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产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入,产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影响呈现新的特点,且不同区域产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分析表明,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对区域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要素市场渐趋完善,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能力增强;西部地区随着开发步伐加快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本地农村劳动力需求增加,影响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态势。这就需要在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上关注这种影响产生的联动效应,并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与其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下,这些产业需要向外转移。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合理的。同时,中部地区发展这类产业,对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于东部地区的率先起飞和西部地区的快速跟进,中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在巨大的经济差异的影响下,中部地区出现大量劳动力外出的现象。重点探讨了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信息扩散、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寻找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及技术创新驱动的主要因素,使用2005—2018年我国区域面板数据,采用VAR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对信息扩散、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边际影响力呈倒U形曲线,而信息扩散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边际影响力呈递增趋势,信息扩散对产业集聚的边际影响力呈线性增长态势,而技术创新绩效对产业集聚的边际影响力呈倒U形曲线;②不同地区信息扩散与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信息扩散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产业集聚的影响,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信息扩散的影响;③不同地区信息扩散与技术创新绩效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且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绩效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大于信息扩散的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信息扩散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大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理论上讲,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将促使发达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而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中并未形成明显的产业转移。影响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因素有: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规模流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以及体制转轨时期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保护。目前,有助于这种产业转移的有利环境正在形成,但仍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马淑琴  杜华俊 《经济地理》2011,31(4):636-64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出口贸易影响主要来自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阻力因素的冲击。通过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部需求锐减、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骤减的重要原因。从区域层面看,国外收入水平下滑、劳动力成本上涨、投资下降对东部地区出口波动影响显著,需求减少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中部地区出口受挫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成本上涨与FDI是西部地区出口下滑的重要因素。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优化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转型升级往往导致劳动力需求变化,进而引发结构性失业问题,而厘清制造业整体及分区域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特征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劳动力需求视角,分析了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2012—2019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0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加均降低了制造业整体就业增长率及就业人数,削弱了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分区域来看,东部省份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受行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最大,中部、西部省份次之,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增加降低了东部、西部省份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对中部省份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统筹推进就业优先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的专业化继续深入必然带来产业的集聚和转移,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制造业也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不断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伴随着东部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开始往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6-2011年相关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技术产品贸易、R&D经费支出和科研人员投入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品进口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从地域效应来看,东部地区受到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影响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0-2010年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资源型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型产业集聚等因素对该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根据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特征,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两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资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东部地区并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有所差别。(2)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依次减弱;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集聚显著地“挤出”区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鲍穆尔—富克斯假说,通过对1978-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9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除东部地区外,在我国大部分区域,服务业就业增长均是以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滞后为代价,表现出成本病的征兆,这一问题可能会引起整体经济的通胀倾向与财政拖累,并对服务业自身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前应积极转换服务业发展机制,强化创新,推进服务业结构升级,在提高服务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2.
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是什么,区域房价差异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生哪些影响,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作者引入房价因素,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发现区域房价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诱发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间的相对房价升高,导致相对就业人数减少,并促使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实现了产业升级。对不同区域的深度分析表明,区域房价差异确实是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东部地区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住房政策和住房保障体系,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避免部分区域产业空心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成本是促使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比较不同地区劳动力成本时,不能只比较名义工资,而应该将名义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在经过长期快速发展之后,仍然保持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地投资于中西部,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防工业原先主要布局在“三线”地区,经过区际调整后呈现西、中部均有分布的格局。由于东部创新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了国防工业相对分散与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错位分布,抑制了国防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种两难处境下,可通过网络把各种创新要素与国防工业进行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企业创新网络、产业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和社区创新网络,开辟出一条跨越空间障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反映了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区域之间的动态转化,东部地区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显性优势开始呈现。产业转移直接产生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顺应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做好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和承接,才能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保持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网络视角,利用联合专利数据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产学研主体不断增加,创新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但区域创新联系呈现出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非均衡性。由于空间网络关系的路径依赖越来越明显,技术知识传递的非对称性分布加剧,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中心区位锁定,导致网络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形成,整体上协同创新网络重心呈“单核”向“三核”分布格局演化,国家创新系统长期依赖少数中心区域,中心区域技术知识辐射的局部效应与区域平衡发展的矛盾不断凸现。因此,应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形态,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向均衡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创新驱动、劳动力禀赋、劳动生产率等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引导或倒逼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但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且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静  邓大胜 《技术经济》2021,40(3):108-118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人才政策,政策重点从以往的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转向形成覆盖高层次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甚至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顶天立地"人才政策体系,以形成地区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规模优势.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规范和制度,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等范围较窄的统计指标进行替代,难以适应国家和地区人才宏观管理需要.因此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科技人力资源内涵界定,探索提出适应我国基础统计资料现状的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测算方法,测算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和结构,认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仍呈现东部高度集聚,中、西部规模较小的特征.进一步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创新活力、文化教育和居住环境是核心层科研人员集聚的重要因素,但范围更广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地区薪酬水平、研发投入强度和生活成本不相关;高技术产业规模、文化教育水平是东、中、西部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东部地区受到地区薪酬水平、创新活力和生活成本影响更显著,西部地区则仍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继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中、西部地区重视打造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平台,逐步减少政策对人才流动的直接干预,通过科技力量布局倾斜间接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19.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产业协同集聚、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准确测度产业协同集聚及其通过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呈现不均衡特征,在空间上,除西部协同集聚区(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外,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在时间上,呈现四足鼎立的演化趋势。依据自身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水平,各省可采取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维持型、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加强型、协同集聚度加强型、经济高质量加强型的差异化策略。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双门槛效应,影响效应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以及消费升级和研发投入强度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升级、研发投入强度分别在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中表现出单一门槛效应和双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仅对中西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起到提升作用,消费升级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别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与单一门槛效应,研发投入强度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表现出单一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于高技术制造业相关研究,为高技术制造业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创新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