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摘     
格林斯潘:处理信贷危机需要新的方法手段;全球经济危机周年反思;全球数家大银行提议全面改革;华尔街债市改革60条;银行欲售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以及国际标准制定者对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革提出多项建议。这些改革提议大都强调对银行的监管,以便帮助全球金融体系化解银行的过度风险,遏制银行的过度冒险行为。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以及国际标准制定者对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革提出多项建议。这些改革提议大都强调对银行的监管,以便帮助全球金融体系化解银行的过度风险.遏制银行的过度冒险行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轮金融危机推动了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并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国际监管改革将作用于国内金融监管以影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资本监管是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资本金补充机制是银行资本金来源的基础,<巴塞尔协议Ⅲ>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的变革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与欧美大银行的资本结构差异,得出二者资本金补...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基准利率,LIBOR曾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和资产定价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成机制改革是全球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回顾了国际基准利率改革背景,系统性总结了衍生品国际基准利率转换工作进展、会计计量要求、国际大型银行推进LIBOR改革相关经验,及基准利率转换对银行衍生品会计计量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银行衍生品LIBOR转换估值重点问题,并从估值曲线构建、系统建设、银行损益管理等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辛华 《西南金融》2010,(10):57-59
商业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银行与资本市场沟通的桥梁。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全球金融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与重构的时期,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通过向全球资本市场介绍自身运营、提升全球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和银行体系市场化运营理解的使命。抓住全球金融和银行业竞争格局变迁的时机,竖立我国上市银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地位和价值品牌,增强全球投资者对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运营的信心,是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全球88个国家1970~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对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将提高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几率;存款保险制度对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几率的影响,取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作用和导致的银行道德风险问题;尽管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存款保险导致的银行道德风险上升、存款保险的金融稳定效应可能并不明显,但若利率市场化时期建有存款保险制度,将有助于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概率。另外,加强银行监管有助于限制存款保险导致的银行道德风险、增进银行系统稳定性;提高市场约束力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也有助于防止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8.
27年来,工商银行在探索"把银行办成真正银行"的道路上,逐步迈入世界大银行之列,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盈利第一银行的市场地位,净利润的领先优势显著扩大;2007年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银行,彻底取代欧美银行在榜单上的位置;稳健经营成就其全球客户存款第一银行;其品牌价值高达444.4亿美元,跨入全球金融业品牌价值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张颖 《金融博览》2013,(1):42-43
2013年初,巴塞尔协议Ⅲ将正式开始分阶段实施,有关其监管效果和影响的争议和担心却未平息。 银行改革尚不足够 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每年可以以较低借款成本获得总计7000亿美元的补贴。尽管巴塞尔协议Ⅲ要求这些大银行持有更多的资本和确定"生前遗嘱",以便在濒临倒闭时较易将银行分解;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银行与资本市场沟通的桥梁.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全球金融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与重构的时期,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通过向全球资本市场介绍自身运营,提升全球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和银行体系市场化运营理解的使命.应充分认识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变迁所带来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领域的机遇与挑战,抓住全球金融和银行业竞争格局变迁的时机,提升我国上市银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地位和品牌价值,增强全球投资者对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运营的信心,是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国《银行家》杂志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具有三大特征:1.全球银行产业在整体复苏的同时具有区域差异性特征;2.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加强得到确认;3.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形成。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主权债务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双重冲击下,美欧银行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当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经济概况,梳理了老挝自1986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政策。老挝银行业由一级银行系统转变为二级银行系统的改革,多元化银行主体基本成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规模及主要指标不断向好;老挝证券交易所自2011年初正式运营交易,成为全球最袖珍的证交所;老挝保险市场也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两国贸易投资、建立金融平台交流机制、信息互换机制等措施,深化中老两国的金融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银行家》2014,(8)
正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启动了银行压力测试,从而拉开了一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压力测试作为一套风险分析方法,是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情况下,对其经营、管理和资产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并预测这些风险和损失给盈利能力、资本结构以及银行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对单个银行、银行集团和整个银行体系的脆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问题前所未有地成为各国金融当局普遍关注的热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掀起了一场旨在规范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文的研究表明,过度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是刺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然而,危机过后,美国并未简单地采取抑制金融创新的办法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而是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以及提高微观金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办法,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这种市场化的监管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全面强化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最后,本文认为,中国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完善宏观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借助本外币创新产品,银行可为客户在全球金融市场范围内觅得更加优化的融资和结算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管理政策的不断改革,以及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国内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咨询与服务的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如何整合并利用好境内、境外资源,抢占全球金融市场的业务先机,成为国内银行提升业务竞争力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银行体系与中国银行业发展呈现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西方的信贷收缩与中国的中长期贷款猛增对比鲜明。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政策背景和信贷扩张角度出发,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危机爆发兢后中外银行体系处于不同的发展起点,相同的宏观政策导致了信贷收缩和信贷扩张两种不同局面;第二,全球宏观经济呈现冷热两大不同循环系统——发达经济体处于冷循环,新兴市场进入过热状态;第三,中国出现了伪过热局面——信贷能力不足形成经济下行压力,而此前的中长期贷款推动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第四,中国2005年以来的银行体系改革积累了丰裕的资本金和可贷资金,但这一银行体制性红利正在消失;第五,中长期信贷过度投放的结果是银行体系将在2015年面临较为严峻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损失的挑战;第六,通过一揽子改革,纠正过度依赖反周期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并依托银行执行反周期政策的传统思维。  相似文献   

17.
黄小平  刘平 《西南金融》2004,(11):39-40
在世界经济复苏和日本银行业改革初见成效等因素推动下,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业绩在2003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本首先回顾了本次排名的几个特点,同时比较了中国大陆商业银行的具体表现,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与全球先进银行的差距提出了目前银行业改革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银行再造作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对我国银行改革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在改制上市、完成产权变革后,银行再造的中心是需要进行组织变革,应打破科层组织结构,并为银行业“消肿”。  相似文献   

19.
范元钊 《时代金融》2009,(6X):112-113
<正>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金融业将更大范围地与全球金融市场接轨,而改革的重点之一,将是增强银行业会计风险意识,强化风险防范的对策和措施。但是近几年,银行结算、联行、国库方面的案件却时有发生,给国家造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与金融的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中国经济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银行公共关系的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形象、银行的竞争力乃至银行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