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会计盈余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冬林  李刚 《当代财经》2008,(2):111-118
本文从会计盈余质量的角度来研究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们从盈余管理程度、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稳健性等三个方面来衡量会计盈余的质量。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改善会计盈余的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并且会计盈余的质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还能够缓解大股东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恶化,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其快速成长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也有助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利益侵占假说",大股东可能通过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进行"隧道挖掘",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作为公司治理的可能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发展迅猛。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之下,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有动力抑制大股东的挖掘行为。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A股的183个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关联担保存在抑制效应。同时,我们发现,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即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绝对控股股东越不倾向于采用关联担保方式进行"隧道挖掘"。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国家控股与控股集中的特殊制度背景是引发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代理冲突的导火索,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上述治理环境,以控制权结构为研究载体,利用2005—2008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无论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机构制衡均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但这种制衡效应在非国有公司更为突出;(2)在国有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但在非国有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线性关系;(3)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持股对国有公司的倒U绩效影响受制于公司控股集中度,随着控股股东控股比例提高,机构持股的边际效应增大。本文证实了机构投资者对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公司控制权结构对于机构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公司内在环境的治理是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新兴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国政  阮青松 《经济论坛》2010,(9):163-166
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对公司的股价影响更加明显。那么,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究竟是损害还是提升了公司的价值呢?本文通过收集2007年至2009年部分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促进了公司价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企业新增银行借款比例呈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借款,但当机构投资者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又会抑制企业银行借款的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企业获取银行借款的影响依赖于持股比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宋玉  李卓 《中大管理研究》2006,1(2):115-134
本文对2001-2004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主要指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其所持有公司的会计信息、市场表现信息、公司治理信息,以及公司综合信息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和市场表现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较强;公司治理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较弱;公司综合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最强。而且,上市公司分类信息和综合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规模、负债率、盈利状况、资金占用程度、上市年限、换手率、市价与股票回报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而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呈现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是一个令全球投资者和政府关注,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1999—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估计,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盈余水平与总资产之比的平均值为7.6%左右。对公司治理变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民营控股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高于国有控股企业。这些结果意味着,中国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降低盈余管理的幅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不断上升,其对待公司治理的态度从消极的间接治理逐步转为积极的直接治理.但由于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证券市场存在缺陷,导致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监督效果也不理想.为此,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和谐治理作用,必须优化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治理结构及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促进公司绩效提升的作用在已有研究和监管政策制定上都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险资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绩效以及估值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效应,相应机制研究表明险资持股通过显著影响两类代理成本的渠道发挥治理作用。在适度持股比例以下,险资增持能够降低被投资公司管理费用率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并提高资产周转率,从而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持股超过一定比例反而造成两类代理成本上升。险资持股比例变化对保险机构调研次数的影响则从公司治理参与角度印证了以上结论。对倒U型曲线效应的深入分析既有助于深化对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绩效的多重效应和机制的认识,同时为在金融机构层面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上市公司2000-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证券市场应以引入QFII为契机,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公司治理的优化和企业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Most scholars have indicated corporations using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to reduce earnings manipulation, although certain scholars believe that firms have more incentive to increase earnings manipulatio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lay an important external monitoring role, and affect firm's earnings manipulation. Previous studies adopted accruals as an earnings manipulation proxy to detec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hareholdings, and earnings manipulation.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hareholdings, and earnings manipulation by using Benford's law.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rms with more conservative financial reporting have less probability of engaging in earnings-manipulative activities. We also find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hareholdings. However, if corpo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tend toward conservatism,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hareholdings could increase managers' incentive to manage earnings. Our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nvestors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2.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00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Japan have become active in strengthen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long‐term corporate value.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hareholding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been enhanced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hareholdings and fir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公司治理时 ,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 ,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结论表明 ,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督的临界值 ,影响着机构投资者在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 ,并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司异质性、在职消费与机构投资者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实证检验了在代理成本不同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管理层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有效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同时,管理层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这一负相关关系同样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而且在代理成本不同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We reflect on 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enhancing governance in Japan and the UK. Japan places emphasis on stakeholder capitalism, whereas the UK places emphasis on shareholder capitalism. Nonetheless, in both countrie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ave exer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the UK have more power over company management than their Japanese counterparts, although it is alleged that these powers are not exercised to their best potential in either country.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5-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效率的角度检验了中国现实制度背景下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未来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未来投资效率越低。文章由此得出结论:盈余管理不仅可能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也对企业的内部决策产生了不利影响,损害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冯晓晴  文雯 《经济管理》2022,44(1):65-84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同时发挥监督治理效应与纾困治理效应,通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在控制潜在内生性影响以及一系列稳健性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探讨影响路径发现,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同样,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缓解内源融资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考虑外部信息环境的作用,发现良好的信息环境更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缓解企业内部融资,降低代理成本,最终优化企业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在非国有企业中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力的研究,为更好的探寻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路径与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