规模,产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民营创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多种所有制度共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建立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广州、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发现广州创意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较差、现有资源未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等不足。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提出要通过强化政府调控,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各生产要素,刺激文化市场需求,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措施来提高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广州城市规划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惠君 《经济地理》2004,24(4):490-493,576
文章全面评价分析了广州市风象、太阳辐射、气温等气象因素对城市工业、居住用地布局的具体影响,并就如何将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及其建筑设计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气候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城市环境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广泛受到关注以及全球能源压力的增加,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广州二氧化碳排放特点、广州碳密集部门排放的演变特征及广州对外贸易中碳排放的影响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广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建议,期望能为广州未来的二氧化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