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辉  张娟  刘笑霞 《会计研究》2012,(5):86-92,94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究竟是会提高还是会降低审计收费,取决于合并后事务所声誉及市场势力提升所带来的审计溢价与规模效应所导致的审计成本降低两方面孰者相对占优。文章以我国2003—2009年间十起事务所合并案为对象,利用其上市公司客户在事务所合并前后各2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事务所合并后,其审计收费显著提高。对所有事务所客户审计费用的横向比较也印证了上述结论。研究还发现,事务所合并后第一年审计收费的提升较第二年更为明显;就稳定客户数据而言,本土事务所之间合并对审计定价的影响不如涉及"四大"的合并显著;此外,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关于审计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化,目前仍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本文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角度研究审计质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国审计质量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显著高于非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将内资所按业务收入排名划分为国内十大与非十大,按是否具备专项复核资格划分为具有专项复核资格和不具有专项复核资格的事务所后,审计质量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证据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3.
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客户重要性对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也在改变。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3—2006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客户重要性对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4年和2005年,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2006年,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进而对会计师事务所分组检验,在"十大"样本组,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没有显著统计关系;在"非十大"样本组,2006年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审计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对重要客户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力鼓励内资事务所进行合并以实现行业做大做强的目的。本文比较分析了2002-2008年内资事务所和"四大"审计收费情况,发现经历第一轮合并浪潮后审计收费溢价仍在不断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深入挖掘了其内在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结合相关部门2009年以来一系列最新措施,对已经拉开帷幕的新一轮的内资事务所合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所审计是否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扩大和分所的不断增加,分所的执业行为值得关注。我们采用2005—2008年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数据,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总所和分所在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上的差异,以及分所规模大小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影响。结论总体上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的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更低,并且,规模越小的分所,其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越低。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样本是否由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分所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更低主要体现在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上。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2005年以来发生的14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例,通过大样本的经验研究方法探讨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收费有显著提高;但分组研究发现,只在小客户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收费有了显著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大客户市场上,之所以事务所合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无显著的影响,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后尽管议价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同时规模效率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2009年间我国8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对象,同时采用Basu(1997)的反向回归模型、Ball and Shivakumar(2005)的应计/现金流回归计量模型、及Givoly and Hayn(2000)应计计量模型度量会计稳健性,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其上市公司客户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而考察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一致的证据表明事务所合并后其上市公司客户的会计稳健性会显著提高。因此,我国行政推动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不意味着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市场仅能观察到事务所变更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同时提供了审计师变更的佐证。基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有理论,从审计师和事务所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审计师/事务所变更行为,并结合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比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并带走客户的公司与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没有带走客户的公司后,发现在审计师跳槽之前,公司的盈余管理越强,越会跟随审计师到新的事务所,表明客户资源的控制权归审计师而非事务所所有。并且,我们还发现,这类公司在审计师变更前的审计质量更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现有成果,并对于规范审计师行为和提高审计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注册会计师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2007年中注协会顾布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文件后,不仅推动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在事务所之间还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文章主要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之后审计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得出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前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对公司更换审计师以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我们发现,四大对国内非四大转过来的新客户更加谨慎。这些客户在接受四大审计的第一年,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显著低于四大所审计的其他公司,包括从其他四大转来的公司。这说明,四大已经在客观上提高了前非四大客户的审计风险。但是对于非四大而言,则没有这种差异,无论新客户的前任审计师是四大还是非四大,其所审客户的整体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国内事务所对前任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敏感度低于四大。  相似文献   

11.
外部审计的作用在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从知情交易概率视角出发,研究了外部审计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十大"审计的公司,以及由具有审计行业专长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知情交易概率更低,而且行业专长的国内十大(非十大)审计的公司的知情交易概率也低于不具有行业专长的国内十大(非十大)。进一步检验还表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中,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行业专长能够更有效减少知情交易概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6年至2008年间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为研究样本,对审计收费与事务所合并行为及其带来的事务所规模扩大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其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客户的规模、客户报表的复杂程度、客户的风险、审计意见类型等因素之后,事务所之间的合并行为和由此带来的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有关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11至2013年新三板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其审计质量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将会计师事务所分成国内十大和非十大两类,根据修正琼斯模型计算企业年度操纵性应计值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大规模事务所对应企业的操纵性应计值更低,说明大所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考察能力和抑制能力更强,进而说明其审计专业程度更高,审计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以1998-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本文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客户财务报表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合并后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可比性显著高于合并前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可比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事务所合并后的整合程度会影响合并的效果。合并后事务所对签字会计师重新配置的比例越高,则事务所合并对报表可比性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本研究为监管层更全面地评价和改进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5.
提升审计质量离不开有效的外部监管。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全面检查能否提高其审计质量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相较于未接受证监会全面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证监会全面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经历全面检查后审计质量显著提升,且这一结果主要体现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客户重要性低、事务所规模大和审计客户财务复杂度低的样本中。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审计行业面临多重监管的背景下,证监会实施的全面检查仍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提升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本文证实了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中设置全面检查方式的积极意义,对优化审计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是证券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事务所变更往往被理解为审计意见购买.本文在细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类型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事务所变更方向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7~ 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数据为样本,经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审计意见的变量后,仅大所换为大所的变更对上市公司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有显著影响,而其他三种变更类型对审计意见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2009年中国证券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例,选取20072010年合并前后各两年的数据,对事务所合并、签字CPA变更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合并前签字CPA变更能提高审计质量,合并后初期签字CPA变更对提升审计质量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7,(21)
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却存在着大而不强的局面。在并购浪潮越来越热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也希望通过并购寻求增长。本文以此为研究目的,研究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出现的情况对审计质量带来的影响,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合并之后规模有所扩大,但是,审计质量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反而出现下降。本文就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和政府三个不同的方面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如何更好的提升审计质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政策层面上我国大力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而国际知名大所的诸多审计失实事件表明,规模可能不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探讨代理冲突、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务所的规模并不一定能正向保障审计质量.在我国实践中,事务所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且实质性合并比形式性合并能更好地提高审计质量.这就为我国政府推动的、凭借事务所规模扩张以提升审计质量的政策性导向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审计服务与审计质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讨论会计师事务所向其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审计质量包括技术性与独立性两大内涵特征。会计师事务所向其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可以从技术上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但是否会损害审计独立性则取决于非审计服务所得利益是否大于放弃独立性的可能成本。如果前者不大于后者,作为经济人的审计师将选择保持独立。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国审计市场,对绝大多数事务所而言,尚不存在使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条件。因此,事务所适当开拓非审计服务业务,将有利于我国审计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