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薛茜 《魅力中国》2011,(11):234-234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论学科。民歌源自土地,诠释乡音,表现乡情;它以语言为承载,以方言而润色。民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论述川北民歌的概况,在音乐、语言、流传地域及其川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川北地区民歌的艺术特征,以期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保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苗荟 《理论观察》2009,(3):165-166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塑造完美人格不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提供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田保卫 《魅力中国》2013,(12):39-39
19世纪90年代,日本学校在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仍然是培养丰富的感情。加强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教育不仅着眼于民族音乐,关注世界的音乐教育,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普遍重视。丰富,类型的音乐和表演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传统音乐教育发展模式系统。在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对音乐教育的主要重点,重视情感、能力平衡的观点,让学生主体来进行音乐创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孩子尊重外国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赵婷 《魅力中国》2013,(28):247-247
民族音乐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研究方法。本文从学科方向和特点出发。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在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改善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过程培养”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及文化趋于多样性,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的兴起使当代音乐教育的重点回归到本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音乐教育立足发展的根基。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的一个地区,音乐文化资源丰厚,本文对新疆及国内外音乐教育现状综述,对少数民族本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更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化本位思想是近年来人们对不同民族文化关注的结果,旨在以文化为变量,探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音乐在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有它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以文化为本位的音乐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有促进作用。但对于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状来看,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为传承自身文化对义务教育有所抵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在传承中受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统一汉语的挑战。所以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要从生存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向发展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转变,从同质化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向多元文化一体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上侗歌"所存环境的调查和研究,在民族音乐学理论,人文地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指导下,通过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田野作业法对"江上侗歌"进行研究和调查。对"江上侗歌"的内容、形式和结构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详细论述"江上侗歌"的特点及意义。进而对"江上侗歌"所代表的河边侗族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一洁 《魅力中国》2014,(15):166-166
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昔日所占据的位置,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在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中。只有以当地传统文化为核心,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路。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才能求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潘珊珊 《魅力中国》2010,(19):189-189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璀璨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是每位音乐教育者的着力方向。但是,在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做得并不到位,甚至有所偏离。在我国的中小学,乃至技校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穆文俊 《魅力中国》2013,(17):88-88
本文基于对传统礼仪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揭示了古代礼乐文化背景下,仪式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性,也是礼仪的相互影响作用对古代音乐发展的影响。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礼乐”概念。对于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是很有启发性的。要从“礼”、“俗”的视角分析某些古老的音乐现象.可以进一步澄清古代对于礼俗相互作用下音乐的发展.更深刻地揭示出隐藏的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万朋 《魅力中国》2014,(11):86-86
民间传统舞蹈文化是我国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祖先精神、文明的无形语言,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舞蹈对于深入了解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帮助,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于民间传统舞蹈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加强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云秀 《西部大开发》2011,(4):115-115,124
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我国农村音乐教育无论在重视程度、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4.
李杰 《黑河学刊》2012,(7):36-38
布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布朗族文化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具有区别性和独特性民族文化。研究布朗族文化对于加强边疆地区布朗族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庆 《黑河学刊》2012,(9):114-117,119
儒家乐教思想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应将自觉地将儒家乐教思想纳入教育过程,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不论是基础音乐教育还是高等音乐教育都要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作用,重视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极大地体现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中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实施与落实也会从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得到很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备受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民族生存的研究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危机、方式、机制、传承场,特别是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郸鹤 《魅力中国》2014,(4):254-254
本文通过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研究,针对目前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我们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明确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提高对音乐教育性质、作用的认识,建立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促进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健康、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势头。  相似文献   

18.
翟长江 《理论观察》2012,(1):142-144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发展对于构建民族地区高校的和谐校园,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化的特征、功能入手,以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途径做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音乐教育是传承我国优秀音乐作品、音乐文化的渠道。音乐教育传承精神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是传承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面对社会最广泛的群体,也是全体国民和其他个体及组织的现代生活必需品。音乐教育功能应在创建和谐文化过程中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音乐美学是从美学视角与高度来研究音乐艺术的一门新学科,也是音乐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本文从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路径三大理论层面,对音乐美学研究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力求对于当下我国音乐美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