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选取深市509家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他们之间的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负相关,并且两者存在正“U”形关系。第二、第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制衡能力较弱,并没有充分利用外部审计约束的作用来保护其他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6,(9)
本文以厦门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04年-2008年的样本数据,分别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等方面来对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论是: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马岚 《浙江金融》2016,(8):49-54
本文使用创业板面板数据,检验了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具体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总体为负,但在跨越相应门槛值后,负向作用显著降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跨越门槛值后,正向作用显著降低且不再显著。与此同时,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则在统计上不显著。最后,本文给出了创业板公司相对较优的股权集中结构,并对创业板股权结构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股权融资结构是指公司的全部股权融资额中,股权融资的来源以及各种来源的股权资金的比例关系,包括股东身份结构与股权比例结构两方面的内容。关于公司治理,从治理主体上划分,可分为股东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观两种观点。股东价值观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因而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相比而言,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点更为合理。股权融资的治理效应通过股东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接管来实现。不同的股权融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效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由于存在股权集中度过高、股东身份结构畸形、机构投资者发展滞后等一些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为我国最廉价的融资方式,不但没有限制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反而比债权融资更有利于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为了发挥股权融资的治理效应,需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结构进行优化,其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减持国有股权,改革与完善国有股管理体制,适度发展国有法人相互持股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6.
刘星  刘伟 《会计研究》2007,58(6):68-75
本文通过扩展LLSV(2002)的模型,在监督与共谋的视角下分析了大股东之间分享控制权的治理模式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利用2000—2004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股东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当第一、二大股东均属于非国有性质时,股权制衡难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大股东虽然能够起监督作用,但也可能与控股股东达成共谋以分享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7.
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行侵占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规模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因素和外部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制衡程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水平会越低;但是法律保护和股权制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两者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如果同步提高的话,可能会削弱股权制衡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选取A股上市的三家城商行数据,就其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正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层级对银行绩效有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绩效有负向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和城商行规模与其绩效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满一年的14家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治理特征对银行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股权集中度而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综合绩效负相关,而前五大股东及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就董事会治理而言,董事会规模与综合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薪酬与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但独立董事比例对综合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4,(8)
以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对公司经营绩效(资产收益率)和股权集中度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_1、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比值Z指数、赫芬达尔指数H_5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方程,深入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着不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代理变量,利用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股权集中度、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程度越高;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会显著地提升当期及滞后一期的企业价值;同时,相比于当期社会责任,前一期社会责任对提高当期企业价值的贡献更大。研究结论对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价值观以及保持适度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储浩 《金卡工程》2010,14(10):193-194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为依据,基于2009年的样本数据,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公司绩效的评价上也是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能力、股本扩张能力以及市场价值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研究结果显示,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提升呈显著正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显著;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说明当股权适度集中在几个大股东手里时是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及绩效的提升,而控股股东绝对控股程度的提升却不一定能达到正向的效果,股权制衡也不是影响公司绩效的主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权力制衡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国内市场竞争程度最高的家电业上市公司为对象,比较"上证180指数"股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以及独立的次要股东的存在均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我国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以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对公司经营绩效(资产收益率)和股权集中度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比值Z指数、赫芬达尔指数H5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方程,深入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着不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0~2017年通讯类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经营现金流之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比、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持股之和的比值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并且以每股收益(EPS)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与前面一致,因此本文结论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6.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濛  牛治翠 《时代金融》2012,(32):91-92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以ROE作为企业绩效的度量指标,考察2008~2010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壕沟防御效应"、"利益协同效应"假说一致,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的假说也得到实证结果的验证。最后,本文提出了构建大股东多元化、企业大股东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以及健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定向增发、代理冲突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2010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害问题.实证研究发现:面向大股东发行的折价率最高,面向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折价率居中,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折价率最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提高了股权集中度,进一步巩固了控制权地位,通过低价发行侵占了中小投资者权益.降低大股东的认购比例、降低资产认购比例、降低增发后与增发前股权集中度之差、减少增发规模、提高公司规模可以有效地制衡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侵害中小投资者的程度.提高增发前的股权集中度、聘请“十大”券商作为主承销商、改善治理环境、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机构都没有起到约束大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2007~2009年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中介变量的研究方法,检验并揭示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影响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作用。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低,盈余质量水平越低;股权制衡能力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高,更利于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但盈余质量越低。总体看,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具有传导效应,但是显著性存在差异,对股权结构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效应要显著高于对股权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造股权多元化,减持、转让国有股,增加法人股的持股比例,使上市公司有一定的集中度,形成有相对控股股东,并有其他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随着政府放开对金融机构持股的限制,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向金融机构集中,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对企业的控制中,成为积极的股东。完善股票市场既有利于培育广大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