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究成熟股票市场的股票收益异象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对于理解A股市场的有效性和股价运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利用2004—2020年的季度盈余公告样本研究盈余公告溢价现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及其机制。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以盈余公告时机为条件的“早公告溢价”现象,即预计早发布盈余公告的公司,其股票在预计披露公告的时间段存在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晚公告公司不存在这种溢价。机制分析发现,“好消息早”和投资者对此反应不足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市场围绕盈余公告的理性学习行为导致早公告的信息不确定性显著高于晚公告,进而投资者要求正的溢价补偿是该现象的潜在原因。本研究不仅扩宽了盈余公告的研究视角,也对审视资本市场其他周期性重复事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8月中旬至今,A股和H股共涨,形成了"A股看港股的溢价,港股看A股的估值",这样互相促进的正向循环能持续多久呢? A—H股完全意义上的套利机制不可能在短期出台,但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展一定程度上的套利机制来缩小溢价空间是可能的。管理层意图通过建立港股和A股的套利机制解决A—H溢价问题由来已久。中国和香港地区两地的金融监管部门和交易所都在近年来不断推动研究建立港股和A股的套利机制.并提出更长远的关于资金自由流动和联通两地交易所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定价(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发行新股等)以及二级市场股价一般高于公司每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这其中既体现正常证券市场的基本特征,也归因于我国A股市场的特殊因素。归纳起来,股票发行及上市流通溢价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公司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溢价;(2)创业溢价,包括营销网络、品牌形象、客户资源、管理团队、领导人能力等方面;(3)社会公众股(以下亦称为流通股、A股)的流通权溢价。前两部分实质上是企业整体公允价值超过各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溢价,可以并称为公允价值溢价,其来源于会计原则的局限性,国外市场也同样存在。第三部分则是我国股权分置格局下的流通股的特殊溢价。具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产品溢价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KL模型为产品溢价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有较强说服力的解释,作者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影响产品溢价大小的因素:买方对产品品质的评价、卖方的影响、市场的因素。最后,作者着重指出KL模型及其分析思路对品牌管理的定价策略方面的营销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异象之一,股权溢价之谜自被提出之时就引起了金融经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人员试 图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模型进行修正来解释股权溢价之谜。本文将试图从古典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两个方面对理论学界对 股权溢价之谜的解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IPO发行价溢价异象与投资者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IPO发行价与IPO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发行价越低,IPO溢价现象越明显,称之为“发行价溢价异象”。采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投资者结构进行分析又可发现,IPO发行价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由此表明,正是由于低发行价股票投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易于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高估股票价值,增加非理性投资需求,寸导致了“发行价溢价异象”产生。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的企业是否支付更高的工资,历来是极具争议的问题,产生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城市规模对劳动者工资产生的外部性发生着动态变化.本文通过匹配《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同时借助中国人口普查分区县数据,系统估计了2000-2009年间城市规模带来的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工资溢价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的大城市存在显著的工资溢价效应,但工资溢价从2000年到2009年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在控制了企业劳动者的个体特征、企业的选择效应以及城市规模与劳动力工资之间反向因果关系后仍然成立;(2)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效应呈现从西到东逐渐递减的特征,再次说明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发展滞后和户籍制度掣肘等问题;(3)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效应不断下降的两个渠道可能是:城市规模对本市、周边企业的溢出效应不断下降和大城市企业的工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票市场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是否存在股权溢价一直是国内研究学者争论的问题.本文选取我国股票市场1991年到2008年的数据进行股权溢价的计算,并以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考虑消费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验证我国是否存在股权溢价,结果发现我国存在很高的风险溢价,而模型却不能对其进行解释,主要是消费和风险收益的相关性很低。通过对我国股权溢价的研究,提出研究风险溢价,对投资者和政府决策的意义重大.对投资者来说,关注分析股权溢价,能够作为合理分配资产进行投资的一种参考方式;对政府来说,监管股票市场需要首先了解股票市场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控股票市场,完善市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发现中国股市存在博彩(投机)溢价,且无法为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解释。尽管在组合构造期内,博彩型股票存在显著溢价,但组合的超额收益会迅速消失,并未给投资者(或投机者)带来持续的财富效应。基于知情交易概率测度,我们进一步发现中国股市的知情交易者驱动(或引发)了博彩型股票溢价;在组合构造后的月份,并没有明显的知情交易者存在,这意味着知情交易者在基于私人信息获利之后,那些随后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动量交易者)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6,(3):110-122
基于双城模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概念框架,考察了选择效应、分类效应、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如何导致城市间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同时,基于1998—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回答了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分类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中这四种作用的溢价贡献不同;(2)集聚效应提高了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溢价;(3)竞争效应不一定导致大城市企业生产率呈现更大的"贫富不均";(4)城市间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存在着"水往高处流"现象;(5)大城市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市场进入门槛。  相似文献   

11.
魏巍 《技术经济》2022,41(11):12-23
人工智能技术会影响资本溢价和技能溢价的观点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结论。在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有必要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本溢价和技能溢价带来的影响。文章聚焦我国制造业,构建资本溢价和技能溢价的内生模型,数理演绎人工智能技术对二者的影响机制,并根据我国情势分别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资本溢价和技能溢价走势提出命题,基于我国制造业1993-2019年的省际数据,应用四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进行了实证检验,进一步地,区分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对人工智能技术影响资本溢价和技能溢价的直接效应和偏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发地区资本溢价呈微降趋势,技能溢价呈现显著极化态势;后发地区资本溢价呈上升趋势,技能溢价处于”U”型低谷区。相较于后发地区,先发地区资本溢价和技能溢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反应更敏感、作用效果更强,且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要素结构、技术效率结构缓解资本溢价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劳动结构、技能效率结构增强技能溢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默  黄峰 《当代经济科学》2012,(3):112-118,128
本文在经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四个工具变量,构建了一个检验模型,于时间序列上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股市流动性单位风险溢价于时间序列上存在显著的时变性。从而证实了投资者之内生流动性风险对股票收益率之影响效应,进而揭示了一个货币供给量影响股市的一个作用机制,即股票价格的涨跌由于流动性水平的不同和由前者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要求的不同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一直是财务会计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合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也在不断的争论和探索中。笔者也从合并报表编制的三大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新的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的相关规定,并在对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比较中提出了新的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以求更加合理地确定合并报表的编制基础。  相似文献   

14.
贸易自由化、有偏的学习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从而解释发展中国家工资差异之谜。在贸易自由化之后,发展中国家接触和学习到相对多的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因此,和生产与非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相比,生产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的生产力水平上升相对较多。也就是说,学习效应是有偏的。因为技术知识的生产是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的,所以学习效应会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同时,有偏的学习效应会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技能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政府干预与股票流动性溢价的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结合股改实际,分别构建在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下"均衡对价"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干预对流通股东利益流失的影响,并收集1004家股改公司的数据对政府干预与股改对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此考察市场、政府干预与股票流动性溢价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与市场化情况相比,政府干预压缩了博弈双方的对价策略空间,进而降低了"均衡对价"水平,造成流通股东利益的流失;以宝钢股份为例对流通股东利益流失程度的数据模拟表明,与市场化情况相比,政府干预给流通股东每股所能获得的对价带来的损失达到1/4;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会影响股改对价的高低,随着政府干预力度的增强,国有控股公司所支付的对价降低,从而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HP滤波分析方法,台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长期趋势项和短期波动项,便于进行成长与波动分析。三家台资寿险公司的成长性分析表明,新光海航人寿的成长能力最强,君龙人寿次之,国泰人寿最弱;国泰人寿、新光海航人寿与外资公司的整体表现相近,而君龙人寿则与内资公司的整体表现趋同;三家公司保费收入的波动都与大陆寿险市场的整体波动密切相关,但新光海航人寿的波动方向却与整体内资市场相反;君龙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的波动高度相依,反映了两者的同质性;国泰人寿与内资及外资保费收入的波动同步,反映了其老牌公司的成熟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职业责任保险的研究开发阶段,由于缺乏保险精算所必需的历史数据,以观察法作为该险种保费厘定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影响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职业责任保险保费主要因素的分析和对其厘定特殊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观察法的综合保费确定方法,并总结了该险种保费计算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8.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是指把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后,从社会平均水平看,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月)各参与主体为城镇居民所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占工资的比重。通过构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模型,根据模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进行测算,对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率的适度状况进行了判断,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必然加剧工资不平等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经济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共识:美国等OECD国家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教育升水(不同教育水平工人的工资差距)持续上升是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的。但90年代共识无法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下教育升水并非总是上升的事实。此外其理论基础在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下抑制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腐蚀效应和提升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市场规模效应会加剧工资不平等。本文指出其理论基础的缺陷,并将教育效率和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供求关系整合在一个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工资不平等都处于内生演化的动态模型中。本文证明技术进步率的提升在短期会提升工资不平等,但当教育系统的效率处于一定的区间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在长期会降低工资不平等。因此,本文的研究挑战了90年代共识的悲观论点,并丰富了有关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对于工资不平等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302,自引:4,他引:302  
本文选择了 1 999年到 2 0 0 1年间 ,沪深两市 88家上市公司共 90项大宗国有股和法人股转让事件作为样本 ,分析股权的转让价格 ,发现样本公司的平均转让价格高于净资产价值近 3 0 %。笔者对影响转让价格的因素进行了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发现随着转让股份比例的上升 ,转让价格也随之上升 ,并且在统计上显著 ;转让溢价高低与企业规模成反向变动 ,并在统计上显著 ;企业获利能力与溢价高低成反比 ,但没有发现在统计上显著。本文最后对大股东侵害度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